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南方周末>自从创办以来,已历二十余载,至今仍然是报界的旗帜."精神缘为纽带的严肃报纸"的追求,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融入<南方周末>的新闻实践中,本文从<南方周末>的崛起背景,创办者的初衷,以及其独特的人文视角来论述该媒体的"精神缘"追求.  相似文献   

2.
从揭露者到建设者:《南方周末》的角色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84年创刊开始,<南方周末>就一直在改变自己.2007年4月,<南方周末>再次转型,提出了新的口号:"在这里,读懂中国".与以前相比,转型后的<南方周末>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笔者从头版头条的角度对转型前后的<南方周末>进行了比较,试图通过文本分析来窥探新时期<南方周末>的报道特色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2007年9月24日<报刊文摘>转载了<一学者与剽窃者的十年较量>.文中说"冯佐哲的书桌上,堆着一撂有关清朝大贪官和砷的书籍,近半人高,书名各异……"此处"一撂"应为"一摞".  相似文献   

4.
2010年7月25日,<华西都市报>在第5版刊登<都江堰市政府副秘书长驾车撞人>一稿.这篇稿件为<华西都市报>采写的独家新闻,见报当天就几乎被全国所有新闻网站转载,数十家电视媒体跟进报道,网络评论两天内超过4万条.当天傍晚,都江堰市政府以新闻通稿的形式正面回应本报报道:这位市政府副秘书长已被正式批捕,并承诺继续追查"公车私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南方周末>创刊于1984年2月11日,和当时很多综合性周报一样,<南方周末>也是从文化娱乐起步的,之后逐渐转向时政新闻.20年磨砺后,它已经形成新闻、文化、经济等几大板块的办报格局.最早<南方周末>是一份对开四版、发行量只有7000份的报纸.时至今日,<南方周末>已经成为了一个对开32版,发行量突破1300万份的大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方周末>开创了一个新闻周报的巅峰时代.作为一份成功的报纸它肯定会有很多的独到之处,在<南方周末宣言>中他们就归结出了"新闻以独家为主,时评以纵深见长,副刊则佳作迭现"这三个特点.本文从编排形式和内容特色上试析<南方周末>头版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自<南方周末>(以下简称<南周>)刊登<汪晖〈反抗绝望〉的学术问题>一文后,关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教授涉嫌学术抄袭一事被媒介炒得沸沸扬扬.本文试图通过对<南周>关于该事件的议程设置及其"编者按"进行分析,来考察<南周>在这一报道中的立场和角色扮演,并呼唤对媒介公共性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13日,<南方周末>在头版位置对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直选事件做了题为<学生会主席直选全记录>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对该报道真实性的质疑.本文通过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和叙事学理论分析该报道,揭示其本质只是在议程设置下的"小题大作".  相似文献   

8.
<唐山大地震>公映以来,票房一路高歌猛进,5天突破两亿(据<京华时报>).导演冯小刚最近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每次要拍一部电影,他都和朋友们在饭桌上讨论,开始是讲一个大概,后来越说越具体.  相似文献   

9.
学者论及国内新闻专业主义的代表时, <南方周末>与<财经>是必定会提及的.然而<南方周末>堕落说言犹在耳,最近其刊登的<自杀女研究生杨元元:她的路为何越走越窄>再惹争议, <南方周末>是否专业的议题再度被提及.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两称"<21>")现在已成为一张每周发行5期的日报,但在报纸定位上仍强调深度报道.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21>以深度报道起家,其渊源可以追朔到<南方周末>,"遗传基因"决定了这张报纸不可能主发那些消息类的新闻;二是,报社的决策层意识到,作为一张传统的报纸,在速度上无论如何没办法同网络竞争,但读者手拿一张报纸阅读深度报道的愉悦感却是纸媒体的优势之一.  相似文献   

11.
2009年5月20日的<南方都市报>A12~13版刊发的深度报道<女服务员与招商官员的致命邂逅>,引发了许多读者的质疑和不满.该报道被网络媒体转载后,许多网友也对采写本报道的记者乃至<南方都市报>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不少网友认为这是一篇"黄色新闻",甚至是一篇小说.一篇深度报道,为何会引发读者和网友如此激烈的反应?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深度报道的写作过度文学化.  相似文献   

12.
1.<准记者培训教程> <南方周末>有什么秘密武器?一群资深编辑和记者向暨南大学的准记者们露了几招.读这本书,我和这些学生一起学.在<南方周末>做编辑的朋友蔡军剑,把他们南方报系的前任领导范以锦组织的"暨大准记者训练营"中采编精英的演讲内容编成了这本书.  相似文献   

13.
南方周末报系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三个子报系之一,报系以<南方周末>为核心,包括和<南方人物周刊>两本杂志、i南方周末网站.随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南方周末报系也因应形势积极在探索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1985年5月,素以消息灵通著称<华盛顿明星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一条爆炸性新闻:本报以重金从中国大陆购得"江青日记"手迹数本,经多方专家鉴定,确属真迹无疑.现发表该日记一页真迹照片,共计376字.  相似文献   

15.
北京某报某日在1版刊出了引题为<本报专访康奈尔大学首位中国大陆籍校董>,主题为<当选校董归功中国式思维>的图片新闻.  相似文献   

16.
两年前曾经轰动一时的"纸馅包子"假新闻虽然远去,但类似的假新闻并未在网络消失,依然在误导受众. 2008年7月31日,<新快报>国际新闻版转载了"韩国历史教授有此研究成果:孙中山又成了韩国人".经核查,此文系责任编辑把关不严,未经核实从互联网转载刊发,是一种典型的假新闻.  相似文献   

17.
这里本无事,媒体自造之 6月5日出版的<南方周末>上赫然有一大标题<揭开事实的真相:"李希光事件"始末调查>,让人猛地一愣,李希光出事了,啥事?仔细看去,却原来是他一年多以前在广州电视台做的一期访谈节目中关于网络实名的说法又被人拾掇出来发在网上,引起了网友们较大的反响,<南方周末>的一见习记者借此发挥了一下,结果就成了耸人听闻的"事件"了.  相似文献   

18.
<京报>是新文化运动期间和五四运动期间一家著名的大报,由邵飘萍于1918年10月5日在北京创刊,并自任社长.<京报>的创办,是为"供改良我国新闻事业之试验,为社会发表意见之机关".邵飘萍在其发刊词<本报因何而出世乎>中说:"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所为作也".  相似文献   

19.
左雁君 《青年记者》2008,(12):74-75
从今年1月31日至2月28日,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南方周末>通过对新闻资源的组合与策划,对"雪灾"作了一系列报道:<雪压中国>,<让历史记住这一"年">、<雪问中国>和<雪立中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理性,正义、良知、爱心,使得万众一心抗雪灾的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闻记者>2008年第8期刊登了唐远清<从汶川地震后"母爱短信,,的报道看媒体的转载核实责任>一文,提出转载媒体要承担与首发媒体同样的核实责任,如果转载了虚假新闻应当承担与原发媒体同样的责任.之后,该作者在<新闻记者>2009年第2期发表的<对新闻打假者的困惑的辨析与反思>一文(以下简称"唐文")中,再次强调了这一观点,并将自己坚持这一观点的理由"归结到一点":媒体的天职就是"报道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