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强 《东南传播》2014,(7):155-157
本文以体育新闻为视角,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进行剖析,发现新闻报道中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相关现状与问题,以求从体育新闻的角度促进二者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何如  邹浩 《新闻前哨》2011,(12):39-40
体育新闻两翼齐飞创刊以来,楚天都市报一直坚持两翼齐飞的原则抓体育报道:一翼是竞技体育,一翼是群众体育。体育新闻报道一直领先同城媒体。1997年,关于国足的报道"海埂春训录",让楚天都市报的体育新闻一炮打响。15年来,凡有重大体育事件的地方,基本上就有楚天都市报人的身影。  相似文献   

3.
李琦 《新闻前哨》2013,(2):41-44
在体育新闻领域,群众体育新闻(简称:群体新闻)是长期处于边缘化的报道内容和类型,几乎成为体育新闻的“盲点”。不太受到体育记者和编辑的重视。究其原因,群体新闻不如竞技体育“显性”,即具备明显的新闻价值;群众体育活动也不如大型比赛,比如奥运会、世界杯,有着天然的超高关注度;群众体育对象以普通民众为主,不如体育明星有着炫丽的光环等等。  相似文献   

4.
眼球经济时代,竞技体育因其独特的魅力,已经成为体育新闻报道中的热点、焦点,并为媒体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媒体急功近利,为追求眼前的短期经济利益而过分依赖竞技体育,新闻来源较为单一,导致体育新闻准确地说是竞技体育新闻报道中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作为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体育却没有得到媒体应有的重视,出现新闻资源的浪费。在受众需求日益多元化、新闻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下,体育媒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留住受众,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不断地扩展自己的报道领域,改变目前体育新闻报道中竞技体育独大、社会体育滞后的不和谐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社会体育新闻的传播趋势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球经济时代,竞技体育因其独特的魅力,已经成为体育新闻报道中的热点、焦点,并为媒体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媒体急功近利,为追求眼前的短期经济利益而过分依赖竞技体育,新闻来源较为单一,导致体育新闻准确地说是竞技体育新闻报道中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作为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体育却没有得到媒体应有的重视,出现新闻资源的浪费。在受众需求日益多元化、新闻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下,体育媒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留住受众,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不断地扩展自己的报道领域,改变目前体育新闻报道中竞技体育独大、社会体育滞后的不和谐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江海晚报》创办18年来,一直将体育报道作为支柱之一,在包括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等重大赛事在内的体育报道中,以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为双翼,实施本土化、专业化和个性化三大报道策略,努力耕耘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体育新闻,为晚报整体竞争力增色,受到读者喜爱.  相似文献   

7.
大众传媒和体育事业的互动共生推动了现代体育的变革与发展。但是,纵观今天的体育新闻传播报道,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竞技体育始终是各媒体体育新闻竞争的热点、焦点甚至  相似文献   

8.
浅议体育新闻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新闻属新闻的分支,具备新闻共有的属性。体育新闻姓“体”,又具有自身鲜明的一些个性特征。认识这些特征,才能更好地把握体育新闻采访和写作的“脉搏”。 一、报道对象的广泛性 体育分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三部分。当今世界,体育活动的参与者日益广泛。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系竞技体育的最高层次。目前,国际奥委会的成员已近200个。每逢奥运会举行,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派运动员参加,以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为例,参赛运动员8596人,前往采访的记者超万人,全世界有数十亿人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比赛。 另有名目繁多的世界单项锦标赛、洲际运动会、各国和地区运动会等。上届世界杯足球赛,从预赛到决赛结束历时近两年;一个月的决赛,全世界电视观众就达32亿人,其中亚洲超过16亿。  相似文献   

9.
体育媒体化现象是媒体与体育关系的极端表现形态,是体育新闻传播在特定历史时期发展的历史必然,体现了媒体商业化和竞技体育商业化的共同利益。文章以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当下媒体体育传播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进行了解析,旨在为改进和完善我国媒体体育传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南粤大地这片体育热土上,一支专门从事体育报道的新闻大军正在崛起。他们炒热了广东体育,炒热了广东人的体育意识,同时也将他们自己炒得炙手可热。 南军崛起 南军崛起,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70年代,整个广东省只有两名专职体育记者。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雷在珠江三角洲鸣响,随着群众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运动的蓬勃兴起,广东体育新闻队伍也在迅速壮大。据省体育记协的有关人士透露,该协会现有会员单位30多个,体育新闻从业人员达二、三百人  相似文献   

11.
略论体育新闻摄影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新闻摄影是媒体(这里主要指报纸和网络)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受众对于体育新闻报道的认识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体育新闻摄影的表现手法,已满足不了人们对于体育新闻报道的需求,人们还想全方位了解赛事以及参与活动当中的人和事,这是关注体育的受众的普遍心理。在大众物质生活极大富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渐迫切的背景下,体育更能激发人们的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08北京奥运的火炬传递和成功举办已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媒体有必要加大体育报道内容,体育新闻摄影记者也应该为供职的媒体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新闻图片。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个人认为:在体育新闻摄影中除了抓取比赛进程中精彩的竞技瞬间外,还应将体育新闻摄影的表现拓展到在色彩、庆祝、幽默、悲伤的表现上,从而丰富体育新闻摄影的报道内容,吸引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12.
每天翻阅各类报纸,你会发现,绝大多数报纸的体育新闻版,几乎是清一色的竞技体育报道,这些版面不是刊登足球赛方面的意甲、英超、西甲、欧冠、中超、亚冠等联赛新闻,就是编发篮球方面的NBA、CBA,或者是赛车、网球、高尔夫球赛等。而群众体育方面的消息在体育版面上则难得一见。  相似文献   

13.
近来一些媒体的新闻报道出现了奇怪的"嫌贫爱富"现象。总的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经济新闻方面,经济发达地区新闻多,经济欠发达地区新闻少;富豪榜充斥版面,却越来越少见普通大众的身影。文化新闻方面,娱乐明星的新闻居多,主流文化和民间文化新闻少见。体育新闻方面,竞技体育占据了报纸的主要领地,群众体育活动却很少报道。国际新闻方面,涉及发达国家的新闻俯拾即是,而有关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却难以见报。我认为某些媒体嫌弃"贫新闻",偏  相似文献   

14.
随着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体育职业化日益深入,竞技体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竞技体育的巨大影响力,进行竞技体育新闻报道时,应根据其特点,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竞技体育新闻报道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与如何规避.  相似文献   

15.
体育事业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兴行业,也是一项文化事业.而新媒体的出现,则对体育新闻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体育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但体育媒体在发展的同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虚假新闻时而出现、人文精神缺失等,本文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正确的舆论方向、媒介素养提升、体育文化自觉培养、强化监督、行业自律、他律及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加报道多样性等方面提出解决竞技体育新闻报道缺失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几乎把对体育的关注等同于对金牌的关注,把金牌当作强国的符号。于是,竞技体育成了各媒体体育新闻的热点、焦点,甚至是唯一的新闻点,精英体育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版面和时段。然而近几年,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大众体育报  相似文献   

17.
曾兰平  林婧璇 《新闻界》2008,(3):105-107
本文以《武汉晚报》在第六届城市运动会期间的体育报道为例,分析地方媒体体育新闻报道的特点及成因,探讨地方媒体体育新闻报道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8.
胡恺 《新闻前哨》2005,(1):58-58
竞技体育的本质就是游戏,是娱乐。作为在体育专业媒体中占有很重分量的国际足球报道,娱乐化趋势就更为明显。国际足球报道的娱乐化,既是体育新闻坚持"三贴近"的需要,也是提高报道质量、提升报纸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一、主流读者人群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对竞技体育更加关注。过去若干年,体育媒体对竞技体育的大力宣传。“更高、更快、更强”似乎全然成为体育的代名词,而大量偏重于赛事,赛程,赛果的报道,也让大众自然而然地认为追求体育的理想境界,就是要向最高层次的奥林匹克精神看齐。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逐渐全面认识,以及被称为“健康革命”的群众体育热潮正在兴起,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繁荣,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都日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新闻媒体因而也更加注重体育报道,但与电视和网络等媒体相比,纸媒的体育报道有其局限性。如何扬长避短,让纸媒的体育报道抓住读者的眼球?本文以《新晚社区报》独家策划的《毅腾队报》为例,从选题、写法、细节处理等方面,分析纸媒体育报道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