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形态,可追溯到200多年前,但它能形成一股势力却是本世纪60年代的事。后现代主义小说不是空穴来风,它的生长有它的特定土壤和环境。它既继承又超越现代主义小说。这种超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放弃统一的主体观;抛弃对终极意义的追求;坚持现实是虚构物;谋求与大众文化的合流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现代主义成人教育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成人教育理论进行比较与反思的基础上,认为成人教育应该走一条"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道路.笔者仅就成人教育知识观问题作一些宏观诠释,以超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成人教育知识观.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思潮,以其批判性、丰富性、复杂性等特点冲击着人类研究的各个领域。作为一种新兴思潮,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源于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德里达、福柯、利奥塔;德国的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美国的奎因、罗蒂、杰姆逊等人。后现代主义的矛头直指现代主义的痼疾,其意义在于对现代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等进行反思和重构。20世纪90年代后,后现代主义开始对教育领域发起冲击,他们运用后现代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对现代主义视域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话语权和话语方式、教育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70年代,后现代主义哲学开始登上西方思想文化的舞台,它的产生是哲学自身内部矛盾运动的产物,现代主义哲学内在的理论危机以及它的泛滥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是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的主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现代主义哲学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反思与批判。后现代主义哲学流派众多,理论纷呈,成果颇丰,形成了一种多元的文化景观,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晖 《文教资料》2009,(32):94-95
艺术是人类最切近世界的行为。在人的生存中.只有艺术才能最鲜明地体现出世界各关系中的境域。后现代主义设计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就是受到后现代艺术的点拔。它的发展是一种艺术化的过程.以艺术化为突破现代主义设计框架的方式.其本质就是艺术化的生存.本文从现代主义的设计思维方式和后现代主义设计遵循的艺术思想.以及设计的艺术化过程等角度切入,分析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艺术化过程.探讨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艺术化本质。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源起于对现代主义的反思.作为现代主义在课程领域的体现,泰勒原理必然遭遇来自后现代主义的诘难.主要表现为“目标是预设的吗”、“知识是外在于学生的吗”、“教师是外在权威吗”、“评价只涉及目标实现程度吗”以及“教学过程是线性的吗”五个方面.从理论层面出发,对以实践为导向的泰勒原理进行质疑与批判有失公允,应辩证看待后现代主义对泰勒原理的诘难,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融中发展泰勒原理.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艺术变化多端,复杂曲折,对现代主义艺术形式持嘲讽的态度,它和现代主义艺术有着巨大的本质的区别.比起现代主义的"让艺术独立",后现代主义艺术更务实,更讲究实际,更关注社会,甚至可以把艺术活动变成公益活动。以杜尚为鼻祖的后现代主义艺术也是不能被归纳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真正自由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是无法用"归纳概括"这样的与自由本质相悖离的方式覆盖的,就如杜尚是不能归纳的杜尚.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的教育1.后现代主义的目的观后现代主义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对以理性教育为基础的教育目的进行了激烈地抨击。在他们看来,由于现代主义对理性、集体、制度和秩序的强调,教育目的是把个人塑造成现代性工程的零部件,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时空观是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石,后现代主义思想家通过对传统时空观的批判建立了后现代主义的时空观,并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性的社会治理模式进行批判.本文尝试以后现代主义的时空观为方法论基础,探讨后现代主义社会治理观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10.
以科学和理性为标示的现代主义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由于其弊病的不断显现,也遭受到脱胎于其自身的后现代主义的无情批判.基于对现代性的态度的异同,后现代主义内部出现了解构性后现代主义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两种面向.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通过对现代性的解构和超越,完成了从"机器"到"花园",从"他人是地狱"到"关系中的自我",从"同质"到"异质"、"多元"的观念转换,使其自身具有了内在生成力和积极的建设性,彰显出丰厚的现实维度.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入手,在论述了其出现的理论及历史和文化背景后,进一步概括了"黑色幽默"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元小说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戏仿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以及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创作的不确定性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继承的同时也有颠覆性地反叛.在<奥兰多>中,伍尔夫前瞻性地结合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在体裁和内容方面展现了一个多元的艺术框架.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的教育1.后现代主义的目的观后现代主义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对以理性教育为基础的教育目的进行了激烈地抨击。在他们看来,由于现代主义对理性、集体、制度和秩序的强调,教育目的是把个人塑造成现代性工程的零部件,其结果必然是忽  相似文献   

14.
赵刚 《文教资料》2008,(21):48-49
电影自诞生起便与静态视觉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参与了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时期人类的各种文化思潮.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先锋派电影与绘画的关系来探讨静态视觉艺术对早期电影的影响,以及当代静态视觉艺术对电影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它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儒学传统,儒家传统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要研究、借鉴、吸收后现代主义合理方面并重新建构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基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我国高校课程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敏华 《文教资料》2010,(27):156-157
以后现代主义思潮为理论渊源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一种多元化的课程观。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打破现代主义课程观对学生的束缚.力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简介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课程标准,并就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方面,应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观点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现代主义成人教育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成人教育理论进行比较与反思的基础上,认为成人教育应该走一条“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道路。笔者仅就成人教育知识观问题作一些宏观诠释,以超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成人教育知识观。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它以一种全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观察世界,在于向一切人类迄今为止所认为终究至极的东西进行挑战,它是20世纪重要的学术思潮,针对现代主义的不足,站在关注人类幸福和命运的立场上,对现代主义提出了批判和重构,其关注人类情感,尊重个体,提倡多元化,反本质,反传统的主张在当代世界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戏剧是戏剧发展史特殊时期的文化产物。在这一时期的戏剧理念和表演模式中都深深地打上了后现代主义的烙印.且深受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而后现代主义戏剧这一具体的艺术形式是如何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发展成熟起来,又是如何从后现代主义身上汲取养分的,值得深思。本文对后现代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戏剧间的通性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0.
在后现代主义问题上,伊格尔顿继承了杰姆逊诸多观点,但是两人仍然存在较多的理论差异,他们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不同应用以及不同的政治立场。杰姆逊和伊格尔顿分别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切入后现代主义的起因,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创造性应用,也是对利奥塔从科学角度论后现代主义思路的突破。对后现代主义起因的不同认识是杰姆逊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理论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分歧,它决定了两者在对待后现代主义的主体特征、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政治前途等问题上的认识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