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汉学者刘向(前77—前6)有三个儿子。小儿子刘歆(?—23)最聪明,象乃父一样好古,学术卓有成就。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到哀帝时期(前6—1),父子俩相继主持并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整理皇宫藏书的工程。刘向留下了《别录》及一些子、史典籍的叙录文章,成为古代目录学的鼻祖。刘歆编撰了《七略》,基  相似文献   

2.
“本”探     
刘向(前77—前6)以前,“本”字无书籍义。《文选·魏都赋》“校雠篆籀”句,李善注引《风俗通》云:“按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这是“本”字有书义之始。刘向这一段文字(下简称“向文”),后世谈目录版本校勘的多加引用。对“向文”中的“本”(下简称“向本”),或称为“书”,或称为“底本”。但对于“向本”究竟缘何而来,很少着墨。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目录”、“书目”二者的异同表现在哪里?首先,“目录”与“书目”有着不可分割的“近亲血缘”关系。将“目录”二字结合成一个文献的名词,至迟始于刘向、刘歆父子校书的时候。《文选》任昉《为范始兴求立太宰碑表注》:引《七略》说:“《尚书》有青丝编目录。”可见在刘向之前已有一书的目录了。《汉书叙传》载,“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爱著目录,略序洪烈。”东汉的班固已把刘向“辄条篇目,撮其旨意”的文章叫做“目录”了。刘向首开叙录体裁记录图书(即“解题”),这是我国目录学史中的优良传统之一。“目录”一词往往还  相似文献   

4.
汉成帝命刘向、刘歆等人校书,历20年而有《别录》、《七略》问世,奠定了我国古典目录学发展的基础。若从汉代算起,目录学发展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研究目录学的著作历代  相似文献   

5.
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第一次对我国图书进行大规模校理,"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汉书艺文志》),这就是刘向所作的叙录。这些叙录存于今者虽仅见于《战国策》、《孙卿新书》等数篇,但这是我们研究校勘史、目录史乃至书籍制度史的宝贵资料。刘氏这些叙录是按一定格式写成的,在交待  相似文献   

6.
《七略》、《别录》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所主持校书活动的重要成果,历来学者对二目多有研究,但是对于二目的编撰者和成书先后问题仍莫衷一是,本文从二目编撰过程和分类继承的角度考辨《别录》成书当在《七略》之后。  相似文献   

7.
刘向,汉代杰出的目录学家、思想家、经学家。成帝年间他奉旨校书,整理编纂了大量古籍,创造了档案文献事业的辉煌业绩。先秦至汉的大量文献得以流传至今,刘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刘向生平刘向(约公元前77-公元前6年)字子政,本名更生,48岁时更名为向,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人,高祖同父少弟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向出生在有着渊源学术传统的宗室懿亲之家,这使刘向一生的文化活动都带有深深的政治烙印。据《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传》,刘向年少时即“通达能属文辞”,27岁讲论五经于“石渠”,复拜为郎中给事黄门,迁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又《…  相似文献   

8.
校对小考     
“校对”,古时称“校雠”(音“仇”)。西汉经学家、自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在《孙卿书录》里,就有名称为“校雠”的记载,即“所校雠中孙卿书,凡三百二十篇。”孙卿书即指《荀子》。后来,唐学者李善(公元630年-689年)注引《风俗通》(亦称风俗通义》,东汉应劭撰):“按刘向《别录》:‘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所以,后来就遂渐发展演变成为将“校雠”给通俗名曰为“校对”了,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  相似文献   

9.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沛(今江苏沛县)人。本名更生,字子政。宣帝时拜郎中、给事黄门,迁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为散骑宗正给事中,以参奏外戚、宦官专权获罪罢免。成帝时更名向,拜中郎,迁光禄大夫,受昭领校中秘藏书,自校经传、诸子、诗赋。每一书合诸本校勘,“凡经书皆以中古文校今文,其篇数多寡不同,则两本并存,不删除重复”。“凡诸子传记,皆以各本相校,删除重复,著为定本”(《古书通例》)。“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汉书·艺文志》),名为“叙录”。又  相似文献   

10.
刘向、刘歆父子校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理图书典籍的活动,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影响重大,但它的一些局限性也给后世目录学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歆(约公元前53——公元23年) 三代先秦的古籍,除晋朝以后陆续出土的竹书外,梁启超在《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说:“凡刘歆所不见而数百年后忽又出现,万无此理。”“歆父刘向为大经师,歆自己学问亦很渊博,《汉书·艺文志》即根据他的底稿。在学问上,我们应当敬礼。”在中国文化史上,刘向、刘歆是父子交辉的大编  相似文献   

12.
刘向是第一个把校对称为“校雠”并对之作出界定的。刘向在当时那么多可选用的汉字中,为什么偏偏选中“校雠”二字?我认为,对此二字所以情有独钟,不排除下述因素,即刘向在校书中对此有特殊的感情体验。根据是:从文字学角度看,校与雠都是形声兼会意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只提到它们是形声字。这不够全面。我的理解是:“校”的偏旁“交”不但是声符也是意符,它与另一意符“木”会意,即木相交会意为枷、桎梏等刑具。木制刑具就是校的本义。《易·噬嗑》中有“屡校灭趾”、“何(通荷,去声)校灭耳”句,这里的“校”,显系刑具。又,武当山东麓现存的“迁校  相似文献   

13.
我国殷周时期已经有了书目的萌芽,但正式的校书编目工作则始于西汉。刘歆继承其父刘向遗志。编成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开创之功。它在校勘整理文化古籍的基础上创立了撰写叙录、总序、大序、小序等方法,对后世目录学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左平熙 《档案》2008,(3):24-26
校,就是考核、校对,勘就是删取,校勘是校雠的核心。刘向《孙卿书录》:“臣向言,所校雠《孙卿书》……以相校……”。刘向自称整理古籍的工作为校,又称校雠。《太平御览》618卷引《风俗通》:“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汉书·艺文志》:“每一书已,向辄取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条其篇目”,主要是篇章字句的校勘;而“撮其指意”,主要是考辨其书的学术宗旨、渊源、流派,论其得失。  相似文献   

15.
刘向、刘歆是西汉著名的编辑家,他们奉诏对当时全国的图书进行了编辑整理。刘氏父子等在校书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校勘程序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编辑经验;刘氏父子在校书时编定的《别录》、《七略》奠定了古代图书目录编辑的基本框架,他们整理群书的经验和《别录》、《七略》对后世书籍的校勘、目录的体例和分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史志目录,是东汉班固在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整理编撰的《七略》基础上增删修改而成的。关于《汉志》收录文献情况,该志篇末称:"大凡书,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其中涉及到"家"的概念和数量,本文拟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77年汉昭帝元凤四年甲辰刘向1岁刘向生。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高祖异母弟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曾祖父刘富封休侯,祖父刘辟疆晚年官拜光禄大夫、守长乐卫尉。父刘德,少修黄老之学,有谋略,昭帝时为宗正,宣帝时赐关内侯,后又封阳城侯。前66年汉宣帝地节四年乙卯刘向12岁刘向由父刘德保为辇郎。前58年汉宣帝神爵四年癸亥刘向20岁刘向为谏议大夫。前56年汉宣帝五凤二年乙丑刘向22岁刘向之父刘德卒。刘德于武帝年间治淮南狱时,从淮南王刘安处得到道术专著《枕中鸿宝苑秘》一书,传于刘向。  相似文献   

18.
<正>一“校勘”亦称“校雠”(或曰“雠校”),这是文献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术语,追溯这个概念和术语的来源,学者多引用刘向《别录》中的如下一段话: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1刘向《别录》今已不存2,以上这段话出自《文选·左思〈魏都赋〉》李善注所引《风俗通义》。内容相近的一段话亦见于北宋李昉等所编《太平御览》卷六一八,引作:刘向《别传》曰:雠校者,  相似文献   

19.
刘向,在历史上以校勘群书而享誉千载,沛人,传附见《汉书·楚元王传》。字子政,原名更生,四十八岁时,即竟宁元年(前33年)五月,汉元帝病死,成帝即位,闲置不用十余年的刘向终于再次被启用,此时始更名"向"。他是汉帝宗室,汉高祖刘邦同父少弟楚元  相似文献   

20.
傅荣贤 《图书馆》2012,(2):44-48
以《别录》佚文为主要史料,考察了刘向"校中秘书"的相关问题。认为"中"是一个泛称概念,是若干具体藏书机构的总称。刘向校书广涉"中外",但"中"书是刘向校雠的基本动机也是主要对象,因而《汉书》等正史将其工作概括为"校中秘书"。最后分析了刘向校书的学术影响,重点指出刘向"校中秘书"并没有源自政权庇佑的绝对权威性,导致其所定"新书"及其"条其篇目,撮其旨意"的叙录都只是一家之言,并不完全为后世学者所取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