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已成为重要的公共舆论平台。所谓传统媒体的手机新媒体评论,是指包括报刊、广播电视、新闻通讯社在内的传统媒体机构利用微博、微信等手机新媒体就方针政策、新闻事实、社会问题等发表的评价性意见或意见性信息的统称,其中不包括新闻客户端,因为传统媒体入驻客户端尚属少数且无专门的评论客户端。目前不少传统媒体在微博、微信上开通或设置了专门的评论栏目和账号,比如"@人民日报"开设的《你好,明天》《人民微评》栏目、"@新华视点"的《新华微评》栏目、  相似文献   

2.
沈阳  罗婷 《新闻战线》2013,(8):28-30
人民日报将法人微博作为"增量",除了在微博上推广人民日报等母媒的新闻外,还发布突发新闻和评论。@人民日报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传统媒体在微博舆论场中的运营标杆。2013年7月,新浪微博风云榜媒体影响力榜上,位列前五位的传统媒体微博分别是@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闻晨报、@南方都市报和@广州日报。通过  相似文献   

3.
邓洁 《今传媒》2021,29(4):29-32
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以下简称"@人民日报")关于乳腺癌报道的内容分析,考察它在健康传播视阈下对乳腺癌议题的建构。研究发现:此类议题建构中存在报道内容同质性高、表现形式单一、对报道时间的把握不够、语言风格缺乏人文性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构议题内容多元化、丰富创新传播形式、把握传播时间节点、调整语言风格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媒体微博新闻作为一个新生的新闻品种,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和写作手法。本文试以2013年度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微博@人民日报和2013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财经网为例,探究这种新型新闻文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肖擎 《新闻前哨》2013,(9):46-46,63
2012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推出评论栏目——"你好,明天",每天临近午夜更新。这个栏目紧扣热点,积极发声,精炼有度,既区别于《人民日报》的纸媒评论,也区别于网络微博上的"散户"评论。随后,一些传统媒体相继推出微博评论栏目,如新华社新华视点的"新华微评",《南方都市报》的"南评晚钟",《新京报》的"新京报快评"等。还有一些媒体,虽未以特定栏目命名,但观点、态度大量存在于微博文字中,都各自赢得了关注。这些媒体都有自己的传统评论样式,  相似文献   

6.
核心阅读: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第一大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人民日报"自开通以来,以其客观中立的报道、不偏不倚的评论、充满温情的关怀以及对热点事件的及时回应,赢得了人们普遍好评。全国各级党报党刊纷纷顺应潮流开通微博,已有微博的党报党刊也着力进行改进提升。浙江日报早于2010年开设法人微博,并成立了专职编辑工作室,进行常态化的运作和维护。然而,在由微博开启的互联网媒介新时代,舆论引导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作为传统媒体的核心代表,  相似文献   

7.
业界资讯     
《新闻战线》2012,(8):111-112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正式上线7月22日凌晨4时58分,账号"@人民日报"在人民网、新浪网上同步发出第一条微博,标志着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两大微博平台正式上线。许多网民留言,对人民日报开设官方微博表示认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以"权威声  相似文献   

8.
徐静  周丽 《采.写.编》2018,(1):178-179,158
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下新华社法人微博新华视点的舆情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舆情分析工具ROST和UCINET得出新华社法人微博"新华视点"的舆情中心、热点话题、热点行业及舆论流向,并提出一些规律性思考供其他社交媒体借鉴,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身份认同、塑造国家形象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微博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党政媒体纷纷开通微博,包括我国第一大报纸——《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开通微博之后,以其平易近人、不偏不倚的风格赢得无数好评。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和随机抽样法,对"@人民日报"的微博更新时间及频率、影响力、议题内容、微博发布形式及发布类型、对网络语言的使用等项目进行了分析。根据对"@人民日报"微博内容的研究,笔者对党报如何使用微博这一新兴媒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微博新闻评论成为一种新的新闻评论形式。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微议录"栏目856个样本进行了分析,试图研究传播语言方式的转变是否影响平民话语表达,探讨@人民日报后续微博评论在对主贴信息场域再建构的过程中该评论形式对个人参与公共事务的程度以及在平民话语中呈现怎样的分布特点,对我国进一步实现公共话语中的平民话语权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辉 《东南传播》2012,(3):140-141
<正>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以下简称"走转改")活动。"走转改"的实质就是走群众路线,要求新闻界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推动作风文风好转,牢固树立服务群众意识,这对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新塑造媒体良好形象,提高新闻辅政亲  相似文献   

12.
王晓敏 《东南传播》2014,(9):107-109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之间成功互动为研究对象,运用个案分析法考察"@人民日报"成功的原因,探讨其对党报微博之路的启示,最后,在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的关照下,对我国党报官方微博未来的生存路径进行探究,党报微博要办得成功,可以从注重报纸和微博的互补性、亲民表达、找准舆论兴奋点以及加强互动性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客轮长江倾覆事件发生后,@人民日报发布的微博内容为研究对象,希望对@人民日报的舆论引导方式及效果进行研究。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一直以来担负着舆论引导的重要使命,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党报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引导方式、水平与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人民日报在舆论引导方式上采取了及时发布事实性信息以引导正面舆论的做法;同时,不同类型的微博会导致不同的舆论引导效果,起到事件梳理作用及倡议祈福类的微博最容易获得传播。  相似文献   

14.
吴姗 《新闻世界》2010,(5):151-152
本文以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为例,分析了当前主流媒体如何运用新兴的传播手段创新"两会"报道,希冀对国内其他媒体的相关新闻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短短14天,粉丝(关注并订阅微博的网民)总数从零攀升至近23万.作为运用新媒体手段进行重大时政报道的创新之举--"新华视点两会微博"短时间内取得的成绩,让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6.
《青年记者》2013,(4):53
截至2012年底,新浪微博认证的媒体微博总数突破11万个,包括17221个媒体官方微博和92945个媒体从业者微博。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新浪微博中17221个媒体机构微博的一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400位活跃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知名微博,并对其进行二级指标统计。汇总两次统计结果,得到接触指数、互动指数、媒体发声指数和舆论影响指数四项指标,对其进行权重叠加最终得到综合排名前十的各类媒体微博。其中,@财经网、@南方都市报、@人民日报名列"媒体微博综合榜"三甲;@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等荣获"十大党报微博";  相似文献   

17.
微博成为今年两会亮点,两会很多热点话题来自微博,微博成了今年两会的新鲜元素之一。有代表委员直接将议案、建议发上微博,随手拍的好玩图片也第一时间上微博;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集体开设微博,众多鲜活的两会新闻受到追捧;多家报纸开设微博版面,搜集刊登源于微博的评论、跟帖;记者、网民更是身兼创作者、阅读者与传播者于一身,一边看一边写。  相似文献   

18.
平萍 《中国记者》2012,(9):82-83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示范作用 "北京暴雨,整夜无眠.《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与大家共同守望.为每一位尚未平安到家的人祈福,向每一位仍然奋战在救援一线的人致敬!北京,加油!"7月22日凌晨4时58分,账号"@人民日报"在人民网、新浪网上同步发出第一条微博,标志着《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两大微博平台正式上线.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民日报"在较短时间里引起广泛关注:2012年7月22日凌晨,微博正式开通,运营百余天(截至2012年11月末),粉丝数量突破300万.作为中国其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的微博版,《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以‘权威声音、主流价值、清新表达’为目标定位,以‘参与、沟通,记录时代’为责任使命,内容设计以传播《人民日报》观点和信息为主,兼顾国内外重大事件和服务类信息,并将适时组织开展微访谈、微直播、微调查等活动,关注社会热点,回应公众关切."①积累开博以来的良好经验,在对十八大的报道中,《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既在严肃性和导向性上有所坚守、又用贴近网民的语言传播着信息,并有效互动;既做到了新闻立博、又实现了观点强博.  相似文献   

20.
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简称"中国电视网")英语环球频道于7月1日正式上星播出.此前的1月1日,覆盖亚太和部分欧洲地区中文环球频道已经上星播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