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讨论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形成的解剖机制、诊断要点及手术治疗的最佳方式。方法:对1999年到2003年手术治疗的99例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进行2年随访并总结分析。结果:经椎板间开窗手术效果优于经半椎板、全椎板切除手术效果。结论:经椎板间开窗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行全椎板切除,侧隐窝及神经根管充分减压,使手术达到理想效果。方法:局部麻醉,病人取仰卧位,取腰2-骶1棘突纵切口,显露腰5全椎板,咬除黄韧带及腰5椎板全部,显露保护硬脊膜及神经根,显露确认间盘突出部位及椎间隙,以髓核凿完全取出髓核,行侧隐窝扩大,使神经根充分减压,留置负压引流管闭合伤口。48小时拔出引流管,卧床3周,1个月出院。结果:术后随访病人8个月至4年,病人术后腰腿疼症状均迅速减轻或消失,无间歇性跛行,肌力、感觉明显恢复或全部恢复,36例病人达优秀;只有1例病人存在患肢皮肤麻木症状末消失;3例病人部分疼痛症状残存。结论:腰椎是盘手术病人应严格选择适应症,行全椎板切除,有利于术野的暴露及术中操作。术中应常规行侧隐窝及神经根管探查,有狭窄者应充分减压,同时行神经根管松解,以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RF-Ⅱ与BAK技术治疗腰椎骨脱的疗效。方法:对16例Ⅱ度以上腰椎滑脱患者采用RF-Ⅱ技术复位固定,其中13例加BAK椎间植骨融合器。结果:16例全部解剖复位,原有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平均随访12个月,滑脱椎体均获得融合。结论:在腰椎滑脱的治疗中,要走出传统减压仅行椎板切除的误区,以小关节为中心进行彻底减压、松解、恢复解剖序列,并进行椎间融合。辅以坚强的内固定,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23)
针对光伏板表面的积灰情况和清扫特点,设计了一种智能清扫机器人。该清扫机器人以ST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按照清扫工序顺序动作,在光伏板表面进行自动清扫和吸尘。经过仿真实验,该清扫机器人能够自主完成对光伏组件的智能清洁,满足光伏电站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腰椎管减压手术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常用术式,但如何解决手术减压后早期出现的脊神经根性疼痛,目前国内外治疗腰椎管减压术后出现的根性疼痛主要依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术后静脉内滴注甘露醇、地塞米松及腰椎管减压术中在减压节段神经根鞘膜内注射曲安奈德用于治疗术后出现的根性疼痛;现将两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术后出现的神经根性疼痛的疗效、安全性的对比作出综述。  相似文献   

6.
传统稳健性高速磨削成屑工艺设计方法仅能对动态特性的个别实例进行分析,缺乏理论的系统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提出一种基于关联度分析的动态稳健高速磨削成屑工艺设计方法,通过一个描述高速磨削成屑产品质量的关联度序列,分析高速磨削成屑工艺响应变量和信号因子间的线性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度评估响应变量与信号因子间的关联程度,基于方差分析表中的百分比对每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获取一组确保关联度最大的可控因子水平组合,采用所提方法进行了高速磨削成屑的实例分析,最终得到稳健的高速磨削成屑工艺设计结果。实验结果说明,所提方法能够对高速磨削成屑工艺进行合理的设计,方法的样品废品率和制作效率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随着电脑的频繁使用和智能手机的出现,颈椎病频发,颈椎间盘置换手术越来越多,然而传统的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有许多问题,例如手术精度不足、手术辐射过多、医生工作强度大等等问题。六自由度磨骨并联机器人的产生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提高了手术精度,减少了辐射,还减轻了医生的工作强度。在六自由度磨骨并联机器人中有一关键结构,那就是磨头部分。由于其磨头部分与人体直接接触,因此磨头的安装牢固就显得极为其重要,为避免磨头装夹部分不牢固影响手术以及方便更换不同型号磨头,特进行磨头装夹部分设计。本设计提出了六自由度磨骨机器人磨头装夹设计部分的各部分名称、结构原理、结构要点及设计结论。  相似文献   

8.
医用手术机器人的出现,有利于实现微创手术,让患者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好,而且术后的感染几率也小了很多。它不怕疲劳,也能帮助医生更好的找准手术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责任节段的定位方法及椎间孔镜下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收治的共32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49~77岁,平均58岁,所有病例均采用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定位责任节段,其中27例患者再据责任节段行椎间孔镜下治疗。术前、术后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VAS)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选择神经根封闭术后有5例患者未再行椎间孔镜下治疗,其中有3例患者疼痛减轻不明显,暂不行微创手术;另外2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拒绝进一步手术。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感染、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观察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先选择神经根封闭术明确责任节段,再行椎间孔镜下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且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王致诚 《世界发明》2002,25(12):16-17
在人的精神越来越紧张的现代社会,各方都在加强研究以减压康复,甚至开始使用WISDOM(智慧)机器人进行“心理治疗”。机器人真的能够抚慰人的心灵吗?  相似文献   

11.
针对纸尿裤包装线实现全自动化生产要求,本文介绍了有关码垛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主要包括整个全自动化包装生产线上的全自动栈板机的设计,四工位紧凑型机器人码垛系统以及码垛中转装置,解决了自动栈板与智能机器人码垛等问题。投入的实际生产表明码垛机器人系统能跟上前道工序的节拍,大大提高了纸尿裤自动化包装的生产效率,有助于提高国产包装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高原地区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以及手术配合与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4月-2012年4月间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原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病例53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对该类患者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并对其实施了合理的临床护理,术中死亡2例,其余均痊愈或好转。结论针对高原重型颅脑患者的特点,对其给予合理的手术配合与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3.
祝建光 《科学生活》2014,(12):79-80
9月19日至20日由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脊柱外科主办的“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专题研究会”在上海东方医院南院举行,大会由东方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吴德升教授主持,来自国内椎间孔镜领域的众多专家及多个省市的专业人士共100多人参会,就目前国内椎间孔镜技术的发展进行了专题研讨和学术交流。会议期间,东方医院祝建光副教授演示了两台脊柱内镜手术(椎间孔镜技术及椎板间隙后路镜技术),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最小创伤”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上海东方医院脊柱外科不仅熟练掌握了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技术,并将这一技术运用到特殊类型椎间盘突出以及腰椎管狭窄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肯定,更得到了众多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虑到运输机器人的工程特性,对运输机器人的系统集成进行设计研究并调试。重点围绕运输机器人的搬运系统和订单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和调试,在调试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对各参数进行修正,并提出解决方案。对运输机器人在系统集成过程中的姿态算法和设计流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为机器人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二十年来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美容效果,使患者受益匪浅[1].但是,该技术却使外科医生面临显而易见的困难.通过固定的通道操作限制了手术器械的可操作性,使其在体腔内只有5个方向的自由度.观看二维图像使外科医生失去了术野的深度感,由助手扶持腹腔镜又使外科医生失去了对术野的自主控制能力[2].降低的灵巧性和消弱的术野控制力是常规腹腔镜技术不可避免的缺陷,如何克服这些缺陷成为发展遥控机器人操作系统的目标.现在,Zeus和da Vinci两套遥控机器人操作系统已应用于临床.2004年4月26日我院成功开展第一例Zeus手术机器人胆囊切除术后,于2004年5月至2005年7月又实施该手术40例,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设计在胃肠道胶囊机器人的内部嵌入一个永磁性体,通过麦克斯韦对和亥姆霍兹线圈的组合线圈产生的磁场为机器人提供动力,通过调整加载电流的大小获得合适的驱动磁场。在磁转矩和磁力的作用下,机器人可以获得更好的控制。实现了对机器人的前进和方向上的控制,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手术机器人是实现外科手术伤口微创化、器械微型化、设备智能化和信息数字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在主题为“微创手术机器人及器械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讨会研讨成果的基础上,对微创与微创外科的基本理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微创手术机器人的研究现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优先资助领域。  相似文献   

18.
杨舒捷  陈军统  俞立 《科教文汇》2016,(4):184-185,19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寸均分的双足竞步机器人结构设计方法,以CDS5401舵机为关节驱动器,PCB板为连接件,本体结构前后排布轴对称,膝关节至底面高度与胯关节至顶面高度轴对称,实现机器人卧倒、前翻、后翻、直立行走等多种功能。比较了交叉足印机器人和狭窄足印机器人在设计思路上的异同,从足部、膝部、胯部、腰部到其余各个部分均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两款双足竞步机器人经中国机器人大赛检验,效果显著,成绩良好。  相似文献   

19.
正擦黑板是日常教学中一项常规工作,它不仅耗时费力,而且产生的粉尘不利于师生的身体健康。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全自动黑板擦机器人。一、结构与工作原理全自动磁吸附黑板擦机器人主要包含行走、吸附、驱动控制、擦拭四大系统。该机器人采用间隙永磁的吸附方式,通过交替N-S极永磁体布置实现磁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10,(3):54-55
说起医用机器人,或许大家已经不再陌生:1998年5月,德、法两国的医生共同合作,用遥控机器人系统成功地为一位心脏病人进行了瓣膜修复手术;2001年9月,法国医生通过超远程控制医疗机器人,在美国纽约为远在法国的病人进行了胆囊摘除手术,实现了世界上首次跨洋手术……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医学科学技术向前发展,为未来外科手术描绘了美好蓝图。以下是9款最先进的医用机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