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化学计算题中,有时候巧用各种守恒能快速解题,现将一些守恒方法总结如下. 一、质量守恒 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依据该定律可得出下面的等式:(1)反应物的质量之和=产物的质量之和.(2)反应物减少的总质量=产物增加的总质量.  相似文献   

2.
《考试》2008,(5)
质量守恒定律指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即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其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由质量守恒定律派生出以下守恒关系:质量守恒、化合价守恒、原子个数守恒、离子个数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电荷守恒。  相似文献   

3.
守恒法解题     
1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是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将这一定律运用于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就是质量守恒法.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科学课本中有一条极其重要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由此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出: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中的同一种元素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生成物)中该种元素的质量总和——“元素守恒”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守恒法解题     
质量守恒定律是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将这一定律运用于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就是质量守恒法.  相似文献   

6.
质量守恒定律作为一条基本的自然规律,揭示的是化学变化前后物质之间质量关系的规律.其实质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原子的质量也不变.因此,在宏观上体现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在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先剖析理解其内涵,即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其中,“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是三个关键词.剖析三个关键词的含义是理解定律内涵的常用方法.“参加”一词的含义是:未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不能列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之中,否则会使算出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比实际总质量偏大.  相似文献   

7.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的问题很多,也经常是考试的热点和难点.如果能够抓住它的规律,找出方法,问题将能迎刃而解.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8.
任何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是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各元素的质量也没有增减。这就是我们在题目中提到的所谓“元素守恒”。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的重点,因为在任何具体的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是一定的,我们只要写出一个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就可以计算这种质量比。那么,是不是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就一  相似文献   

9.
一、守恒法的理论依据化学反应的本质只不过是原子间的化合与分解,即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因而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从反应中发生的电荷改变情况研究可见,既然反应前后物质均呈中性,所以非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呈中性,非氧化还原反应中阴、阳离子电荷总数应相等,而在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的总数应相等。二、守恒法的具体应用1.质量守恒法质量守恒法是依据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的原理,进行计算或推断的一种方法。【例1】在化学反应A+B=C+D+E中,已知15gA与10.5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gC,1.8g D和0.3mol E时,则E…  相似文献   

10.
一、把握关键字、词 ,理解定律内涵质量守恒定律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其关键字词为“参加”、“质量总和”、“等于” .理解时 ,“质量总和”、“等于”等关键字词容易理解 ,而对“参加”两字的理解容易忽视 ,它所指反应物的总质量应是那些参加了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 ,并不包括过量反应物质量 .例 1 将 8克硫分别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其实验数据如表 1 .表 1实验顺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给定的氧气质量 /克 861 0生成的二氧化硫质量 /克 1 61 2 1 6  试回答 :哪一次实验符合质…  相似文献   

11.
正守恒思想是解决初中化学问题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守恒思想,关键是抓住有关化学变化的始态与终态,不需要纠缠变化过程的细节,利用其中某种不变的量建立关系式,从而简化思路,快速解题.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反应前后组成物质的原子个数保持不变,即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因为同种元素  相似文献   

12.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只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生成物,所以: 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 一定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 一定不变的是: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 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相似文献   

13.
守恒法是化学计算中的一种常用方法.用守恒法解题,即利用物质或物质的某种属性在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以此为依据,建立等量关系,从而迅速有效地解化学计算题.初中化学所涉及到的守恒大致有以下几类.1 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守恒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相似文献   

14.
一、质量守恒规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质量总和。例1在反应X+2Y 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了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A.16∶9B.23∶9C.32∶9D.46∶9解析题给的反应物X与生成物R的质量之比为1.6g∶4.4g=4∶11,其整数质量差为7。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规律,另一反应物Y与另一生成物M的整数质量差也必为7,在四个选项中16∶9符合题意。故选A。二、原子守恒规律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5.
<正>一、质量守恒:质量守恒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的原理,进行计算或推断。主要包括: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守恒;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守恒;结晶过程中溶质总质量守恒;可逆反应中反应过程总质量守恒。  相似文献   

16.
化学计算是从定量角度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概念、原理及物质变化规律的理解,这也是九年级化学教学的重点.质量守恒定律是计算的基础和依据,其核心是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即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其微观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和个数保持不变.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存在一系列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等.……  相似文献   

17.
张莎 《初中生辅导》2022,(36):68-72
<正>一、燃烧法测定纯净物的组成及其化学式的依据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燃物和氧气反应得到生成物,消耗的可燃物和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等于生成物质量的总和。2.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3.纯净物由各元素组成,纯净物的质量等于其所含各元素质量之和。  相似文献   

18.
<正>在解答高中化学试题时,通过守恒关系能有效简化题目,让同学们将注意力放在问题始态和终态之间的守恒关系上,通过构建相应的等式完成运算。守恒定律的应用能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运算,提高同学们的化学解题效率。1.质量守恒质量守恒是指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解题时,应用质量守恒可以很大程度上解  相似文献   

19.
一、知识点解读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1.该定律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包括物理变化。2.理解参加反应的含义:对于反应物来说,一定要强调是指参加反应的物质,而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一定不要把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计算在反应前的物质质量总和中。  相似文献   

20.
一、守恒法物质在反应时,化合价升降的总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各物质中所含的每种原子的总数、各种微粒所带的电荷数总和等等,都是守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