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问题中的有关物理量,常需受到物理规律的制约.可根据物理规律和某些物理量的限制条件,用"不等式"知识来解决某些物理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
图象作为表示物理规律的方法之一,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形象地描述物理规律。在进行抽象思维的同时,利用图象视觉感知,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准确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深刻理解问题的物理意义。应用图象不仅可以直接求出或读出某些待求物理量,还可以用来探究某些物理规律,测定某些物理量,分析或解决某些复杂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图像作为表示物理规律的方法之一,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形象地描述物理规律。应用图像不仅可以直接读出或求出某些待求物理量,还可以用来探究某些物理规律,测定某些物理量,分析解决某些复杂的物理过程。对图像的考察也一直是高考的重点,考察的方式也是花样繁多,下面就以2009年江苏高考物理卷为例谈谈高考对图像考察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黄海霞 《考试周刊》2012,(37):142-144
本文主要应用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规律来解决物理图像问题。在具体的物理模型中根据物理规律去列式寻找物理量间的关系。根据对应的纵轴与横轴变形,再利用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规律得出图像的特征及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使问题变得简单。从而提高学生运用题目给定的图像解答物理问题及独立地根据题设去作图、运用图像解答物理问题两个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同鉴 《考试周刊》2010,(48):181-182
函数图像在物理教学中起到化抽象为直观具体的作用。学生利用图像的视觉感知,有助于对物理名词的理解和记忆,准确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深刻理解问题的物理意义。学生借助函数图像来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不但可以使物理量之间的规律一目了然,而且可以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分析或解决某些复杂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图象是表示物理规律的方法之一,它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形象地描述物理规律.在进行抽象思维的同时,利用图象的视觉感知,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准确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深刻理解问题的物理意义.应用图象不仅可以直接求出或读出某些待求物理量,  相似文献   

7.
某些物理题已知物理量不多,但在解答过程中,牵涉的未知物理量比较多。解这类含多个未知物理量的问题,首先必须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物理规律和公式,要求同一公式会用不同的物理量来表示;其次,能应用数学知识,根据物理规律来建立数学方程,要求在解题中牵涉到多少个未知物理量,就必须按照物理规律列出相应个数的独立方程;最后,把不需要求的中间未知量,全部用所求的未知量和已知量来表示,就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8.
李丽 《考试周刊》2008,(20):122-123
物理图象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和丰富的信息,它可以直观形象地揭示物理规律及物理量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应用图象分析求解某些物理问题可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在物理高考的能力要求中就有一项”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必要时应用图象法求解物理问题可使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9.
当题目涉及两个以上的物体,且这些物体在某一物理过程中遵循相同的物理规律时,就可利用数学中的比例知识,找出待求物理量与已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可求得待求物理量(某一物理量或某些物理量的比值).  相似文献   

10.
林彩钦 《物理教师》2003,24(10):4-35
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时,必须对定量测量各物理量所得的实验数据加以分析处理,从中找出要研究或检验的物理规律,或求出有关物理量的实验结果.处理数据的方法有多种,这里着重介绍图解法.所谓图解法就是根据已绘出的图像,用解析方法得出曲线方程,求出有关参量,如直线的斜率、截距、图线和横轴间的面积、曲线的极值等,从而求出实验所需要的某些物理量的测量值,检验物理规律.物理图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直线,如匀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和时间的变化图像是直线;电源的输出功率随路端电压的变化图  相似文献   

11.
临界是一个特殊的转换状态,是物理过程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上,系统的某些物理量达到极值.解决临界问题是中学物理中的常见题型,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的也很多.用变化的观点正确分析其运动规律是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是一门定量的科学,它通常用方程式反映物理规律而物理规律是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反映,方程式中出现的物理量最终将表现为在实验中以一定单位测出的数值.在物理教学电物理量很多,物理量的单位也是各种各样,有时同一物理规律在不同单位选择下的数值表达式也许不同.为便于应用和记忆,我们统一使用适合一切计量领域的国际单位制(国际代号为SI),在SI制中,先要选定一些物理量并规定其单位,称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为基本量其单位为基本单位,由于各物理量间存在着某些规律性,定义性的联系,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均可由基本物理量的基本…  相似文献   

13.
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而能力立意又常以问题立意为切入点.千变万化的物理命题都是根据一定的物理模型,结合某些物理关系,给出一定的条件,提出需要求的物理量的.而我们解题的过程,就是将题目隐含的物理模型还原,求结果的过程.因此,如何于实际情景中构建物理模型进而借助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则成了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探究、创新能力,放到了重要位置.在中考中,用到水的物理试题出现频率很高.题目千变万化,常有用水测某些物理量、用水探究物理规律、水的实际应用等题型.一、用水测物理量1.用水测容积  相似文献   

15.
物理图像中某些物理量的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的数值等于某些物理量的值,这给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就是利用常见的“面积”的物理意义,帮助我们分析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若对物理概念掌握不牢,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在用物理公式解题时,单纯用数学比例关系来理解物理量.数学中,若A=B/C则A与B成正比,与C成反比.而初中某些物理量则不能成这种比例关系,这些物理量是:  相似文献   

17.
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物理问题,是高考考察的物理思维方法之一."数"即为通过物理规律找到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形"即为反应几个物理量关系的函数图形,或为创设物理情境的几何图形等.数形结合法就是利用数学公式解决物理中的图形问题或利用图形解决物理中的数学问题.通过作图探寻几何关系或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两个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将物理过程"翻译"成图形,或将  相似文献   

18.
中学物理的学习过程是感知物理现象→建立物理表象→形成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应用规律),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形成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物理规律通常是用定理、定律的形式,以函数式或图像的方式,简洁、清晰地来表达和呈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物理概念是用物理量来表示的,物理量是能够定量地反映客  相似文献   

19.
描述物理现象的各物理量之间常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当其中某个物理量变化时,其他物理量也将按照物理规律发生变化,许多命题以此设计情景要求对这种变化进行分析、讨论,即物理动态问题.该类问题集中考查考生慎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是历届高考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物理动态命题能够突出考查考生综合分析、严密推  相似文献   

20.
物理图象能形象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是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纵观历年涉及物理图象问题的高考试题,有定性判断的问题,也有定量计算问题;有根据图象分析物理过程、状态及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判断求解的问题,也有根据题设物理情景和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画出相关物理图象,再分析求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