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地理高考命题越来越多地关注有关我们生存环境的、国计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环境问题是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和高考热点之一,本考点在近五年的高考中重现率为100%。【考点分析】环境问题是指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各种现象。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1.自然原因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一般是指自然灾害,包括天文灾害(如超新星爆发、陨石冲击、太阳辐射异常、电磁异暴、宇宙射线等),地质灾害(如火山爆发、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如台风…  相似文献   

2.
陈静华 《新高考》2005,(11):44-48
一、重要知识点拓展 本专题知识点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是资源问题;三是自然灾害及灾害的预防。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出现了种种资源问题,如“水荒”、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矿产枯竭、海洋环境问题等。目前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近年来,高考命题十分关注这类问题,常常通过各种题型考查学生对上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常用案例法、综合图表资料分析法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学地理中经济地理研究对象是生产力布局(区位选择)。工业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它与地理环境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工业区位选择部分的内容无疑是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也是历年高考的“必考点”,成为地理应考复习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围绕这个“必考点”,结合2008年各地高考试卷,谈谈该知识版块的复习方法,以期对考生备考有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地理单科试卷和文科综合试卷,“区位”问题的地位非常突出,几乎每套试卷均有涉及。从考试技术层面来看,“区位”类型多种多样,设问角度灵活多变,命题素材十分丰富,能有效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知识迁移、分析归纳、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命题容易达到一定的区分度等。因此,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地理高考试卷中,“区位”问题仍是考查的重点。一、考点扫描区位类型主要考点农业区位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工业区位影响工业区位…  相似文献   

5.
高考文综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旨在全面考核考生的人文知识及其基本素养。其试题在选材和设计上追求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注重运用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知识分析、阐释、评价实际问题,启发和展现辨证、鉴赏、逻辑、推断、论证等研究性思惟过程。纵观近几年高考文综试卷,可以看出,文综  相似文献   

6.
面对2005年新课程高考,如何准确掌握高考新动向、科学高效地组织地理复习备考工作,是高考成败的关键。下面根据最新的高考考试大纲,结合有关的考试信息和对近几年文科综合试卷的分析,谈一谈地理备考策略。一、深入分析试卷结构,把握高考重点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分析,发现新课程高考具有以下特点:1.强调对主干性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些知识点的再现率相当高地理考点主要集中在地图与空间定位、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工农业生产布局、人口与城市化、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所考查的知识点均能反映学科主要面貌和基本的…  相似文献   

7.
人地关系、人类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同时也是近几年高考综合试卷上的重点。环境问题常与时事热点结合在一起 ,用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应用创新能力 ,这仍将是今后高考命题的重点。1 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的规律地理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组成。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是密切联系、互相制约、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 1 ) ,明确图中各箭头的含义 ,可以弄清人类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1 .1 人类对环境的作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 ,从环境中…  相似文献   

8.
高考中灾害类问题是长效热点。从考查灾害的类型上看,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生态灾害等方面。考查的角度一般有: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分析;影响或危害;防御或治理的措施;减灾防灾意识等等。  相似文献   

9.
2000年,江苏、浙江、山西和吉林四省实行“ 3+综合”的高考考试模式,综合科目试卷分为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知识的“理科综合试卷”和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知识的“文科综合试卷”;广东省继续进行“ 3+ X”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采取了“ 3+大综合+ 1”的考试模式,其中的“大综合”试卷与江苏等四省的试卷不同,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科知识在内的试卷。 2001年,包括河南在内的 18个省市将进行“ 3+ X”高考考试科目设置的改革,其中河南、广东、上海等省市采取“ 3+大综合+ 1”的考试模式。面…  相似文献   

10.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火山、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包括洪涝、干旱、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1.
一、考点分析 【命题角度】近些年的文科综合地理部分重点比较明晰,考查的主干知识是地球运动、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人类活动与区位因素,环境问题(包括资源、能源问题和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等,而这些知识都需要建立在区域地理基础上;试卷往往以热点问题、热点区域为切入点来设计问题情境。由此可见,区域地理在高三复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方向,其中“四层”指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这一高考试题命题的价值取向。以2023年浙江省1月地理选考试卷为例,分析地理特征、地理联系、地理过程等必备知识在试题中的具体体现,以明确高考复习的核心考点与考查方式,提升地理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和地理单科试卷,基本反映了稳中有变,变中求变的命题趋向,其中,稳表现在试题上,侧重于考查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高考命题的一贯追求,它体现着考试的终极目标和  相似文献   

14.
王旭 《中国考试》2006,(11):40-41
随着对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和复习方向研究的日趋深入,我国国土整治工作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受到广大地理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时至今日,把握中国区域地理的差异与特征、揭示区域特征的内在规律、因地制宜趋利除弊、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高考地理试卷命题者和应试者们一致认同的试卷“终极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遗传”部分是近几年生命科学发展的焦点,也是生物学连年高考命题中的热点.纵观03、04、05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学单科试卷或理综试卷,都出现一定比例的遗传简答题,特别是最近两年对其知识点的考查往往以探究性实验的形式出现,这正符合《生物学考试大纲》中在能力要求方面所提出的“学生应具备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笔者根据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特点及高考考纲的要求,从多角度归纳出遗传上有关探究性实验试题的种类,并加以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 ,材料解析题在历史、政治高考试题中广泛使用 ,并得到普遍认可。最近两年来 ,这种题型也为地理学科吸纳 ,从而使地理试卷上有了新的面孔———地理材料解析题。纵观全国各地的高考地理试题、高中毕业会考题和一些地理杂志中的“试题研究” ,不难发现它的身影。如 1999年上海高考地理试卷的三、4题 ,四、6题 ,2 0 0 0年上海高考地理试卷的 2 9题、35题 ,2 0 0 0年天津市高中毕业会考地理试卷的36题等 ,都是通过引用一段或多段文字材料 ,再提出与材料相关的不同层次的问题 ,考查学生相应的地理知识和能力。地理材料解析题不仅悄悄地…  相似文献   

17.
朱慧 《新高考》2006,(10):46-47
关注地理高考研究一直是广大高三地理教师和学生教与学活动中的重要事情,因为地理高考内容和题型变化一直是地理复习迎考的风向标,研究高考也是决胜高考的捷径。2006年的江苏省地理高考试卷特点及复习对策:1.抓知识主干,不回避基础和重点试卷特点:2006年江苏省地理高考试卷中的35条题目,每道题都围绕《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主干知识进行命题,而这些主  相似文献   

18.
刘艳 《地理教育》2010,(3):37-38
近年来,地理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以地图、地理计算等能力为例,对近几年全国卷I地理部分高考命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9.
陈斌 《西藏教育》2014,(10):18-20
<正>2014年是我区高中新课改后高考的第二年,高考试卷从总体上严格遵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很好地渗透了新课改理念,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2014年地理高考试卷和2013年高考试卷相比,试卷难度降低。现就2014年高考试卷及评卷作出简要分析。一、2014年地理高考试卷分析(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2014年地理高考试题分值和2013年相同2014年地理高考试题,总分100分,在文综试卷  相似文献   

20.
灾害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要认识和探究灾害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及规律;另一方面,也要强调防灾和减灾知识的普及和落实。近几年来,高考在考查灾害中的自救能力方面有所强化。因为这部分内容可充分体现生活中的地理、实用的地理,因此,高考对此的考查广度和深度有可能进一步加大。一、考点扫描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二、考点解读1.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