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飘飘 《出版参考》2009,(23):26-26
不知不觉,户外运动在中国已悄然而至,并生根发芽,如今已茁壮成长! 20世纪90年代初,外国的背包客开始大量进入中国。进入90年代末,国内掀起“背包”热。背包客一词为自于英文“Backpacker”,从自助旅行到户外行走,他们希望用“行走”一词把自己从驴友中择出来,恨不得召告天下,我们玩的是户外。  相似文献   

2.
瞿磊 《传媒》2005,(6):46-48
中国电视行业从诞生至今的短短几十年间经历了沧桑巨变,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节目时代"、20世纪90年代的"栏目时代"进入到了21世纪的"频道时代".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于2004年12月28日正式开播,又为中国的专业电视频道新增了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动画从诞生至今已将近90年,从建国初到90年代中期中国动画出现了很多高质量的作品,但是之后,中国动画开始进入低谷,外国动画大量占据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本土动画正在渐渐复苏,"民营"取代"官办"成为主流,但"保量不保质"的现象频频发生,现今中国动画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直播时代录播方式的回归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广播业全面进入直播时代.直播节目不仅使主持人大量涌现,而且将"热线参与"这一广播的独家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惠慧 《声屏世界》2017,(3):42-43
自20世纪90年代起,真人秀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电视节目形式出现在电视荧屏,当下户外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各大电视台炙手可热的收视王牌.一档成功的户外真人秀节目必定有着考究的叙事结构和巧妙的叙事策略.因此,本文通过对真人秀节目中叙事视角的构建进行分析,以期探究出当下中国户外真人秀节目叙事视角的特点,并对同类型节目的创新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提高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叙事技巧和叙事品质.  相似文献   

6.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电视传播界在节目改版与创设淘汰、节目评价与编播制作以及广告经营活动中,广泛引入收视率指标."收视率"一词越来越多地为广大电视受众所接受,甚至成为衡量节目受欢迎与否的标志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蓝月亮品牌创立于20世纪90年代,秉承"一心一意做洗涤"的宗旨,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洗涤行业的潮流代表,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产品广泛地进入了中国人的家庭,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外,心灵的满足成为了我们更重要的追求,人类进入了"心时代"。本文浅析了背包客文化出现的背景原因以及背包客文化带来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9.
策划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隗器传>中"是以功名终申,策划复得"之句.意思是计划、打算.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媒体市场化运作程度不断提高,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公共关系的理念逐渐向传媒业渗透.在这个大背景下,新闻业界的操作手段也不断推陈出新,新闻策划进入报道序列.  相似文献   

10.
自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电视走进千家万户,到21世纪初中国大陆的电视覆盖率已高达94%.无论从影响力还是从覆盖面来看,电视媒体在整个传媒格局中无疑占据主导地位.而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网络等新兴媒体迅猛扩展,成了危及电视媒体主导地位的一支生力军.电视媒体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1.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信息技术革命开始在中国高歌猛进.到了今天,数字化已不再是一种新奇或时髦,而演变成了整个社会发展的背景和底色.出版业的发展自然也在这个大趋势之中,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大部分出版集团均已组建了专门的数字出版运营机构,各大出版集团的数字出版战略、规划纷纷上马,以此为标志,中国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明显的快速上升期.  相似文献   

12.
刘友芝  周豫  高璐 《编辑之友》2010,(12):36-38
一 当下文学期刊的生存困境与文化产业振兴的战略发展机遇 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曾经一度辉煌,当时普通文学期刊发行量有四五十万份.知名刊物的读者更足数以百万计.用"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来描述文学期刊在鼎盛时期的境况并不过分.进入90年代,文学期刊开始逐步从时代舞台的聚光灯下淡化出来,从中心踅向边缘.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个人电脑普遍接入互联网,将新闻和信息的流通带入一个全新阶段,中国的"新媒体时代"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互联网以及各类数字新媒体开始大量进入民众家庭.  相似文献   

14.
"初创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档案学理论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漫长历程.从民国时期的初具雏形到建国后的步入正规,从六七十年代的独立、反思到80年代的恢复发展,从80年代中期的不断成熟到90年代的深入发展,直至今日,站在21世纪的阶梯上回望,我们可以说: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已经驶上了繁荣发展的快车道."[1]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档案学研究更是发展迅猛、成就辉煌,理论论著琳琅满目,研究成果难以数计.  相似文献   

15.
信息产业从"二战"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更为迅速,成绩更令人瞩目.为了展望中外信息产业的前景,有必要分析一下近期的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16.
高菲 《今传媒》2010,(7):115-117
一、"碎片化"传播语境与媒介融合下的报业市场1".碎片化"的传播语境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大众传媒渐渐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导致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多元化,大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初,以"南京零距离"开播为标志,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电视民生新闻热潮.回顾上世纪80年代末的"电视文化热"、90年代初的"电视纪实热"、90年代中期的"电视谈话热"、90年代末期的"电视综艺热"、新世纪初的"电视真人秀热"……似乎都没有摆脱经济学上的生命周期年轮.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缘起自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发展上表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势头,同时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国际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中印崛起"现象越来越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注.然而,同为崛起中的亚洲大国,中印两国面对的国际舆论环境却截然不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早在90年代就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国威胁论"浪潮;而"印度威胁论"却鲜被提及,直至2006年才受到美国媒体关注,但也并没有代表美国主流民意.①针对"中国威胁论"影响下的美国涉华报道,中国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妖魔化中国"的概念.但美国媒体从业者对此予以否认,坚称自己秉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原则,并不存在刻意丑化中国形象的意图.本文试图通过比较新世纪以来美国媒体对中印两国的评论来研究以下问题:美国媒体对于同样崛起中的两个国家是否存在不同的议题设置?如果不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妖魔化中国"现象在当下的美国是否还存在?  相似文献   

19.
有人用“解闷”、“解气”、“解惑”三个词来概括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期、末期中国社会对媒体的主流需求。90年代副刊的变迁亦体现了这一轨迹:90年代初期报纸副刊主要追求娱乐性、90年代中期主要追求新闻性、90年代末期则主要追求实用性、服务性。这种变迁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原因。本文对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变革的社会心理动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论档案利用与档案传播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野  张元友 《浙江档案》2000,(10):30-32
进入80年代以来,"传播"这个词屡屡见诸档案学的教材、专著及学术论文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