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网络心理及其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网民的网络心理为切入点,探讨了网络心理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图书馆界对网络心理需进一步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3.
心理档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介体,健全与完善心理档案的管理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本文分析了心理预警视阈下探讨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档案建立的具体内容,并提出管理高校心理档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少星 《视听纵横》2005,(3):120-120
广播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广播的特点是快、伴随性强和接受成本低。听众听广播,是希望从中了解到自己应知、未知、欲知的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5.
发行者抓住读者心理的“窍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刊经营者采用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来发行报刊,读者采用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购买报刊、阅读报刊。这是两种不同的心理需求,只有实现了这两种心理需求的和谐,才能真正搞好报刊经营。[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编辑学已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学也开始把人在编辑实践活动中的心理变化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为推动编辑学和编辑工作的发展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为此,有必要创建编辑学的新分支——编辑心理学。本文对编辑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提出个人思考。  相似文献   

7.
新闻娱乐化的受众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市场经济对媒介的最大改变是在消费领域确立了新闻产品的消费——受众的主体地位,在生产领域确立了媒体自负盈亏的独立经营的地位。对受众的“迎合”和市场理念,使传媒在商业化操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新闻娱乐化”现象。新闻娱乐化产生和发展源于深刻而复杂  相似文献   

8.
周颖 《编辑之友》1996,(4):48-49
心理契合的达成周颖【梅河口】作者、编者、读者是构成发表作品的主体要素。三者间心理契合的达成,标志着作品的成功。那么,怎样才能达成这三者间的心理契合呢?我认为:第一,作者在行文构思前必须研究编者的需求心理。从著书立说到新闻报道,其中的作者、编者和读者(...  相似文献   

9.
孔晓梦 《报刊之友》2013,(9):102-103
新闻借助网络这一平台不断发展,并拥有了数量庞大的受众群。这些受众有着与其他媒体受众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征。其中认知心理、迷茫心理和匿名心理在网络新闻受众中尤为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受众在网络中的表现和行为。  相似文献   

10.
当夜幕降临,灯火明灭,你看看身边多了什么,又少了什么?你记不记得有多少部恐怖电影会影响你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读者读报,目的是“欲知其新,欲知其快、欲知其广、欲知其详”……,只有了解读者,才能办好报纸。因此,认真地研究并充分把握读者的心理,对报纸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升迁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升迁只是你工作中的一部分,慢慢享受这种变化吧!不要让琐碎的心理变化增添你的烦恼。下面一些方法对升迁后的心理调试是有一定好处的:  相似文献   

13.
新闻批评的心理功能,系指新闻批评对受众心理的作用,它是社会功能社会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批评有哪些心理功能呢? 首先,刺激作用。这是新闻批评对受众心理最直接最基础的作用。新闻批评本身就是个刺激物。正是由于它的刺激,人才产生感觉、注意、联想、思维、判断,以及憎恨、愤怒、悲伤、同情等各种各样的情感,甚至产生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4.
社会心理学表明,人是追求类似性的,希望自己的心理行为与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文化相一致。当这种一致性表现在图书的选择上,就形成了一股股阅读潮流。反推之,在出版实践中,我们应该事先掌握了读者的心理需求,主动地创造出新的阅读潮流,本文试图做这方面的尝试,从近几年的畅销书中归纳出读者的五类心理需求,找到打开读者心灵的密码。  相似文献   

15.
版面设计就是依据一定的指导思想,运用版面空间和编排手段,通过一定的布局结构、形式,恰当地安排稿件,以实现内容和版面的完整统一。  相似文献   

16.
史永亮 《新闻世界》2011,(3):150-151
新闻报道是媒体呈现出来的一种事实,但是这种事实并不是由媒体单独完成,而是由新闻媒体和广大受众一同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和受众各有期待。如果一则新闻能够面世并且能够广泛传播,那么它一定是媒体和受众心理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读心理,树立读意识 编辑必须懂得读心理,如阅读动机和求新、求实、从众心理等等。 其一,读的阅读动机。这是编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贯穿在编辑工作的全过程中。需要是人在生活中缺乏某种东西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报纸编辑的任务就是要设法使所编的报纸能诱发、维持和强化特定读群的阅读动机。而要诱发阅读动机,必须引起读对报纸的注意。注意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对象的占优势的指向与集中。  相似文献   

18.
作为编辑,有着独特的心理个性,编辑的心理行为通过编辑稿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受众,也影响社会,这种影响力和手法是独特的。 编辑的心理环境受客观的物质条件、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条件制约;同时,又在自我心理调解下影响别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就图书采访工作中存在的错误心理倾向逐一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心理学中的“心理距离”学说,分析了“馆读关系”(图书馆员与读者的关系)在所存在的晕轮效应、定势效应、马太效应、社会刻板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等现象,提出了要缩小图书馆员和读者的心理距离必须要努力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