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家长》2022,(2)
孩子之间的人际关系其实很简单.一个孩子想和另一个孩子一起玩,只是因为"我和他在一起玩很开心".但家长的想法往往并不简单,并不只是满足于孩子"开心",而可能是根据家长的喜好要求孩子"跟学习好的孩子做朋友""向朋友学习,取长补短",等等,这会让孩子在人际交往时,不能单纯地享受友谊和交往的快乐,可能让孩子产生很多矛盾和困惑....  相似文献   

2.
厚厚的一本书中,每一页都有朋友再熟悉不过的字迹。朋友当年家里非常拮据,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是个钳工。工资微薄,每月很少能有节余。朋友的生日到了,他害怕母亲在这天会因为没有能力为孩子过一个美好的生日,而感到伤心和愧疚;所以那天他很晚才回到家中。原以为母亲已经睡了,谁知母亲仍在灯下织  相似文献   

3.
王志 《宁夏教育》2007,(10):77-77
检查自己干涉的初衷。在你出手干涉孩子与他的朋友交往之前,先问问自己不喜欢那个孩子的理由。是因为这个孩子真的给你的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还是他喜欢冷嘲热讽,还是他喜欢玩危险的游戏?不管你因为什么干涉孩子的交往圈子,你毫无道理的横加干涉只会让他在与人相处时变得不自在,因为他对你限制她的理由并不是心服口服。你的偏见还会导致孩子在今后的社交生活中不知所措。[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天,我和一个朋友聊天。我们都是当妈的人,很自然地就聊到了孩子。她说到自己,对于孩子太过小心,甚至心理非常脆弱。有一回,因为孩子犯了点小错,被老师叫到学校,回来的路上就忍不住哭了起来,对孩子又气又疼,气他犯错,疼他受委屈,然后越想心里越内疚越难受。朋友是个很会表达的人,  相似文献   

5.
缺蹄的小羊     
他是一个9岁的小男孩。毫无疑问,他和其他孩子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他更漂亮,更聪明一些。但他自己并不知道这些,这一切只因为一个不幸:他左手的小手指比别人少了半截,那是他很小的时候一次意外的结果。事实上,从小到大,并没有人嘲笑他的不幸。他的父母时时关爱着他,每当他到一个新集体中,他们总是预先通知老师他们的孩子那与众不同的地方,并请求老师的关照,务必使他们的孩子不要因为这点而受到伤害。从小到大,他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以及朋友都做得非常好。比方说,体育课的时候,高大健壮的体育老师会严厉地命令每个孩子必须在单杠上做至少五个引…  相似文献   

6.
分享的喜悦     
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现在要我们的孩子把他最喜欢的一个玩具借给朋友一天的话,孩子会有什么反应?我想大部分的孩子一定会表达不满,就算答应也不是心甘情愿的,相信很少有孩子是以快乐的心情接受的。也许很多人认为,因为是孩子,所以自己的东西不想给别人,  相似文献   

7.
他是个单亲爸爸,独自抚养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每当孩子和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传来阵阵悲凉的低鸣。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门。一路上担心着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老是放不下。  相似文献   

8.
朋友说孩子最近有"社交恐惧",不知如何是好. 原来,他女儿晚上总和邻居几个伙伴在院子里玩,看上去很开心.但有天回家后,她悄悄告诉妈妈,其实她经常不高兴,因为小伙伴总让她干这干那,越来越不想跟他们玩了. 孩子之间经常会出现矛盾:肢体冲突、抢占玩具、拒绝合作、争夺输赢……其实,这是因为自我意识开始悄悄萌芽了.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能每天关注、鼓励孩子课外阅读,相信他会爱上书的,他会和书交上朋友的。一个和书交上朋友的孩子,谁还担心他学习不好呢?!一名普通小学语文教师的呼吁  相似文献   

10.
一缕飘香 《家长》2014,(5):20-22
正今年"五一"回老家见了一位朋友,我们约了几个人一起吃饭,闲聊孩子的时候,她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没有教过孩子的事情,孩子犯了错,不要责备他。"这位朋友的孩子因为听力方面有障碍,他的成长面临更多的挑战。一般孩子自然而然能学会  相似文献   

11.
刘萍 《宁夏教育》2006,(1):69-69
1、使孩子软弱无能。父母溺爱孩子,任何事情都帮孩子去做的话,就会使孩子软弱无能。同时,通过帮孩子做事情,父母也向孩子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我这样做是为你好,因为我对你不放心。如果孩子一直接受这样的生活观念,对他的心灵成长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反而会使孩子的自我价值观越来越弱.他也不可能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坚强。而且,这些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也非常弱,因为父母为他解决了一切阻碍他成功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前几日,偶遇许久不联系的两个朋友.他们夫妇现在都已是复旦大学的副教授,寒暄之后,我们谈到了普天之下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谈及此话题,两位朋友无不羡慕我有一个成绩优秀又听话懂事的儿子,而他们自己的儿子却让他们非常头疼。对此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前几年我曾见过他们的儿子.那是一个很聪明可爱的孩子.在班上总是考前三名,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很多古诗词.并掌握了许多英文单词,他是一个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孩子……在我看来.这样的孩子理所当然是家长的骄傲、教师的宠儿.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居然会为这个孩子的教育而担心。  相似文献   

13.
前几日,偶遇许久不联系的两个朋友.他们夫妇现在都已是复旦大学的副教授,寒暄之后,我们谈到了普天之下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谈及此话题,两位朋友无不羡慕我有一个成绩优秀又听话懂事的儿子,而他们自己的儿子却让他们非常头疼。对此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前几年我曾见过他们的儿子.那是一个很聪明可爱的孩子.在班上总是考前三名,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很多古诗词.并掌握了许多英文单词,他是一个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孩子……在我看来.这样的孩子理所当然是家长的骄傲、教师的宠儿.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居然会为这个孩子的教育而担心。  相似文献   

14.
六岁的玛雅是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她对我说:"陌生人就是你永远也不要和他说话的人,因为他会伤害你,除非他是很善良的陌生人。"我问她:"你怎么知道他很善良呢?"玛雅解释说:"如果他会微笑,那就是了。"  相似文献   

15.
聚会时朋友带孩子前来。朋友悄悄跟我发牢骚,说孩子学习不错,却经常因为上课时小动作太多、纪律散漫被老师批评.据老师所说“就像凳子上有刺,老是坐不住。”我转头看看孩子。他正在旁边一桌安静地看书。坐得很稳当。朋友解释:“看书时他倒是能安静地坐好长时间。”  相似文献   

16.
我一直没有原谅彼得·潘,因为我从来都没有恨过他。我想,我是爱他的。 他会飞 他让我想起一个头发软软,在阳光下泛起微黄的很落拓的孩子,有一双酷似Nicolas Cage的眼睛,充满任性和忧郁。他是一个孩子,永远也不想长大的孩子,生活在永无岛上,有他的朋友和敌人。彼得会从容地施舍自己的仁慈和接受别人的报答。他真的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伤害着每一个爱他的人,尽管他不想长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爱。  相似文献   

17.
开朗乐观既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性格。美国的儿童教育专家提出了如下合理化建议: 1.不要对孩子“控制”过严。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如2岁的孩子允许他选择午餐吃什么;3岁的孩子允许他选择上街时穿什么衣服;4岁的孩子允许他选择假日去什么地方玩,等等。只有从小就享有“民主”的孩子,才会感到快乐自立。2.鼓励孩子多交朋友。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为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而孤独痛苦。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应多交一些性格开朗、乐观的同龄朋友。  相似文献   

18.
合作交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一个知道学习需要合作的孩子往往是幸运的孩子,他会因此而找到从事探究的有效的合作伙伴;一个善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能干的孩子,因为他会因此而获得高效的学习效率;一个乐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成功的孩子,他会因此而成功地融入社会,迈向成功。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别把"回家反省"当成摇钱树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他的孩子由于犯了点小错误而"回家反省"了一天。他怕孩子继续停课反省,跟不上功课,因为我认识那个班主任,就让我跟班主任通融通融,结果班主任没有给我"面子"。孩子的  相似文献   

20.
有些做父母的一辈子为孩子操心,到头来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无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说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1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当他长大以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万事皆备于我。2当他口出狂言时,尽管讥笑他。这样,他的词汇就越来越不成体统,说出话来会把人气死。3避免批评孩子,免得孩子觉得内疚。这样,将来他出去偷东西,或者因为其他犯罪而被逮捕的时候,就会感到全世界都与他作对,他反倒成了受害者。4把他随手乱丢的东西收拾好,千万不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免得他累着。这样/长大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