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业的发展受到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政治格局与意识形态的斗争、文化传播的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上的相关法规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和交互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传播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出版业的发展也呈现国际化的趋势,对推动多元文化和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严小希 《出版经济》2004,(12):64-66
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在努力建设经济强省的同时,把文化发展战略作为广东增创新优势的基础性战略,保证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文化大省,与经济大省、经济强省一样,同样应以文化的对外开放程度作为衡量的重要指标.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的发展和物质产品的出口成绩斐然,无愧于经济强省的称号.然而,广东的文化对外开放和文化产品出口水平由于受到诸多局限,显得与当今的经济对外开放水平很不相称.参考广东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除了必须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外,通过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出口水平,通过国际市场的磨练,增强广东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是发展壮大广东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随着我国加入WTO越来越走近我们.经济全球化并不只是孤立地关涉经济问题,民族经济所能够代表的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历史的特殊性及其社会进程是全方位的,是相互胶着、熔融的.经济的发展变化推动和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变化.经济全球化预示着世界范围的经济协同发展,同时也预示着多样化的电视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碰撞、吸收与交融.从单纯保护本土民族文化特色的角度讲,我们所面临的将是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文化功能支撑着图书馆的存在与发展.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论断.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日益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突飞猛进,但是在文化的软实力上,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文化实力激烈竞争的大背景情况下,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决策,明确提出要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档案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作为承担着历史文化保护、传播、开发重任的档案部门,推动档案文化的繁荣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6.
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提高企业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附加值,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手段和追求的目标,经济竞争正在悄悄演变为更隐蔽的文化建设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的确如此,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每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进入21世纪,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与经济、政治等因素的融合进一步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经济活动作为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常常能多方面的体现文化传统,与文化密切相关.因而,经济报道在某种程度上看,要考虑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或者说要从文化的角度看待经济现象.文化内涵决定了经济报道的丰富性,文化因素以它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变革.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将面临更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文化力"的内核已注入到经济结构中,这促使传媒人员要用全球意识去报道微观经济,其中除了从生产、管理、技术等视角人手外,也可以从文化视角人手报道,以拓展经济报道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我国唐代经济文化繁荣,中日交往密切.唐代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繁荣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日本古代文明的建立与进步.着重从政治、语言文字、教育、史学等方面对此进行了回顾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出版产业中的编辑活动和编辑人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出版具有文化和经济两重属性,这种两重性既反映在公益性出版事业中,也反映在经营性出版产业中.出版产业中编辑活动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基础功能仍然是文化功能,它的商业功能是通过文化功能实现的.出版产业中的编辑人员仍然扮演着文化人的角色,承担的首先是传承文化、建设文化的社会职责,同时要履行经济职责,为争取经济实力和发展出版产业服务.由于文化与经济双重职责的要求,编辑观念和编辑活动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编辑人员要争取出版产业在文化与经济两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企业的一切活动时刻与文化相伴,经济竞争渐渐变为更加隐蔽的文化建设竞争.企业档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企业发展的真实记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源泉和动力.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全体员工共同认可并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2.
城市宣传片的诞生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加剧有着密切关联.一个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传承、城市文明的新风以及旅游资源都会在影像中展现出来,城市宣传片已经成为记录城市成长、展现城市发展成果的重要传播方式.文章介绍了宣传片中的文化元素,并对文化元素的表现手法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不同的关系,着眼于不同的角度,"文化"概念具有不同的内涵.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文化"概念所着眼的是建立在一定经济、政治基础之上,反映这种经济、政治状况的精神性的观念系统.因而,文化通常被认为是人类各种举止行为的背后的驱动力,而且文化这一概念往往被视为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解释语.  相似文献   

14.
有关文化、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纷繁复杂.世界各国对文化、文化产业的理解、统计以及发展政策制定方面,在共同的基础上存在着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从最初的文化工业哲学概念逐渐演变为一个偏重于经济学色彩的中性词汇.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现实性 1.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的转型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是顺势而为、与时俱进的举措.伴随着西方发达工业经济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物质消费需求整体过剩,众多城市在经历了兴盛期以及生态资源被工业化过度开发后,面临重新振兴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化体制改革是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综合国力竞争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继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绩后,又一场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改革事业.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不断加大改革力度,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导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河南省也不断加大措施,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并在省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推进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实现中原崛起的发展战略.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走过的发展道路.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与产业的高速发展与转型,"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带来了文化存在形态、结构和格局的重大变化,也导致了文化的商品化和消费化,使传统的文化观念、文化存在形态、接受方式及整体格局发生了质的变革.视觉传达设计所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种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视娱乐的产业动力与文化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的是电视娱乐产业化的深层动因,以及它的高速发展带给我们无法回避的关于中国电视社会责任的思索. 市场逻辑中的娱乐化电视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动机上升为文化行为的主导动机"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导思想支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商业文化的生长、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合法性.艺术和文化成为了一种"文化工业"."文化生产与经济生产日益结合,文化商品化了,商品也文化化了." ②  相似文献   

18.
中西对外图书贸易不均衡发展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图书贸易作为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的组成部分,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意义,在出版业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居于重要的位置.对外图书贸易事业,由于其在世界出版业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于国家、民族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为许多国家政府所重视.  相似文献   

19.
张坤 《今传媒》2017,25(10)
创意经济,是以创造力,技能和天赋作为企业发展动力,旨在知识产权的开发和潜在财富挖掘.文化创意产业,在传统文化行业意义上进行创新,融入人们的创造力和灵感.对于文化创意行业的在我国的发展来看,它已经迅速地深层次的融入到各个行业里,文化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经济发展中文创产业与互联网关联,新机遇在诞生.文化创意产业的引入和发展,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经济和城市的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我们未来会看到它将作为除第一、二产业外,作为新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圈层文化的特性与传播渠道的选择 圈层结构理论,最早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 "圈层理论"包括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类现象的解释与指导.城市是圈层的中心,每个城市都有一定的辐射范围.以主城区为中心,最近的外围是城乡结合部,再向外扩散便是广大农村.既然是"圈",便意味着外围的向心力.因此,农村圈层的文化发展并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在以主流的城市文化为圆心,不断地增加发展中的向心力,形成宏观上的有各自特点的凝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