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辰煤矿东二3#/层左二综采工作面破碎顶板是影响安全及生产效率的重要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强顶板控制,降低漏顶事故率,集团公司运用新型聚合瑞米一号支护技术对破碎顶板进行超前加固,与传统上钢梁、导硐施工、做假顶等相比,有效地控制了顶板围岩垮落,为工作面支架超前支护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能有效控制了顶板,且施工工艺简单,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实现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张辰煤矿西三3#/层左五综采工作面在过断层期间采用新型聚合瑞米一号加固剂{A桶(Bevedols).B桶(Bevedolan)}技术,使断层上下盘破碎顶板进行超前加固,与传统上钢梁、导硐施工、做假顶等相比,能有效地控制了顶板围岩垮落,为工作面支架超前支护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能有效安全的控制了断层上下盘顶板,而且采用新型聚合瑞米一号加固剂{A桶(Bevedols).B桶(Bevedolan)}技术施工工艺简单,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使用马丽散加固材料对破碎顶板进行加固,有效的控制了顶板围岩垮落及顶板离层,施工操作方便,取得了良好的支护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通过对某矿1413A工作面的坑透探测和探采对比分析,证实了工作面顶板破碎是导致无线电波透视异常的一个因素,也证实了无线电波透视可以探测工作面顶板破碎,为以后的坑透探测和坑透解释提供很强的指导意义。顶板破碎原因工作面顶板是否稳定主要受围岩强度、裂隙、节理、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影响。一般情况下,断层、较低的煤岩层强度、层理及裂隙是引起顶板岩层破碎的主要原因。岩层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层的层理、裂隙发育情况,层理、裂隙越发育,  相似文献   

5.
4321综采工作面由于上下三角口顶板破碎,回采过程中经常性的漏冒顶,造成支架顶部总是漏空,导致下端头支架倾斜,上端头支架顶部瓦斯超限,采用常规维护方法处理,极大地影响了工作面安全生产。应用永固FSS化学材料加固顶板,成功的确保了破碎顶板的稳固性,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6.
掘进工作面受地质条件影响,工作面需要留顶施工,而留顶一般选择帮顶围岩稳固的地点进行。特殊情况才会选在围岩破碎处,南五709运顺受火成岩侵入影响,需要在顶板破碎处留顶,锚杆与8.2m长锚索在支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于分层开采中工作面向下分层过渡期间,注浆加固技术对控制破碎顶板、实现安全高效开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分析林西矿的具体情况,结合1891中工作面实例,对注浆加固技术进行应用,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小康煤矿自然地质条件为高应力、强膨胀的极软岩,属国内外罕见。S2S8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埋藏较深,工作面顶板压力大造成三角点帮、顶维护困难。为改变这种被动状况,使用TMG-Z型岩体加固剂,对工作面三角点顶板破碎煤岩体进行预先注胶加固,解决了工作面上下三角点应力集中区片帮、冒顶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得到工作面上下巷受支撑压力作用下岩层移动变形的规律、工作面工作面支护参数和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步距、顶板岩石受力改变情况、直接顶岩石破碎特征分布规律等一些参数和规律,对工作面区域岩石的稳定性进行观测。通过对壁式体系工作面支柱支撑阻力、顶底板移近量和活柱回缩量进行定期的观测与研究,从而了解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顶板的移动规律和来压冒落规律。通过工作面矿压观测,了解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工作情况,分析顶板岩层的运移规律,分析采煤空间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关系,为确定合理施工工序、采煤参数、顶板控制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地质因素已成为影响矿井"高产高效"的第一要素。特别是极为常见的顶板破碎问题,对快速掘进的安全及效率影响极大。掘进工作面所遇到的主要技术难题是顶板的控制管理,因为过顶板破碎带时,很容易发生冒顶事故,给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和支护密度至关重要。结合我矿1694W工作面运道过顶板破碎带时的特征以及采取的措施,针对"漏冒型"巷道内松散煤岩体自稳能力差、随掘随漏的特点,提出了"撞楔法"进行临时支护和构造"假顶",在保证安全施工的同时提高了围岩整体性和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单阐述了综采工作面破碎顶板管理的8种方法。采煤工作面是处于岩层之中的工作场所,煤层以上的岩层称为顶板,煤层以下的岩层称为底板。在采煤面向前推进时,由于顶板的状况不断变化,所以顶板管理就称为采煤工作面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破碎顶板的管理又是顶板管理的重中之重,是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说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顶板,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是确保采煤工作面正常循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王杰 《中国科技纵横》2014,(21):182-182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顶板的管理是重点也是难点,因顶板管理不善而引发事故人员伤亡几乎占到井下所有事故死亡人数的40%,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从多个层面分析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加强煤层顶板管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三软”煤层因顸底板岩性条件变化大,复合顶板条件下围岩表面破碎,整体性差,支护困难周此更应该做好顶板控制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综采工作面顶板破碎、煤壁片帮影响生产分析,提出更换立拄、提南初撑力和及时支护措施,使综采工作面达到日产万吨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综采工作面顶板破碎、煤壁片帮影响生产分析,提出更换立拄、提南初撑力和及时支护措施,使综采工作面达到日产万吨水平。  相似文献   

15.
郭路 《中国科技纵横》2014,(14):208-208
在煤矿开采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采掘工作面的接替频繁,再加上矿井的集中生产等因素,使得很多矿井的采区内区段回采多数采用调采布置的方式,这就在使得采掘工作面形成了很多的“孤岛”工作面,这就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行带来很多的困难。本文重点论述了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强化支护巷道顶板、对顶板压力的压力进行控制,强化两帮技术,卸压槽的开挖,以及加速推进。  相似文献   

16.
河南神火兴隆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二1-13010综放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在工作面中部遇见DF18断层。不但给煤炭资源的回收带来困难,而且有可能造成突水,顶板冒落等事故,对安全生产构成一定的威胁。采取钻探、注浆对断层进行加固,顺利通过了断层破碎带,实现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研究"支架-围岩"相互的关系是控制矿压的前提,顶板控制的关键技术就是对直接顶以及老顶的控制。众所周知,工作面支架和围岩共同组成了工作面支护体系,构成了工作面维护安全生产的结构体,工作面支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是与围岩共同组合在一个体系中,且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结构体。支架在工作时的状况和支撑围岩承载特性受到围岩运动状态的影响,而支架工作时的状况又能够影响到它们对顶板支护时的效果。所以,研究工作面支架与围岩之间的作用关系,是工作面矿压控制研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李春印 《今日科苑》2007,(14):113-113
急倾斜煤层倾角为大于35‘的煤层,由于倾角较大,因此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活动,开采工艺、工作面矿压显现等方面都具独有的特征。一、急倾斜采煤工作面的顶板事故类型有四种:(一)漏垮型冒顶事故:发生事故的工作面的顶板岩层比较松散,破碎或由胶结性较差的再生顶板,伪  相似文献   

19.
胡光伟  韩梁斌  葛汉平 《科技风》2011,(11):201-202
针对安家岭井工二矿B908重型综放工作面在回采末期遇到大的断层,顶板破碎,工作面支架回撤难度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出采用锚、索、网、钢带、钢梁加液压单体、木垛、点柱、注浆等联合支护方法,实现了工作面的快速安全回撤,为顶板破碎条件下重型综放工作面支架回撤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张雷磊  张伟 《科技风》2014,(8):74-74
为进一步研究掌握特厚综采放顶煤工艺下高韧性煤层顶板控制规律,特对我矿Ⅱ020203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顶板破碎等特性进行了监测分析,工作面使用ZFD10000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采用PM32电液控制系统监测支架压力状况,同时对来压期间顶板破碎带与顶煤回收、中部夹矸等之间关系进行观察分析。研究表明,特厚高韧性煤层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下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明显,来压期间受顶板支护状况受煤层韧性及节理产状对顶煤破碎程度较明显,选取较高支撑工作阻力的ZFD10000型综放支撑控制顶板。该研究对类似特厚煤层顶板管理、工作面支护具有较好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