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抗日战争期间,身居云南的张子斋以笔为枪,发表大量文章,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罪行进行猛烈抨击和揭露,强调抗战宣传,现在总结抗战文化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文化人在抗战文化运动中的作用、抗战文化的基本特征、抗战文化的表现形式,为云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云南抗战文化运动的开展,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爆发后,新疆成了全国抗战的大后方。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和影响下,茅盾等大批进步知识分子和文化名人来到新疆,组织新疆各族民众进行抗战文艺宣传,新疆文学艺术等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抗战文化,创作出一批反映抗战内容的优秀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3.
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关系是紧密的,它们虽然在内涵和外延上各有侧重,但都指向城市之于人的印象和感觉,城市形象是地域文化的外显,地域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内核,二者互为表里.巴渝文化、红岩文化和抗战文化构成了重庆地域文化的主体,对重庆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庆城市形象应该定位为国际时尚都会、抗战记忆名城和山水森林之城,进而塑造起以城市理念形象、城市行为形象和城市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具有重庆特色的城市形象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微观史学视野下研究滇西抗战文化遗址,可使我们对滇西抗战文化遗址资源的特点和价值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在分析滇西抗战文化遗址资源独特性的基础上,指出其价值主要在于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心的民族记忆,还国人和后代一段真实的民族记忆并肩负着唤醒民族记忆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5.
论抗战文化运动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文化运动是中华民族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抗战文化作为反侵略斗争的锋利武器,配合抗日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在动员民众、推动文化工作者团结抗敌、声讨日伪及战地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施甸遗存的滇西抗战宣传标语,是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滇西抗战的重要实物资料之一。在目前全国尚无较多抗战标语遗存的情况下,尤为珍贵。对施甸遗存抗战宣传标语的产生、概况进行了阐述,对保存现状、存在问题、保护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抗战小说对于中国的文学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承载了"抗战"这一对于中华民族有着重要意义的题材,还以文学的形式传承着革命前辈们在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宝贵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语境的不同,抗战小说也在每个时代以其不同的面貌出现.抗战小说的历次转向充分说明了抗战精神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的,它正不断地与每个时代结合,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拓展着抗战精神的深度和广度,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资源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8.
滇西抗战历史文化厚重深邃,蕴含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是我们主动服务教学与科学研究,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服务滇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特色资源、特色服务和特色发展的重要渠道.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研究需要以高纬度、深层次、立体式和多视阈的方式,全面推进,研究方向应该包括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两方面,主要内容可涉及滇西抗战地位作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资料的收集整理等.  相似文献   

9.
重庆江津区白沙镇是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化名镇之一,2010年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5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十二五”期间,江津区政府将投入10亿元,以抗战文化为核心,以旅游发展为载体,启动“五大工程”,全新打造白沙镇为“中国最爱国的历史文化名镇”。文章利用SWOT分析法,探讨了重庆白沙镇抗战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对进一步开发的提出了一些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0.
河北抗战小说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抗战题材小说中占据中心地位,就是因为燕赵文化精神和抗战人文精神存在着彼此对位的关系.这两种精神的普遍意义就在于追求健全的人格.而建国后至今,对于以河北为中心的抗战小说的批评则折射出了我们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存在着单向度的流弊.在当下的人文精神建构中,我们应当走出这种误区.  相似文献   

11.
对中共南方局与重庆抗战文学关系的考察,长期以来呈现出一种简单的模式,即毛泽东→周恩来→大后方文学。这种格局显然失之片面,并且有违史实。文章借鉴中共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四个方面加以厘清和辨正:1.抗战时期中共的最高领导人;2.中共中央长江局和王明的右倾错误;3.抗战时期博古在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历史作用;4.抗战时期凯丰在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统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基础,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而盛并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露营之歌》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东北抗联歌曲之灵魂,歌词不但优美凝练,而且是东北抗联同日寇艰苦卓绝奋战的历史缩影,它必将在中国的抗战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立足革命实际对农民开展了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水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而且对于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战时,西南地区商品经济较快发展,商品市场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即实現了近代化。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我党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制定知识分子政策,吸收大量知识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列,壮大了抗日战争和人民革命的力量,在把马列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王实味事件"和审干运动中出现的问题表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还需继续探索、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卫立煌记述滇西抗战史实的长诗《颂凯旋.悼国殇》,为腾冲抗日将领家人撰书的悼词,为《滇西抗战实录》提写的落款书名,为腾冲国殇墓园撰写追悼烈士的挽联,是他遗存至今为数不多的抗日书法艺术作品。卫立煌主持、指挥修建了司令长官部建筑群,支持修建了腾冲、龙陵国殇墓园等纪念英烈建筑群,还在远征军隆阳驻地光尊寺建筑群开办了远征中学。这些建筑群,成为了滇西抗战和爱国主义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历史性的灾难,对西南外贸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西南外贸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