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渝生 《科技文萃》2000,(11):19-21
1999年11月1日,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庆祝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上,以<我所经历的20世纪实验物理学>为题,作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科学讲座.他在近2个小时的报告中,讲述了测量电子半径、新粒子家族的发现、胶子的发现和寻找反物质的宇宙这4个物理学的故事,并道出了获得这些伟大发现的真谛,使我们与会者深受教益.  相似文献   

2.
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该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无论光有多强,照射时间多长,都不能产生光电子,光子理论很容易解释这一特性。可是,如果电子能够将若干光子陆续吸收和积累起来,或者一个电子能同时吸收两个甚至更多个光子,那么即使入射光的频率很低不也可以产生光电子吗?怎么会有极限频率出现呢? 首先分析能量“积累”问题。一个电子,在吸收一个光子以后,能否将这个能量保存下来,直到再吸收一个光子呢?回答是:不可能。先从经典模型来看,把一个电子看作能量可连续改变的粒子。当一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以后,这个电子的能量就显著地高于邻近的电子和原子核,这就是一种非热平衡的状态。按照热力学原理,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3.
光电效应是光的粒子性的重要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澄清以下几个概念.1光子和光电子光子是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量(即能量是不连续的),光子不带电,是微观领域中的一种粒子;而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时发射出来的电子,因此其本质是电子.  相似文献   

4.
李太明 《成才之路》2012,(7):98-I0015
正为了追寻暗物质的踪迹,紫金山天文台相关科研团队与国内同行合作,正在加紧研制"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常进介绍,天文观测表明,宇宙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暗物质和暗能量,暗物质占宇宙25%,暗能量占70%,通常所观测到的普通物质只占宇宙质量5%。此前,他与同行合作发现一些不明来历的高能电子可能是暗物质粒子湮灭的证据。常进介绍,在茫茫宇宙中寻找暗物质  相似文献   

5.
杜磊 《科技文萃》2005,(10):23-27
宇宙篇: 1 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一个脱口而出的答案是:由那些亮晶晶的星星组成的.但在最近几十年中,科学家越来越发现这个答案是不正确的.天文学家认为,组成恒星、行星、星系--当然还有我们--的物质,或者叫普通物质,只占宇宙总质量的不到5%.他们估计,另外25%,可能是由尚未发现的粒子组成的暗物质.剩下的70%呢?天文学家认为那可能是暗能量--让宇宙加速膨胀的力量.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是什么?科学家正在用加速器和望远镜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果找到了,其意义肯定是宇宙级的.  相似文献   

6.
费米实验室的鸟瞰图 ,大圆为Tevatron太电子伏加速器 ,其轨道周长约4英里 ,是世界上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曾经说过 ,现代物理学的本质是实验的。实验是理论得以建立的基础 ,也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因此现代物理学甚至现代科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取决于实验和实验室的发展。也许出于这个原因 ,本世纪以来凡是发现了重要粒子的科学家都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与运动、相互作用和方法论相比 ,物质组成属于本体论 ,决定了宇宙万象的产生和发展。现代科学的发展表明 ,客观世界向宇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延伸 ,事…  相似文献   

7.
正发现、研究新的基本粒子,探索微观结构的极限,其使用的基本工具,就是复杂、神秘而又昂贵的人工粒子源——加速器。高能加速器担负的任务是把带电粒子(质子、离子、电子)加速到一定的能量,作为"探针"供各种不同的实验使用。通常研究的客体越小,"探针"的能量必须越高。现代高能加速器已能够获得密度为每秒钟1018个粒子的束流,于是可以开展大量的、有目的的实验研究,并应用到医学、现代工业等方面。1932年,英国科学家科克劳夫与沃顿建造了一台高压加速器,把质子加速到具有70万电子伏(1电子伏=1.6×10-19焦耳)的动能,并在历史上首次使用人工加速的粒子实现了核  相似文献   

8.
1.“光子”与“光电子”光子是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量(即能量是不连续的),光子不带电,是微观领域中一种只含有能量的粒子;而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时发射出来的电子,其本质就是电子.  相似文献   

9.
前沿科技     
《成才之路》2011,(4):95
寻找希格斯玻色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是当前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寻求证明像希格斯玻色子这样神秘粒子的存在,以每秒4000万次的速度处理数据。研究人员认为,希格斯玻色子是宇宙万物的质量之源。在此之前,大型强子对撞机以彩色图像的形式输出数  相似文献   

10.
光子火箭     
为了提高火箭在宇宙航行中的飞行速度,科学家一直在寻找新的能源。1953年,德国一位科学家提出了光子火箭的设想。光子,就是构成光的粒子。当它从火箭的尾  相似文献   

11.
不知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是什么时候开始播出的,反正我是直到偶然看到它的时候,才发现竟然有这样一个科学教育频道.第一次看到这个频道的时间是7月10日中午,那时播出的节目是丁肇中教授作科普报告.不是从头看起,所以题目是什么,不知道.我打开电视的时候,丁肇中正介绍寻找宇宙中最基本的粒子和由反物质粒子组成的宇宙.……  相似文献   

12.
加速器是用来加速带电粒子(如质子、电子、氘子、阿尔法粒子等)的装置。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被加速到很高的能量,使其与原子核或“基本”粒子相互作用,来研究原子核或“基本”粒子的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以前,人们认为物质的基本单元是原子.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使人类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1932年中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各种原子都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当时把这三种粒子和光子称为基本粒子.此后,研究它们的性质和运动规律逐渐发展成为物理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粒子物理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发展.而大学教材关于这方面的知识点,却没有得到更新,还保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本文就如何改进这方面的知识和教学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中微子简介1.中微子的发现1930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提出了一个假说,认为在β衰变过程中,除了电子之外,同时还有一种静止质量为零、电中性、与光子有所不同的新粒子放射出去,带走了另一部分能量,因此出现了能量亏损.这种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弱,以至于用仪器也很难探测得到.未知粒子、电子和反冲核的能量总和是一个确定值,能量守恒仍然成立,只是这种未知粒子与电子之间能量分配比例可以变化而已.  相似文献   

15.
ATLAS实验科学家们正在建造ATLAS探测器,它由4个主要部件组成,包括测量每个带电粒子动能的内径迹室、测量粒子所带的能量的量能器、识别和测量μ子的μ子谱仪和使带电粒子弯转以进行动能测量的磁铁系统。实验的主要目标是探索形成我们宇宙的物质的基本特性和基本作用力,包括发现和研究希格斯粒子,该实验可能会导致人类最终建立完整的万物统一理论。参加这一实验的有来自34个国家150多所大学和实验室的2000名物理学家。由于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能量已到了极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从2001年起,开始拆除电子对撞机原有的全部磁铁和设备,建造…  相似文献   

16.
<正> 坐落在瑞士日内瓦附近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是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加速器,人们使用它来让基本粒子进行相互碰撞——这些基本粒子也是组成我们这个世界和宇宙的最基本物质。现在,LHC的科学家们正在将真实和模拟的粒子碰撞数据转化为声音信号。  相似文献   

17.
加速器的全称是"带电粒子加速器",顾名思义,它是利用电磁场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带电粒子包括电子、质子、a粒子和各种离子。加速器将电磁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使带电粒子速度加快,能量增高。按粒子在加速过程中的轨迹和加速原理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可分为:高压加速器、感应加速器、直线加速器和回旋加速器。今年高考把"回旋加速器"列入考试大纲,所以本文结合例题对几类加速器的工作原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94年5月初宣告了所谓顶夸克业已被发现,此事使许多物理学家互相庆贺,并松了一口气。在国家费米加速器实验室由几百人组成的国际科研队伍,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所谓的标准物质模型中的最后一件使人困惑的东西,现在终于在强大的原子击碎器中发现了这个难以捕捉的亚原子粒子的微痕,这个长期寻找遂告结束。如果未能发现物质的这个最后的结构单元,就无法证实物质现实的支配理论,从而也将使宇宙的大小更为复杂化。  相似文献   

19.
1988年,我国第一台高能物理实验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成。它是一种先进的粒子加速器,将各种粒子(如质子、电子等)加速到极高的能量,然后用粒子轰击一固定靶,把靶打碎。通过研究高能粒子和靶中粒子碰撞时产生的各种物理反应,发现新现象,研究粒子的性质和构成。  相似文献   

20.
宇宙有六百兆颗星球,几千个银河系。银河中除了星团、黑洞之外,还存在一种非常奇特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光子带, 它们大约在1961年时被科学家发现。光子带的形状如人们日常所吃的甜甜圈,其中心和太阳轨道重叠,半径和太阳公转半径相同,但其平面却和太阳公转平面垂直,也就是说太阳系每公转半圈就会遇到一次光子带,要通过整个光子带需要两千年的时间。上次太阳系离开光子带是十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