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良地质灾害往往造成隧道初期支护的喷射混凝土面出现开裂、剥落、掉块;型钢拱架出现严重扭曲、弯折、剪断等变形现象,导致初期支护断面侵入二衬甚至侵入净空.文章讨论了如何在隧道施工中对已经变形的初支断面进行加固,以有效克服隧道变形影响,使洞身施工满足设计要求,保证隧道洞身施工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2.
程李将 《科技创业月刊》2015,28(4):101-103,106
在隧道施工中,不良地质会造成隧道初期支护出现开裂、剥落、掉块,型钢拱架出现严重扭曲、弯折、剪断等变形现象,导致初期支护断面侵入二衬甚至侵入净空。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通过从地质条件、施工等方面综合分析,深入探讨隧道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处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及时调整支护参数、施工方法有效预防初支变形侵限,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岩坑尖2#隧道是甬金高速公路中最长的隧道,在运营期间出现不少裂缝、掉块等病害。为了保证隧道安全运营,对隧道进行了裂缝、掉块、错台、渗漏水等病害调查,通过素描和量测手段记录了隧道病害,结合地质条件、施工、施工监控量测、现场调查情况,系统的总结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发现地质因素、设计因素、偏压荷载以及施工因素是导致该隧道衬砌病害的主要原因;最后阐述了隧道病害等级的划分方法,并评价了隧道的病害等级,该隧道处于AA级,提出来进一步观察以确定是否影响衬砌结构的承载力和下一步的病害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由于铁路隧道工程理论的局限性以及运营管理经验的欠缺等原因,致使隧道存在不同类型的病害,其中包括隧道出现拱顶衬砌空洞、开裂、脱落掉块、对隧道结构安全影响较大;以及排水沟内结冰严重,由于结冰冻胀,导致水沟局部开裂,使水渗入路基内部,引发路基下沉,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这些病害都已经影响到了隧道的正常使用。文章以大准铁路鸡鸣驿隧道病害整治工程为例,分析隧道病害原因,提出不同类型的病害整治方案,以提高隧道的承载能力,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对类似隧道病害整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酉阳的某隧道为例,对隧道二次衬砌开裂现象进行了调查,针对该隧道已经出现的衬砌变形、错位、开裂等病害特征,从断裂力学的角度对这一破坏过程进行分析,得出衬砌开裂的机理,为隧道二衬开裂处治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结合蒙河铁路新现一号隧道炭质板岩破碎带施工过程中遇到围岩犬变形情况,总结了此类围岩的变形特征,并阐述了控制围岩变形、避免初支侵限的综合治理措施及施工过程。实践证明通过综合治理措施施工后量测累计拱顶下沉及水平收敛趋于稳定,累计变形均能控制在40cm左右,初支变形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7.
任永强 《中国科技纵横》2014,(6):127-127,129
由于炭质页岩具有膨胀性、崩解性、风化性等物理特性,在这种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极易出现衬砌混凝土开裂、衬砌侵限、钢架扭曲变形等情况。所以,有效控制炭质页岩地质条件下隧道围岩变形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难题,笔者将通过在该地质条件下从事隧道施工的一些体会,阐述在炭质页岩地质条件下,采用分阶段注浆对控制隧道围岩变形的重要作用,为今后相似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由于设计、施工、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自然及人为因素,山岭隧道衬砌开裂、渗漏水等现象时有发生,给隧道施工、安全运营均带来较大隐患。本文研究了隧道衬砌裂损变形原因,并针对桃树垭隧道初期衬砌开裂情况,提出了加固方案,监测数据分析和加固验算都显示出桃树垭隧道加固措施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梅雷 《科技风》2012,(12):167+176
平煤股份五矿己四采区工程,斜巷在从-400m 水平向-700m 水平施工过程中,工作面后方出现顶板开裂、喷层掉落、形成网兜、底板鼓起等,影响人员和提升运输的安全以及巷道的使用.根据巷道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原因,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施工双线隧道穿越软岩变形大的黄土地质围岩时,对开挖和初支结构变形的控制,关系到隧道掘进安全。文章以马家坡双线铁路隧道Ⅴ级围岩段施工为例,介绍了采用导向墙大管棚进洞施工、浅埋黄土隧道选择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时把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工作纳入工序管理。工程实践证明,此施工方法有效,很好的约束了围岩早期变形,保障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1.
基于采用超前管棚注浆支护技术顺利通过复杂断层带隧道的实例,研究了复杂断层带隧道面临的破碎围岩变形控制问题。通过计算确定了超前管棚注浆支护的设计参数,采用数值计算手段分析了断层区域不同支撑条件下的围岩应力和初支变形情况,对施工后初支变形量进行了现场实测,总结了超前管棚注浆支护技术通过复杂断层带隧道的成功经验。实证:超前管棚注浆支护技术提高了周围岩石的完整性和整体承载能力。虽然可以形成较强的预保护体系,用于复杂断层带破碎的围岩变形控制,但只有辅助物质探测手段提高注浆质量,加强监测,才能保证顺利通过复杂断层带,本文的经验可为相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穿越软弱围岩时出现围岩变形或者是支护不平衡的现象是较为常见的施工问题。为此,隧道工程的重点是要将围岩的变形程度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如果对这一问题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结构变形以及开裂的问题,不仅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还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要从我国隧道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产生软弱围岩变形的原因,进而采取可行的控制方案。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旨在给隧道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某软弱围岩偏压隧道中采用抗滑桩回填反压作为抗偏压措施,但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因洞内坍塌引起仰坡滑移开裂及支护结构变形破坏,本文分析了抗滑桩回填反压失效原因,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了相应的处治措施,使隧道施工顺利进行,为类似工程总结了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4.
以黄山市羊栈岭隧道维修加固工程为例,针对隧道衬砌开裂、渗漏水等主要病害进行整治,探讨了公路隧道维修加固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某变电站于2007年10月9日进行进场地平整工作,于2008年1月20日完成边坡浆砌石护面施工。随后经过春节期间的雨水及低温天气后,变电站北侧的填土边坡出现了坡面开裂现象。为查明边坡开裂原因。分析该建设场地的地层岩性,并结合力学试验研究成果及综合比较,提出合理建议,相关研究结论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宗钢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0):196-197
拉之洞隧道是黔桂铁路扩能工程柳州局段新建主要项目之一,施工中隧道突然发生罕见的溶洞涌泥事件。在溶洞处理过程中,针对掉块、土体坍塌等危及施工安全的情况,采用整体式钢结构防护台车浇筑砼护拱技术,加强了防护和支护设施的强度与整体性,顺利通过溶洞地段。  相似文献   

17.
软岩隧道大变形难控制的特点一直是施工过程中的难点,特别是隧道刚开挖完后,在隧道周围形成松动圈,如若隧道初期支护强度不能有效的抵抗围岩变形,那么软岩隧道开挖后将会出现持续变形的现象。如果这种持续变形不能有效的抑制,隧道变形量就会超出原设计的预留变形量,这时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后隧道的原设计净空变小,隧道的施工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同时软岩隧道的大变形给隧道施工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严重的影响了施工进度,因此研究软岩隧道大变形机理,提出一种有效的初期支护技术来快速有效的抑制软岩隧道的持续变形至关重要。本文以渑池—垣曲高速公路中某隧道中的一段软岩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软岩段隧道的变形机理,并提出了一种"双网+锚喷"的高强初期支护技术,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支护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依托广州已建某换乘车站的大断面隧道中洞法施工工程背景,进行了车站隧道中洞施工期间的地表沉降、洞内支护结构和围岩位移变形监测,分析了浅埋隧道中洞法暗挖施工过程中的各部位变形特征,对施工中出现的变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施工控制技术措施,为复杂条件下大断面隧道中洞法开挖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介绍四川第一长隧明月山隧道施工过程中部分初期支护开裂情况,分析其原因,叙述了具体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某地铁隧道工程为例,选取该隧道的典型区段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ANSY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对隧道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了动态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隧道开挖进尺的不断加深,隧道地表沉降、支护结构的应力等出现增大的趋势;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实际比较相符;应力和变形的数值均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