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新闻界     
1949年7月创刊的《劳动报》,成为上海第4张综合性日报之后,又于去年7月扩版为4开8版,并且烧起“三把改革之火”,从此声誉鹊起。广大职工称赞它“是工人真正的知心朋友”。 近年来在上海新闻事业的激烈竞争中,报纸的发行量普遍下跌,而《劳动报》却备受青睐。今年该报发行量比去年上升5%,且有10%是自掏腰包的个人订。这张报纸所以能在上海三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之后,坐上“第四把交椅”,究其成功之道,是由于去年新上任的总编辑顾行伟“放”了三把“改革之火”。第一把火,是改革报社的用人制度。去年6月,他们率先在编辑部实行双向选择,层层聘任,使每  相似文献   

2.
《新闻知识》2007,(12):F0004
宝鸡日报是中共宝鸡市委机关报,于1985年元旦正式复刊,现为周六刊。对开八版。报社坚持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稳步提高报纸质量.在新闻宣传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宝鸡日报社两度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昨日直击》栏目被中国记协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在全省和全国地市报好新闻评奖中屡获佳绩,特别是在全国地市报新闻摄影作品评比中。宝鸡日报连续多年以数量多和奖次高而名列前茅;报纸连续两次被评为陕西一级报纸,省上有关部门先后两次召开现场会.推介了宝鸡日报的办报和经营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3.
劳动报改革是去年1月总编辑顾行伟新上任后开始的。一年半来,在市委宣传部领导下,报纸由四开四版扩大到四开八版,后又增加一张八版月末版;报纸的内容丰富多彩,可读性大大增强;报社同仁的经济收入比原先翻了一番;在全国和上海好新闻评比中屡屡得奖,获奖级别之高,数量之多,为本报历史之最;报纸发行量在上海各报普遍下跌的情况下,劳动报今年发行量比去年上升了5%,且有15%是自掏腰包的个人订户;本报独家新闻、深度报道几乎每天被上海电视台、电台早新闻节目转载,有的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义乌日报社按照“抓报纸质量、抓队伍建设、抓报业发展,创全国一流县市级党报” 的工作思路,努力做大做强报社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反映在五个方面: 一是报纸从四开四版扩大到对开四版,从周几报发展到日报。今年以来,我们《义乌日报》的周二、周五还增设了《新闻周刊》和《社会周刊》。这样,报纸的容量大大扩大了,读者喜爱的内容增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南充日报》从1996年1月1日起,由四开四版小报改为对开四版大报,同时成立了报纸审读小组,抽调业务能力强、有办于Bg{l&的老报人、老领导当审读员,坚持每天审读当天的(南充日报),纠正报纸差错。审读后张贴出来,让采编人员审评。大大增强了报纸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好版面和无差错版面逐日增多,报纸质量显著提高,1996年(南充日报)被评为四川省一级报纸。报纸审读小组成立后,报社党委切实加强领导,把严格管理进一步提高报纸质量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除党委书记、总编辑高度重视外,还确定一名副总编辑具体分敬B纸审读…  相似文献   

6.
20岁,我们正年轻岁月如重,光限似箭,弹指间《咸阳日报》已经走过了20年的风雨里程,迎来了复刊20周年的喜庆日子。值此之际,我们谨代表《咸阳日报》全体员工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报社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和广大请者表示最深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咸阳日报》创刊于1962年1月1日,1963年2月28日停刊,1986年9月复刊,为四开四版,由月刊、周刊、周二刊、周三刊、周四刊到周五刊,1998年1月改日报,对开四版,周六刊,2003年1月改出对开四版周七刊,并取得出版八版的审批。2004年至今,通过扩版改版,已形成一张正报、三个专刊(社会视点、都市周刊、教育周刊)、一个电子版的格局,每翼报纸版面达40个版。作为市委机关报,《咸阳日报》从1986年复刊20年来,秉承着咸阳历史文化的传统,伴随着咸阳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春的复苏、夏的蓬勃,正在走向秋的丰硕与辉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咸阳日报社新一届领导班子,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新闻创新,报业经营,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牢固树立“党和政府满意、干部群众爱看、广告烃蕾增收”的报纸办报方针,以报纸扩版改版、自办发行、彩色印刷为标志的系列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新闻舆论引导能力、报业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众影响能力得到拓展和增强;在服务建设本部强市和全面小康咸阳的恢弘实践中激发和调动了各主面的创新热情和活力;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实现“三贴近”  相似文献   

7.
1992年中国报业扩版潮冲刷出的风景线上,印着邯郸市报的足迹:下半年开始扩版试刊,由4开4版改为对开4版。作为地市级日报邯郸市报迈出这一步是不易的,也是必然的。它所立足的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市被国务院正式定为“较大的市”,城市规模和地位的上升,对自己的报纸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社会舞台和版面舞台的同时扩展,为报纸加大自身改革的分量和力度提供了契机。扩版不仅仅是版面容量的翻番。由“小”变“大”,这其间也有一个品位的上升。如何在扩版的同时,使报纸跃上一个较高  相似文献   

8.
1992年中国报业扩版潮冲刷出的风景线上,印着邯郸市报的足迹:下半年开始扩版试刊,由4开4版改为对开4版。作为地市级日报邯郸市报迈出这一步是不易的,也是必然的。它所立足的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市被国务院正式定为“较大的市”,城市规模和地位的上升,对自己的报纸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社会舞台和版面舞台的同时扩展,为报纸加大自身改革的分量和力度提供了契机。扩版不仅仅是版面  相似文献   

9.
大刀阔斧搞改革精雕细刻抓管理──关于提高报业管理的几点思考上海《劳动报》社总编室支康鑫改革的浪潮,席卷各行各业,报业作为负有特殊使命和作用的事业单位,在宣传改革的同时,其自身改革也刻不容缓。劳动报是上海新闻界最早进行内部改革的一家日报。从1993年1...  相似文献   

10.
一家报社必须有一批爱岗敬业、群众喜爱的记、编辑.才能多出精品佳作,才能办出一流的报纸。近年来。池州日报由1997年的周四刊四开四版小报.扩张为每周出版ll张对开彩印大报。随着报业的发展.职工人数在不断增加.从业人员的素质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特别是少数人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身上或多或少地存  相似文献   

11.
《特别报道》版面是华西都市报的拳头版面。报社从 1996年 7月 1日扩版推出这个版面后,面对着激烈的报刊市场竞争,面对着几十家报纸的学习和效仿,面对着全国报刊的“特稿大战”,《特别报道》版面始终保持着它的竞争优势,被新闻同行公认是全国报纸相同版面中办得最好的版面。迄今为止,全国先后有 28家报社购买《特别报道》版面,使《特别报道》一下子拥有了几百万读者,开创了一张地方性报纸的版面走向全国报业市场的先例。 老总策划 创出名牌   1996年,创刊一年多的华西都市报决定,从 4开 8版扩到 4开 16版。报社总编辑席文举在研…  相似文献   

12.
《东方体育日报》5月18日在大上海诞生。该报的前身是创办8年的《新民体育报》。这张报纸实行在董事会管理下的发行人负责制。改名扩版之后,该报从一周三刊变为一周七刊,八个大版也扩到十二个大版,其中六个版面彩色印刷。与以往的单一报社经营模式不同,《东方体育日报》的出资方有3家;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和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方的多元化,带来了"媒体互动"的概念。目前,上海电视台体育  相似文献   

13.
作为安徽省首家市级党报报业集团——芜湖日报报业集团,2003年以来大力推进报业改革创新,报纸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经营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体制机制有序推进,文明创建卓有成效,报社综合实力和对外形象都有了新的提升。2006年我们在媒体规模、广告营业额、利润、固定资产等方面实现了“四个翻番”,有些指标是成倍增长。集团媒体规模从2002年的两报发展到两报一刊一网站、《芜湖日报》期发版数由2002年对开4版,发展到对开8版,翻了一番;广告营业额2006年比2002年翻了一番还拐了一个大弯,增长1.4倍;利润2006年比2002年增长了4倍;固定资产2006年比2002年增长了5倍。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报业竞争的需要,一些地市党报在每年末,都要对报纸进行改版,通过对版面内容和形式的调整来不断提高报纸质量,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不管改版的力度如何,受众市场始终是党报改版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无锡日报这几年改版取得了成功,报纸受到读者欢迎,发行量稳步上升,尤其是自费订阅量上涨幅度更大。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报纸附加值——广告的快速增长。无锡日报的改版理念和思路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大报品位,大众口味”。  相似文献   

15.
《黄冈日报》创刊于1958年7月,具有47年的报业发展史。1995年前为四开四版日报,1996年改为对开四版周七刊,报纸发行一直以邮发为主。原为四开四版小报时.最高年份发行量曾达到6万份。改为对开大报后,发行量一般保持在3.3万份左右,但最少年份只有2.8万份。近年来,由于采取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双向运作办法,报纸年发行量一直稳定在4万份左右,高峰期达到了5万份。透视《黄冈日报》发行的“高峰期——低谷期——稳定期”这样一条运行轨迹,既让我们感到了地市报发行的压力,也看到了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为应对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适应“厚报”时代新闻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少报社相继对内部组织结构做出调整,其中增设版面主编就是重要的一步。就多数报社的情况来说,版面主编是介于部主任和编辑之间的领导层,负责一块或数块版面。如果说总编辑是宏观指挥,部主任是中观领导,那么版面主编则是微观落实。且莫小看了这个“微观”,它是整张报纸质量的基础:版版好,日日新,则报纸引人入胜;反之,一版或数版“注水”空泛,则整体声誉会受到严重伤害。显而易见,持续提高报纸质量,“强主编”是关键的一环。有人用四句话概括主编的工作特点:亦采亦编,以编为主;亦说亦干,以干为主;亦广亦专,以专为主;亦虚亦实,以实为主。此说虽不一定全面,但也讲出了一些要点。版面主编工作也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找准定位,明确任务,把握特点,不懈追求,我国报界一定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版面主编。当好版面主编,既需要个人努力,也需要多方帮助。本期《前沿关注》讨论“提高版面主编素质是提升报纸质量的关键”,约请人民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等单位的同志撰稿,所述虽不深奥,但很真切、有用。我们热诚欢迎更多的版面主编和新闻界的其他同志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下半年,上海报纸出现了一种新的形态———日报的周末刊,以《星期日新闻晨报》和《东方早报》的周五刊最为典型。西方俗称“星期天报纸”,它不同于一般的周报,是日报的一种延伸,与周一至周五的平日版相比,是读者阅读时的情境不同,即休息日和工作日的区别,由此带来了报纸内容和功能的差异。上海报业的这一变化耐人寻味。星期天报纸为西方报业首创。在改革背景之下,中国报业获得空前繁荣之时,一些报纸也曾经作过类似的尝试。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传统的主流报纸《解放日报》和《文汇报》都曾出版周末特刊,但在没有获得预期效果后相继偃…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00,(1)
《大连晚报》于1988年7月1日创刊,到1998年底,历经10年经营,报纸虽然从周三刊变为周六刊,又变为日刊,版面也从四开四版扩为八版,并且在东北地区首家实现编采人员电脑打字、传送、排版一条龙,报纸在读者中也享有赞誉。但是由于发行量少,广告收入出现严重亏损,眼见《大连晚报》江河日下,处境艰难。 1999年初,报社班子做了调整。新班子上任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变“相马制”为“赛马制”干部告别”铁交椅” 由领导或上级部门选定各级干部,已经是多年的传统做法。变少数人“相马”为多数人“赛马”,把干…  相似文献   

19.
自1993年元旦起,《大同日报》由四开四版扩为对开四版。扩版后的报纸究竟应是什么面孔?外延扩大后,内在质量该如何提高? 在1992年12月13日扩版试刊《致读者》中,编辑部就明确表示,办“一份饱含新意、看过之后便知天下事的报纸”,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扩版的重点是,“加强经济新闻报道,力图使经济报道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为读者的生活服务,使报纸的各个版面更贴近时代,贴近改革现实,贴近城乡百姓,为读者所喜闻乐见。”从近3年的新闻实践看,扩版初衷未改,整个报纸的确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张对开四版的地市级报纸来说,第二版常常被俗称为“补充版”。一般说,这是一张报纸中最没特色的版面。该版面的一些稿件多为一厂一店一村之类的报道,既无多大指导性,也无多少新闻性、可读性。从今年开始,我们嘉兴日报对二版作了些小改革,在增强新闻性包括时效性、扩大信息量、提高可读性上下功夫。通过八九个月的实践,读者反应良好,收到了一定实效。 我们的做法概括起来说,就是三个字,即“新”、“深”、“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