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甘肃省目前在高考实施过程中,对于所有考生的外语听说能力考核极为有限。本文从外语专业学生外语听说能力的现状,追溯甘肃省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局限性,分析高考外语听说测试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改革外语专业招生中听说部分以促进外语人才培养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某高校公共外语学生进行一句语测试和一次英语活动的调查,发现某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赢弱;又通过一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学习内容和英语实践活动的调查问卷统计,说明学生的应用能力低下与实践活动不足密切相关。外语学习需要遵循认识运动,规律,学习不能替代习得。  相似文献   

3.
郑玮 《考试周刊》2014,(49):4-5
外语教学和外语测试是教育体系中两个紧密联系的环节,它们互相渗透,密不可分。外语教学就是对外语中的内容和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在教育中起到核心作用,与学生所能学到的知识直接挂钩;外语测试是检验外语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手段,在教育中起到辅助作用,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量直接挂钩。从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中不难看出,测试对于教学起到反馈作用。通过这些反馈,老师可以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相应调整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外语测试是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评估外语教学的质量,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还可以了解学生外语学习的情况从而对参加测试的学生外语能力做出判定,以便做出有关学生的未来前途的某种决定。根据不同  相似文献   

5.
外语测试在外语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恰当形式的外语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进行程度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评价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实际应用外语的能力,考察教与学的实际效果。科学合理的外语测试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而设计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必须时刻牢记效工(validity)、信度(reliability)、反拨效应(backwash effect)等基本概念及一些相关技巧。  相似文献   

6.
听力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和交流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更好地与世界文化接轨。目前许多省市在高考中增加了听力测试内容,截至2011年高考,全国共有20个省(市、区)实行了新课改高考,外语科目考试都包括听力测试内容。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设置符合外语学习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听力在  相似文献   

7.
任务型教学途径已逐渐成为我国外语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它强调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测试与评估是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环节,传统的测试已不能适应任务型教学的要求,必须重新考虑测试的内容、形式、目的和结果的解释,使之能对任务型教学产生积极的“反拨”作用。  相似文献   

8.
外语测试经历了以语码为纲和以结构为纲的两个时期。现行的外语测试则遵循“以信息为纲”的指导思想。语言测试的结果应能反映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学生的能力反馈又可常常作为教师的教学反思依据。本文旨在以形成性评价现分析外语测试与评价的一致性和外语测试的多功用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目前的主要评价形式就是测试,并且是套用中考形式的测试。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家长,更多地是以学生的外语考试成绩评判学生外语学习能力的高低。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使相当多的学生丧失了学习外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极大地降低了外语学习的效率;造成了课堂教学围绕考试内容进行,语法教学、题海战术充斥外语课堂等不正常的现象。总之,  相似文献   

10.
语言测试的真实性是指,受试者在测试中使用目标语完成测试任务与其在现实生活中完成任务的相似程度。补缺假说强调在学习外语时,要同时学习外语语境知识。二者都强调语境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既然补缺假说要求我们无论是外语的教还是学都必须在语境中进行,而测试又对教学有巨大的反拨作用,我们在设计测试时,就应该遵循语言测试的真实性原则,把测试置于真实的语境中,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对外语语境知识的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论述了元认知的本质及其与外语学习的关系,指出导致学生成绩高低的深层原因在于其元认知能力的差异。在对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一个班级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实验性教学,着重从元认知意识、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进而提高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运用教育心理及社会心理理论分析大学公外四、六级考试及大班授课对教育水平落后地区学生的消极影响:四、六级考试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积极性,会增加学习者的衰减性焦虑,降低自我效能感,通过过度理由效应使动机外化;大班授课因社会作用力分散导致个人所受教学影响减弱,也因难以密切师生关系不能激发学习热情,又因不能满足不同学习风格需要而使学习满意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How can one make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 interesting to boys and girls? They can learn foreign languages much easier, if they go to the country in question. But as this is not possible, we have to find means to conjure up similar circumstances in our classrooms.  相似文献   

14.
陈风华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Z1):114-115
从2006开始,CET(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在全国高校全面实施。新的CET考试对试题题型作了相应变动,这表明CET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当今社会发展对大学外语教学的时代要求。CET的改革与题型的变化揭示着今后大学英语的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转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主的方向。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为理论基础,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学要求等方面入手,研究CET新题型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成为复合型外语人才需要具备多种条件,本文认为口译技能是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标志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听说运用能力较弱一直是外语教学中的瓶颈。发达国家的外语学生一般都在学习期间去目的地语言国家生活一段时间,以此接触当地的文化和语言环境,这对学好一门外语无疑是很好的帮助。本文着重探讨了在有限条件下,教师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外语视频资料,有针对性地创造语言环境,并有效提高学生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学生外语学习的认识,应当从法律的外语权角度加以重新认识:学生外语学习权是我国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权利。本文斌从学校教育体系角度入手对外语权制度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为国家外语权制度的构建抛砖引玉。从而为熏缚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权制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近现代外语教育中语言文化意识的民族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教学中语言文化意识的民族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对所学外语的文化性的体认、学习和运用某种外语的意识倾向性、学习外语所形成的新的文化理念。中国在被帝国主义列强的军舰大炮轰开国门之后 ,就迈上了艰难的向外族学习之路。一个多世纪以来 ,我国外语教育中语言文化意识的民族主体性随着综合国力的上升而逐步提高。当今全球化时代为人类共享文明提供了方便 ,但也存在着激烈的语言文化竞争 ,我们提倡一种保存自己又善待他人的平等心态 ,主张在宽容和理解的基础上维护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平等。  相似文献   

19.
In recents years,the research about the peda-gogical theory of language teaching has put more em-phasis on students.That is to say,students'role instudy has been more and more stressed.Obviously,this has corrected the teacher- centred tendency exist-ed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ology in whichstudents'own initiatives were often neglected.How-ever,atany time in the course of students'study,theguiding role of a teacher can never be neglected or re-placed.In other words,teachers of foreign…  相似文献   

20.
密切的跨文化交流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交际手段.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交流的教学,分析和探讨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增强我国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已刻不容缓,意义重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教师是关键;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