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阅读,在传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从量的积累看,要求学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从质的转化看,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了现代语文教学必须走出老路。要注意语感培养,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提升阅读品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本文认为可通过以下方面进行,即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土壤;教师适时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变换课堂教学模式,促成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培养习惯,还学生学习的自由。  相似文献   

3.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突出地位。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提出了“自主读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个性化阅读”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因为个性化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是一种体验性阅读;是一种差异性阅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实施个性化阅读。实施个性化阅读,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尊重学生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创新,张扬学生个性;尊重学生选择,形成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施圣贤 《双语学习》2007,(7M):53-53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的素养是主要途径。阅读能力是“读”出来的,只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而且也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使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创造。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更多地依赖语文教学,它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获取知识最为有效的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语文阅读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使他们学会学习,培养他们获取新知、更新旧知的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的未来社会。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我认为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势在必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学生经历认识、体会、感悟阅读材料的必由之路,也是锻炼学生语感能力不可逾越的一步。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的经验,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初读、细读、精读;默读、诵读、品读;悟读、探读、研读等等阅读形式,是使主体和客体思想相碰,情感相激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张玉丽 《考试周刊》2009,(33):51-5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一条可行之路。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相似文献   

10.
在实施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小学生课内外的阅读学习兴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维护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增加学生直观、感性的经验;要开发好语文课程资源,要在课文内容的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来陶冶学生;要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乐学;要狠抓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特长。从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入手,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勇于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是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的起码素质。  相似文献   

11.
语文素质的培养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育这一阶段。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在学生语文素质培养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的阅读、写作、语言等基本因素没有得到有效训练。因此,要揭示语文学科的本质,真正明白语文学习的关键要素,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改掉不良的学习行为,加强教师在写作、阅读、语言等方面的专业教学能力,全方位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做出规划。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后练习是“文本”转换成“学本”的关键。也是编者匠心独运之所在。现行高中语文课后练习的设计。语文特色突出。教学理念先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多方位强调“读”。以凸现学生的感悟认识和积累;重视创意阅读,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敏锐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着力于以读促写。以期突破语文学习的难点;结构简明。题量精减。以加强学生的读写实践,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习在生活实践中。生活实践中的体验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语文学习“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严格地说,语文实践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它主要是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是高效地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汪洋 《现代语文》2011,(9):70-71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通过学生阅读自主体验和综合性专题学习,培养“大语文观”,从生活中发掘语文学习的各种因素,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说,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新大纲的“教学原则”中规定:要“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全面训练”;要做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学习语文,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刘慧 《吉林教育》2006,(9):52-52
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一一阅读理解,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的收集、解释、整理、归类、运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分析能力,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学习如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我想首先应该是拓宽语文课程资源,树立大语文观。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堂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之问融合的语文资源体系,以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基于以上认识,再加上“大读写”理念的学习,我在教学中尝试着围绕课内教材进行拓展阅读训练,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语文新教材中每单元都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努力开发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开展更贴近学生实际的“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8.
语文素质是一个名族文化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小学语文教学最核心的任务之一,阅读是培养和积淀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阅读教学的课堂设计和效果就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本文通过课堂教学前,课堂教学中和课堂教学后三个环节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已经开始关注学生“语文生活”的质量与幸福度了。“语文生活”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概念,涉及课堂语文学习、课外阅读、人际交往、影视网络语言的接触等等语文实践活动。毫无疑问,阅读应该是“语文生活”的中心,因为阅读是学生人文精神成长和语文素养提升最主要的渠道,阅读的内容、方式、质量与幸福度甚至会影响一个人未来的生存态度和精神生活品位。  相似文献   

20.
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对阅读习惯的培养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这些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语感的形成,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全面提高语文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养成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其中就包括了要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