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角板、量角器是中学生必备的学习用具。近几年来,以三角板、量角器为裁体的试题在中考中经常池现。这些考题大多是让学生从操作入手,引发学生进行探索、猜想、计算、验证或推理论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考查学生操作、动手能力的新导向。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操作型试题为学生创设了动手实践,操作设计的空间,而三角板、直尺、量角器是学生身边熟悉的操作工具,以三角板、直尺、量角器为载体的操作型试题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本文以今年中考数学试题为例,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3.
<正>分析解决由三角板、量角器等文具而形成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探索研究,提高能力.本文介绍几例以量角器为载体的数学问题.一、量角器不动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操作型试题为学生创设了动手实践,操作设计的空间;而三角板、直尺、量角器是学生身边熟悉的操作材料,以三角板、直尺、量角器为载体的操作型试题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本文以2004、2005年中考数学试题为例,举例评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以三角板、直尺、量角器为载体的操作性试题为学生创设了动手实践及操作设计的广阔空间,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简介 1.复习上节内容。教师要求学生回答什么是角,并讲出两块三角板中各内角的度数。接着,要学生用三角板画一个75°的角。学生画完后,指定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2.教学用量角器画角。教师说:“如果要画一个65°的角,应该怎样画呢?这就要利用量角器了。”随即,教师宣布:用量角器画角,是本节课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我们身边的学习用具往往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和关注.量角器、三角板是我们最常用的学习工具,利用量角器、三角板的旋转变换命题,考查我们观察、实验、比较、联想、  相似文献   

8.
秦丽萍 《初中生》2018,(3):33-34
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小刀是学习数学的必备文具.近些年,以文具为载体的数学题备受命题者青睐.这些题目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看以下例子. 一、三角尺类 例1如图1,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块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的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____.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简介 1、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要求学生回答什么是角,并讲出两块三角板中各内角的度数。接着,要求学生用三角板画一个75°的角。学生画完后,指一名学生板演。 2、教学用量角器画角。教师说:“如果要画一个65°的角,应该怎样画呢?这就要用量角器了。”随即,教师宣布:用量角器画角,是本节课的课题。 接着,教师对用量角器画角作了示范,画出了一个65°的角,边画边按教材中叙述的画角步骤作了比较清楚的说明,并要求学生复述一遍。然后,教师要求学生用量角器作出一个125°的角。学生作出的图形,有的十分正确,有的却作出了小于90°的角。教师  相似文献   

10.
角的认识     
一、目的要求: 通过学具操作,使学生理解角的概念,会画角,会度量角的大小。二、学具准备: 两根厚纸条(把一端钌在一起,如图1),三角板、量角器。三.操作过程及教学建议: (一)建立角的概念。 1.感知“角”。 (1)教师出示纸扇、三角板、五角星等实物,让学生观察感知各种各样的角。 (2)学生拿出学具,指出学具上的角。  相似文献   

11.
<正>学生的学习文具,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文化用品的总称.常见的文具有笔盒、直尺、三角板、圆规、量角器等等,它在中学数学教育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近几年来,各地数学中考题出现了许多以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学习文具为背景的数学探究题,这些题目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能很好地贯彻"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以人为本的教学培养目标.但实际教学中,对于几何探究题的课堂教学中,是否需要文具辅助这一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纵观近几年全国各省中考数学试题,不难发现通过操作三角板、量角器来研究数学问题的考题.通过此类操作实验题的考查,有利于加深理论与实践、数学与实践、运动与静止等辩证关系以及实践第一、对立统一等观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正三角板是学生最常用的学习工具,三角形则是初中数学最熟悉的几何图形.以三角板作为数学背景的中考试题贴近学生的学习环境,以三角板为载体,辅之以重叠、平移、旋转等变换手段构造的问题,蕴含着深厚的数学知识,能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操作设计的空间,能较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和创新精神.本文就近年来中考试题中以三角板为背景材料的题为例,进行了分类解析.一、一个三角板在另一个三角板的中点旋转  相似文献   

14.
我的学生用三角形知识测量学校门外的河的宽度。给出了三个方案.从中同学们由于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而兴奋.下面是他们的测算报告. 目的:测量河宽. 器材:量角器、三角板、卷尺. 人数:8个同学. 方案1 如图1. (1)在河岸取一点E,作直角,用量角器作出其平分线; (2)在A、B、C、D处各站一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纵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中考数学试题,不难发现通过操作三角板、量角器来研究数学问题的考题.通过此类操作实验题的考查。有利于加深对理论与实践、数学与实践、运动与静止等辨证关系以及实践第一,对立统一等观点的认识.尤其是能够表现出勤于动手、动脑、  相似文献   

16.
三角板是学生最常用的学习工具,三角形则是初中数学最熟悉的几何图形.以三角板作为数学背景的中考试题贴近学生的学习环境,以三角板为载体,辅之以重叠、平移、旋转等变换手段构造的问题,蕴含着深厚的数学知识,能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操作设计的空间,能较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和创新精神.本文就近年来中考试题中以三角板为背景材料的题为例,进行了分类解析.  相似文献   

17.
一、材料三角板、透明塑料版、发光二极管、导线、铅锤、金属杆、光滑轨道、辅助材料等。此演示器是集直尺、三角板、圆规、量角器于一体的组合仪器。在教学中能够发挥以上几种教具的各自功能,使用方便、简单。体积与同尺寸三角板基本相同,重量是普通三角板的两倍,若采用轻质材料可减轻其重量。特别要指出的是,铅锤上具有发光装置,以便进行读数。二、教具整体平面图(图1)  相似文献   

18.
一、材料 三角板、透明塑料版、发光二极管、导线、铅锤、金属杆、光滑轨道、辅助材料等. 此演示器是集直尺、三角板、圆规、量角器于一体的组合仪器.在教学中能够发挥以上几种教具的各自功能,使用方便、简单.体积与同尺寸三角板基本相同,重量是普通三角板的两倍,若采用轻质材料可减轻其重量.特别要指出的是,铅锤上具有发光装置,以便进行读数.  相似文献   

19.
近年中考题中,动手实践、操作类试题屡见不鲜,而直尺与三角板是学生身边最熟悉的操作工具,因而以直尺与三角板为载体的试题成为了近年中考中的一个亮点.本文就以近年各省市中考试题为例,对此类问题进行简要归类解析如下,供同行参考.一、"三角板"与"直尺"结合即把三角板按一定的方式置于直尺或类似于直尺的物体上而设计的试题.解决这类试题的关键是:在解题时应充分利用我们手中的三角板和"直尺"中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纵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中考数学试题,不难发现通过操作三角板、量角器来研究数学问题的考题.通过此类操作实验题的考查,有利于加深对理论与实践,数学与实践,运动与静止等辩证关系以及实践第一,对立统一等观点的认识.尤其是能够表现出勤于动手、动脑、手脑和谐一致的良好习惯,以及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下面举例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