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素数 在自然数中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1除外)称为素数(又叫质数).如:2、3、5、7、11、13、17……等.2.合数 在自然数中,一个数除了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它数整除,这个数称为合数,如:4、6、9、12等.3.黑洞数 一种“排序求差”运算,屡次进行后最终所得的结果.所谓“排序求差”即将一个数的各位从大到小排列,所得数减去从小到大排列的数.例如:1341,排序求差,即4311-1134=3177;再排序求差:7731-1137=6354;6543-3456=3087;  相似文献   

2.
稳操胜券     
做游戏是同学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特别是做数学游戏,不仅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开发智力,提高创新求异思维能力.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几则妙趣横生的游戏. “抢一百”是我国民间流传很广泛的儿童游戏,其玩法极为简单,两个人从1开始轮流报数,每人每次至少报一个数,最多可以报5个连续的数,最后谁报了1 00,便是谁获胜.在这个游戏中,先报数的人只要把握好契机就一定能够获胜!同学们,你知道如何把握住这个契机吗?  相似文献   

3.
徐娜 《青年教师》2004,(10):23-2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据此,我在对幼儿进行“数”概念的教学中,设计了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逛超市”,并使其在有序化、系列化的活动中亲身经历数的形成过程,从而增强幼儿“数”的概念,初步探索“数”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论课堂教学中学生差异发展的内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发展过程包括4个基本环节,即“形成活动意向”“参与课堂活动”“实现意义建构”和“获得个体体验”.其中,个体的“主动参与”和“交往互动”是决定个体差异发展的外显活动,“选择性输入”和“投射式解读”则是导致个体走向差异发展的内在根源.在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不同的个体都可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并最终导致个体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1”与“0”的启示》这一课,教材提供了“财富”、“智慧”、“健康”、“友谊”、“知识”5个词汇,要求学生就“你认为谁最重要”进行排序,旨在通过这一游戏活动让学生理解健康的重要性。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拥有健康才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健康,智慧、财富等都会失去意义。我事先设计的教学思路,是在游戏结束后,  相似文献   

6.
<正>[我的问题]程胜君(杭州市长寿桥小学):音乐“编创与活动”中的“编创”有的是即兴表演,有的是有明确学习要求的音乐编创。学生的即兴表演是否需要教师有所指导?教学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名师解答]中小学音乐教学“编创与活动”中的“编创”包括即兴表演活动和简单音乐的编创。简单的音乐编创是指需进行一定的音乐创作构思,并运用一定的创作技法和手段进行的音乐创作活动。  相似文献   

7.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应用题,是简单应用题中比较难于理解的一类题.难点在于对“倍”概念的理解.甲数是乙数的几倍,实际上是甲数与乙数之比,学习“倍”概念对以后学习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十分有用.考虑到儿童的思维特点,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模仿教师的演示,摆学具,让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较好地帮助他们理解了“倍”概念.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 在一次参观家乡标志性建筑水南塔的活动中,我班幼儿对塔的结构特征.尤其是对7层塔身从上到下星现从小到大逐步变化的排序特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园后,基于幼儿的兴趣点生成了此次活动.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关注周同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在探索中建构初步的数概念,体验有趣的数学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所谓排序,就是将一个杂乱无序的数据集合,照按一定的规律,将其各元素顺次排列起来.在计算机的应用中,排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运算,无论在数值计算或非数值计算问题中,都要广泛用到排序运算.排序为以后在集合中寻找某元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是计算机数据处理的一项重要活动.因此,采用好的排序算法,编制高质量的排序程序,对于提高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证明排序原理,给出排序原理这个简单排序模型的有效算法,并举例说明该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和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由于幼儿年龄小,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就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要求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感兴趣呢?我们将以“游戏精神”为主轴,将活泼生动的生活经验与社会情境融入数学的学习中;以生活化的取材和活泼生动的编排将生活经验与社会情境,融入数学的学习中;以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启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思考力.  相似文献   

12.
一、猜数活动 内容:“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活动课结构设计与评析。 设计意图:该内容简单易懂,若采用传统的传授方式,学生常常觉得乏味,不耐烦。采用了猜数活动,则是“阴”转“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速算开立方     
数学兴趣小组组长小发宣布这次活动的主题是“速算开立方”.小丽心直口快,抢先发问:“怎样速算开立方呢?”小发笑了笑说:“别忙!咱们先玩个游戏.你们随意想个两位数,各人想各人的.先把这个两位数三次方,然后把结果告诉我,我立即能说出这个数的立方根.”小琳生性活泼,最爱“闹事”,现在机会来了,她由“国际劳动妇女节”想到了38,接着计算38×38×38,抢先报出了结果:54872.不料,还没过一秒钟,小发已报出这个数的立方根为38.小琳证实这个答案是对的.大家又惊讶又钦佩.此时,小顺已算好61×61×61,抢先报出了结果:226981.小发随即报出这个数的立…  相似文献   

14.
“a和b组成互质数,a、b两数一定是质数( )”。这是我县一次期末统考五年级数学试卷中的一道判断题。某校五甲班绝大部分学生都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而失了分。导致学生这种错误的发生,除了学生审题时粗心,没有注意“一定”在题中起的错误导向,并忽视了a、b只是字母而不能代表任何一个具体数这个  相似文献   

15.
我校二年级(5)班(学生未作任何挑选)在教学倍数关系应用题时作了改革的尝试,从整体着眼,组织教材,改进教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实验动机和构思倍数关系简单应用题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三种,它们之间有着内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涉及两个同类量之间倍数关系的题目很多,它们以多种形式出现,如整数中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分数中的“求—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还有比和比例问题等。它们都是反映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在教过上述内容后,教师不  相似文献   

17.
本就声乐活动中欧洲声乐理论中的呼吸和气息、中国传统化中的呼吸和气息、声乐活动中呼吸和气息的涵义以及如何获得好的歌唱气息支持进行了简单阐述,从而明晰声乐活动中的“呼吸”和“气息”.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中的部分易混淆概念.1 近似值,近似数,精确度“近似值”接近准确值的数值(比准确值略多一些或少一些).在实际计算上经常使用,它分为过剩近似值和不足近似值.“近似值”一个数和原来实际的数很接近的,这个数叫做近似数.例如一所学校约有900人这个900人是近似数.“精确度”表示近似值近似的程度.例如精确到0.01是要求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从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  相似文献   

19.
张彩英 《教师》2015,(6):41
“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就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作了明确的界定,它凸显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生活性、趣味性、操作性、实用性的特点.研究表明:幼儿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自主地建构数概念.那怎样的材料才能让幼儿与之互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20.
(关于活动内容的选择和活动设计的方法,在《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活动教学法》一文中已详细介绍过,这里从略) 第一阶段:简单的分类和排序幼儿学习分类和排序,逐步形成类和序的概念,这是自然数概念的基础。从心理学上来说,它们是数概念形成的逻辑准备;从数学上来说,它们是建立初步集合概念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