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香港的大专院校,用普通话教授中文有两类课程:第一类是对外汉语,传授对象是外国学生;第二类是普通话,传授对象是香港本地学生。香港本地学生绝大多数的家庭语言为粤语,所以各大专院校为他们设立一些普通话必修或选修课程,目的是提高香港学生运用普通话的能力。本文将讨论第二类课程的一些问题。普通话课程将语文和文化结合起来。课程内容是中国文化的,而非中国文学的;作文是应用文实践的,而非创作实践的。课程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针对香港学生的"粤语中文",在口头上或书面上加以指正,引导学生向"标准中文"看齐。  相似文献   

2.
香港语文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简祢“语常会”)决定动用两亿元语文基金.推行3年普通话教中文试验计划.每年批准30所小学、10所中学申请,逐级推行普通话教学。据香港《明报》报道,香港语常会将召开大会,讨论普通话教中文的试验计划,经教育局通过,最快明年1月接受申请。语常会建议.第一年名额共40所。中、小学需提交计划书申请.参与计划的学校3年后必须达到40%以普通话授课的指标。语常会消息人士透露,参与计划的学校,[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香港的语文教学缺乏拼音元素:粤语语文教学从不教拼音,英语教学也不教国际音标.普通话教学虽然有拼音教学,但理念不清,目标不明.在中小学的普通话课程大纲中规定小学一年级开始教普通话,四年级才开始教声调,五、六年级教声母、韵母;中学再来循环教拼音,但都只作为"语音知识"来教学.虽然有几所用普通话教授语文的小学尝试把拼音提前在小一或小二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教学,但却未能将拼音教学与语文的识字教学、读写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王荣生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问题,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学习入手,从教学内容入手.崔峦先生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说,要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为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实现这两个"变为",关键在于开发课文的语文核心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香港特别行政区推行"两文三语"政策,即以中文、英文为书面语,以广东话、普通话和英语为口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香港法定语文条例》,中文和英文都是香港的法定语文。因此,香港的中小学教育中有两门语文学科,即"中国语文"与"英国语文",相当于内地中小学的语文与英语。根据2000年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发布的《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分别于2004年、2005年和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教师不仅要把着眼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而且不能忽视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特别汉语拼音这一块。否则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几乎是"鹦鹉学舌",教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机械地死记硬背,离开原句、原文,学生很难读和理解所学字词。作者认为要做到"学以致用",真正理解内容,就要把好汉语拼音关。汉语拼音是工具,是学生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阅读之根。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把研究聚焦于"怎么教",忽视了对"教什么"的思考,造成了"非语文与泛语文"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了课堂虽然热闹,但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提高缓慢,学生学了几年的语文,仍然是"书读不好,文章写不通"。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效率低下,我认为是教学内容选择不当造成的。语文教学内容还没有着落、还稀里糊涂、还有扭曲错漏,却一个劲地"研究"怎么教,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南辕北辙。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其次才是"怎么教"。忽视了教学内容的  相似文献   

8.
究竟现在语文课该怎么教?该给学生教什么?这是一直困扰语文教师的问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呢?  相似文献   

9.
究竟现在的中学语文怎么教?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一直以来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少语文老师反映:"语文课越来越难教".学生也反映:"语文课越来越枯燥,没有兴趣,不想学习语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关键是我们的语文课堂缺乏创新性和艺术性.所以,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1.
王丽 《现代语文》2013,(7):89-90
众所周知,语文教育的处境一直很尴尬。单就语文成绩而言,学生"临时抱佛脚"式的努力收效甚微,长此以往,学生便无法在语文的学习中获得胜利的愉悦。所以,语文是一门不受功利心驱使的学科。其他学科的老师则认为语文教不教一个样,事实也仿佛真的如此。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学习效率低下,一直成为困扰语文教  相似文献   

12.
现行语文教学中"教多学少"现象客观存在,老师事事都替学生想到了,生怕遗漏了重要的知识点,语文教学过程常常形成为了追求"标准答案"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急需要"少教多学",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追求教师"少教"达到学生"多学"。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理清教路,以教导学"是实现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语文阅读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现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面临一个问题:很多人提出,学生不愿意学习鲁迅作品.语文教师也说,鲁迅作品最难教,没法教.看起来这似乎是个现实问题,我则认为它是一个感受问题,是一个如何感受作品,如何感受作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语文"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有人认为语文是政治思想的载体,所以"语文"等同于政治课;有人认为语文是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语文"便成了人文课。而我认为,"语文"是一种工具,它是学习者通向更好的沟通能力的一架梯子。在当下信息网络时代,各种沟通弊端逐步暴露,"语文"作为这样一架提升学习者沟通交往能力的梯子,更该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将简要分析信息网络中的语用问题,并阐述"语文"是如何作为一架梯子的。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地位所作的定位,是一个非常正确的理念;但教师们对这一理念却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人,那么学习的事就应该让学生作主,于是一上课就让学生讨论或自学,教师不讲课或很少讲课;也有人认为,学生虽是主人却年龄小,还得靠老师教,于是课堂里还是教师包打天下;针对这种现状.人们不禁要问:语文教学应使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主人?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6.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目的是促进普通话的普及,并在普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全社会的普通话水平,提高现代汉语规范化的程度。笔者总结多年职校语文教学和普通话培训、测试的实践经验,认为职校语文教学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普通话训练也可以促进语文教学和学习。  相似文献   

17.
刘巧亚 《成才之路》2012,(16):10-10
正有人说,语文课没什么用,一周不上,两周不上,对成绩没什么影响,语文在中考科目中就处在"小三""小四"的尴尬位置。而语文教师呢,也觉得语文高分难得,学生不喜欢,感觉有力没处使、使了也白使,所以语文教师在学校的处境也是很尴尬。成绩不好了,说你教得不好,成绩好了,说你挤占了数理化的时间。教好语文,做好语文教师怎一个难字了得!其实,语文  相似文献   

18.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初始化工程,是语文备课的核心内容.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这第一步如果没走好,将会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严重后果.很多语文教师感慨:教了这么多年书,可每每拿到一篇新的课文时仍然不清楚该教给学生些什么.正确把握教材文本,真正做到"用教材教",已成为众  相似文献   

19.
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充实、合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学校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来自语文教材内容的教学化.语文教师应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把握住语文知识和教材文本的言语形式两个基本点来创生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0.
侯静  王彬 《天津教育》2012,(4):37-39
有人说:"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天津市南开区中心小学的语文教师张涛就是一名用心做教育,用温暖的师爱帮助学生成长的好老师。"童谣助学法"衔接幼小教育"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这是张涛心中重复最多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