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是进行跨学科学习较有优势的学科之一,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乡村小学中受重视程度不高。在分析现状、阐述意义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在乡土资源的熏陶下培养家国情怀与乡土意识,在跨学科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协同推进中不断探索跨学科学习的有效路径,通过以乡土资源为依托的主题挖掘、以乡土主题为基点的概念网络、以乡土特色为支点的任务驱动、从家国情怀出发的师生共评,在综合实践跨学科学习中体现乡土特色。  相似文献   

2.
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乡土地理,是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理想场所,开展乡土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领学生学会学习。现以教学湘教版八年级初中地理《农业》一课为例,在教学完课文后,笔者将家乡的生态养鸡场作为乡土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基地,以“我们从生态养鸡场得到了什么”为主题,谈谈如何将地理知识与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当回归生活,因而乡土文化便成为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重点之一。为此,在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性以及乡土文化的应用意义进行阐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乡土文化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策略,以促进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对家乡的热爱。  相似文献   

4.
陈志海 《文教资料》2010,(17):117-118
立足于高邮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扬州市重点课题《基于乡土文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并编印了四辑《"基于乡土文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研究"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以及校本教材。一大批教师和学生在参与活动和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崭露了头角,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李昌国 《文教资料》2013,(28):186-187
本文依据教学实践,谈谈乡土文化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几点做法。这就要依据新的课程理念,开发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李宏伟 《课外阅读》2011,(8):232-232
乡土地理,指省区以下较小地区的综合地理。内容包括本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土壤、植被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还包括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改造自然的成就和当地的工衣业生产、交通运输、名胜古迹、人民生活情况等。对乡土地理的学习具有实际的意义,然而乡土地理有其自身的特色,在乡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实践活动至关重。本文简分析了乡土地理学习中实践活动的意义以及对如何开展实践活动进行了简论述。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个案分析等方法,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宿州市乡土地理为例,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乡土地理的应用策略:创设乡土素材情境,精心设置探究活动;精选乡土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借助乡土资源,广泛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借助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相应的地理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文章结合乡土人文地理资源,设计了"广州市莲花山砖石质文物病害的成因初探"地理实践活动,寻找基于乡土地理资源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乡土地理教学强调区域性、实践性,但不同区域的教学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内涵应该是一致的,尤其针对高师学生而言,应该重视乡土地理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的学习。基于上述理念,本文进行了乡土地理教学改革探讨,从身边的、生活中的人地关系问题入手,以校园及周边、城乡过渡带为实践基地,采用立项申报制由学生自行组队并确定研究命题,并用管理科研项目的规范流程来组织实践活动。通过范式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重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活动中做到知行合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家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开发的过程中遵循:以生为本原则、综合优势原则、因实制宜原则、与时俱进原则。并通过:立足课内学习,引导学生融会贯通;跨学科交流,整合专题型资源;实地参观学习,挖掘课外实践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共享乡土资源等途径开发乡土资源,充分挖掘乡土资源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1.
沈映霞 《学周刊C版》2014,(6):160-160
综合性教学关键在实践,学生实践要走入生活,走进乡土的视野,走出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2.
乡土资源精彩纷呈,是美术教育的合适内容,乡土资源是对美术教育资源必不可少的补充,乡土艺术资源引入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应用于美术教学,是美术教育有效的方式。课堂是学生学习美术的主阵地,也是与乡土资源整合的最自然和谐的平台。在课程的实施中,美术教师根据课堂及教材的需要,合理利用乡土资源与教材进行整合,为美术教学注入新鲜内容,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继承,同时,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厚美术素养。在教学中,搜集龙胜乡土艺术资源,通过筛选、分类整理,依照美术学科的特点,以灵活多样的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加以利用,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乡土地理教育的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乡土地理为载体进行综合性学习,开展富有实效和新意的探究性实践活动,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地理教学中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要内容。与此相关的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开发和建设是必要的保障。乡土地理教学资源要从网络化教学资源、校本化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地理实践活动场所的开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14.
综合性教学关键在实践,学生实践要走入生活,走进乡土的视野,走出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5.
罗莉 《文教资料》2009,(12):133-134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主要由学生自己负责完成的学习活动,由于乡土地理讲的是学生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所以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一定的优势.本文主要从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运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乡土史资源开发应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创造性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过程。具有导学性、活动性、研究性、方向性、时效性和教育性等特点。乡土史资源的开发提倡:以通识型开发为经、以专题史开发为纬,建构经纬交织的开发模式;社会力量开发与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学校开发相统一;乡土人文资源与乡土史资料开发相结合;乡土史料开发与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乡土史资源的教学应用宜采用:在历史课教学中穿插乡土史教学;在研究性学习中集中开展乡土史专题学习;利用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分散学习、丰富乡土史知识;与其他人文学科整合,在教学中渗透乡土史知识。  相似文献   

17.
"乡土地理"实践教学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乡土地理教学蕴含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丰富素材,有必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教学内涵。北师大的乡土地理教学从身边的、生活中的人地关系问题入手,以校园及周边、城乡过渡带为实践基地,采用立项申报制由学生自行组队并确定研究命题,并用管理科研项目的规范流程来组织实践活动。以“校园交通状况及管理”的乡土地理实践课题为例,说明实践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培养创新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指出:地理学科要“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让学生体验生活化地理。学校、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逐步创建地理实习基地。”这就意味着高中地理教师要立足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扩展时空、回归生活,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渗透了“综合性学习”板块,同时也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教学理念,把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由此可见,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中用以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激活课堂教学,在学生容易操作的情境下开展活动。经过一年多来的学习与教学,我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了这样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人才越发成为社会的稀有资源。教育是一个国家储备和培养人才的基本方式,乡土史作为教育资源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和提高我国历史教育质量的基础。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和资源分配的不均匀,我国的乡土史教学存在着重大缺陷和严重不足。笔者查阅资料,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就我国乡土史教学的现状和乡土文化资源在乡土史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并提出若干建议,希望能够引起广大教育者对历史教学方式的深思,推动我国的历史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