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李雄军 《生物学教学》2005,30(12):27-28
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生物学》教材第一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节教材,介绍了植物的根适应吸收水分的特点;植物运输水分、有机物的途径以及导管与筛管的作用。并安排了根毛的观察、水分在茎内导管中运输的观察两个演示实验。由于大多内容属于微观水平,学生又缺乏相关知识的储备,为了让学生真正感知、深刻理解,将本节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2.
初中植物学(第一册上)中阐明:植物根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而根的吸收作用则决定于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根毛是植物适应周围生存环境,特别是适应陆地土壤水分状况条件下,在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构造,集中生长在根尖的根毛区。“根毛是报端根毛区表皮细胞的外壁向外突起而形成的细毛(单细胞毛入”“每个根毛由一个细胞形成,细胞壁薄、质少、核小、液泡大;根毛寿命一般10~20天。”根毛的数量很多,如玉米每平方毫米的根毛区有根毛425根、豌豆有230根。如此众多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植物根部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相似文献   

3.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是新华师大版八年级上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植物根毛是怎样吸收水分的,教材中安排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过程如下:将两块大小和质量都相同的条状萝卜分别放入20%Na Cl水溶液和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比较两个萝卜条的质量和形状,通过质量的变化和形状软硬的变化来帮助学生认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然而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该实验存在以下不足:  相似文献   

4.
在对《根适应于吸水的特点》一节内容中的“根毛的观察与思考”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一般选用小麦或水稻种子培养后的幼根作实验材料,因其根毛完整、直立、清晰且数量多,是观察根毛的极好材料。但想要以此进一步证明幼根上的大量根毛对吸收水分的意义,教学效果并不是最佳的。一、发现问题1.若用一枚幼根,几乎没有实验效果。2.若用多枚幼根,实验效果也不明显,而且不足以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物(必修)“水分代谢”这一节,是第二章“生物新陈代谢”中的第一节。学生在学完了第一章“细胞”后,进入难度加大的第二章学习。因此,学好这第一节,对学生增强信心,学好后面的生物学知识其重要意义。 在讲授这一节时应注意下列一些问题: 一、讲清水分代谢、植物吸水与细胞吸水的层次关系及其不同特征 水分代谢是指绿色植物在生命活动中对水分的吸收、运输、散失的全过程。植物吸水是绿色植物水分代谢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牵涉到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根)及其最活跃的部位(根毛区的表皮细胞)等,而实现植物吸水,首先要靠细胞吸水。与细胞吸水有关的是吸水的方式及其原理。不同的细胞,吸水的方式不同。不具大的液泡的细胞(干种子细胞,根尖  相似文献   

6.
渗透作用演示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渗透吸水是植物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那么,如何理解渗透作用原理便成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的重点。在教学中,通过实验演示来突破重点,可以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复习课为例,展示了复习课应该具备的环节和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方法,本节课主要以基于实验分析和问题讨论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为课堂主题,较好地达成了复习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对高中《生物》教材“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进行课堂设计时,教材上只有观察渗透作用传统演示实验,为了让学生对“水分的渗透作用”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有感性认识,拟引导学生再设计两个探究实验。第一个实验是这样设计的:取两块体积大小一样的萝卜块,分别放在装有等量的清水和30%蔗糖溶液的两个烧杯中;第二个实验是教材上的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第一个探究实验的设计是自行增加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印象。这节课学生一定很感兴趣。因为要做实验,这节课安排在实验室上。学生看到那么多的实验器材非常兴奋。  相似文献   

9.
《植物怎样“喝水”》(四册第十五课)《植物怎样“喝水》这课,专门研究植物的水分代谢,它分三个过程:根系吸收水分,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水分的排出。本课正是按照这三个过程来研究植物和水分的关系的。教材的第一部分讲述小林发现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的科学方法。先是根据植物需要水却没有口的现象提出问题:植物是怎样“喝水”的?再根据水浇在土壤里的现象提出假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旧课 同学们,在第八课我们学习了植物根的知识,在第十课我们又学习了植物叶的知识。请大家回顾一下,根有什么作用?叶又有什么作用?(在黑板正中两侧分别画出根、叶) 一学生板书:吸收水分 制造养料 (点评:迁移引入开启了学生的记忆,已经掌握的知识将对于新的知识发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这节课我们  相似文献   

11.
杨振峰 《生物学教学》2008,33(11):33-34
1.1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三章第四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说明植物吸收水分的原理。并简单介绍了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用途——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完整地展示了从吸收水分到利用水分的过程。这一安排反映了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即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发现问题,理解并掌握知识。也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本课选自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设计思路】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是植物体普遍具有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与叶片的结构关系密切,对促进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对植物自身以及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都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运用实验进行探究。本节课将采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将“科学探究”置于核心的地位。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技能、训练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植物体吸收水分,是由根毛从土壤中吸进根内,再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输送到叶肉细胞的(图1).这些水分只有小部分(约1%~5%)参与植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其余大部分通过蒸腾方式而散失到体外.那么,我们怎样知道植物水分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进行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4.
补充设计(一) 上期第20页“你是什么根”一文中说到,讲“值物的根”一课,学生出现了“马铃薯是植物的贮藏根”的说法,这时教师不要急躁,急于否定;也不要用自然教师的“拿手办法”——“这个问题由于时间的关系,本节课争论不清,留着下节课再探究。”这种开脱的办法虽然可以避免课堂上出现“混乱”,但是学生此时没能得到满足。正确的办法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中寻找出根与茎的不同的特征,既能达到目的,又为“植物的茎”一课作了巧妙的铺垫。  相似文献   

15.
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收水分最活跃的部位是根毛区细胞。那么细胞是怎样吸水呢?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近来关于水分进入细胞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新的发展是建立在热力学概念基础上的,也就是水分流动需要能量。水流方向都是从“水势”高处向着“水势”低处流动,所以首先要讨论自由能和水势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认知目标:阐述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识别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结构基础——根毛。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浙教版《科学》第四册第三章植物与土壤一节中关于植物根毛细胞吸水原理的实验是这样安排的:①选取两株生长旺盛的(青菜等)幼苗。②将两株植物根部洗净,分别放人盛有清水和浓盐水的两只锥形瓶。③过20~40min后观察两株植物,并加以比较。在此实验的基础上教材进一步做了如下的说明:在自然界中,植物根毛细胞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高于土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但如果一次施肥过多,土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超过根毛细胞液内溶质的质量分数,细胞就会失水过多而发生“烧苗”等现象。  相似文献   

18.
王旻 《福建教育》2000,(8):74-75
自然科教材中的许多学生实验,必须花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如第九册《根的作用》一课中要学生做证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实验,先安排学生采用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在容器中放些水,找一棵带根的植物,把根漫在水里,在容器的水面处做一记号,过些时间,观察容器中的水会不会减少。”再让学生分析这样的实验为什么不严密(水面会蒸发水分),  相似文献   

19.
上节课我们讲过植物的叶子上有“气孔”。(类似人的汗腺) 发现的问题:叶子上的“气孔”可能与植物制造“食物”有关。 进行假设:植物通过叶子吸收二氧化碳与根吸收来的水分制造淀粉。 用实验验证:在一盆阔叶植物上选择一片健全的叶子,用两张同样大小的不透光的黑纸,把这张叶片的一部分从正面和被背面遮盖起来,再用回形针把黑纸固定在叶片上,把这盆植物放在阳光下。(经过两三天摘下,便于下课时继续做实验时用)  相似文献   

20.
1教材分析 经历了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章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学习后,学生对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已全面理解,但对水分是如何进入植物体以及在植物体内的利用情况却模糊不清,本节以高等植物为例,让学生明确植物吸收、利用和散失水分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