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     
正上海:举行2019年度科技奖励大会5月19日,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田禾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亚珠分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张龙等10人获颁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大会授予上海市自然科学奖4 3项。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  相似文献   

2.
刘新垣:生物化学家。1927年11月7日生于湖南衡东。195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63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研究员、沪港合资上海华新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上海生物技术工业园董事长。是国际干扰素研究会理事,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生物技术与分子遗传研究所所长,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会评委,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上海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3.
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业已在上海成立。中心是一个新型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实行流动制,只有少量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许智宏兼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脑研究所所长吴建屏任常务副主任。 中心的研究方向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前沿领域。近期重点发展的领域是: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真核基因组结构功能调控,发育的分子机制及其遗传控制,神经活动的细胞和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4.
访谈专家:翁旭初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汪云九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任维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博士蒲穆明中国科学院上海研究所研究员宋广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  相似文献   

5.
据《科技日报》报道:欣逢1992年国庆前夕,我国科学界传来喜讯,我国基础性研究取得一项突破性进展,中国科学院的科技人员发现三个新核素:铂—202,汞—208,铪—185。这三个新核素是中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所和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发现的。他们是在“重离子合成新核素及其衰变性质、核结构和生成机制研究”中,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奋斗,获得这一重大发现的。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第一位走上红毯上的是实验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沈文庆。沈院士从事核反应物理研究40余年,在我国放射性核束物理及中能重离子核反应等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主持人的介绍,沈文庆院士昂首踏上红毯。5月16日,2015年上海科技节开幕第一天,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就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毯秀"。  相似文献   

7.
1919年5月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1946年赴法国Strassbourg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0年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院士.1952年至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副所长、研究员.1979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研究员.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教学》2012,(3):78-79
据生物通网2011年8月22日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干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发育与疾病研究组的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血液》杂志上发表文章,分析了  相似文献   

9.
何祚庥1927年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北 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 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  相似文献   

10.
侯艺兵 《留学生》2010,(8):34-35
丁健 1978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学专业;198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日本国立九州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78年至1986年在江西医学院任教;199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课题组长,兼任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记者刘俊起)2010年11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承办的2010年研究生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及中科院系统各研究生培养点的管理干部、导师近140人出席会议。上海  相似文献   

12.
施蕴渝院士     
施蕴渝女,1942年4月出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6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毕业。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学报编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子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3.
陈之腾 《上海教育》2024,(13):28-29
<正>2017年,嘉定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合作,开办了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作为一所中国科学院挂牌的公办学校,得到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和区域的鼎力支持,从专家到平台,为学校办学发展,尤其是科技特色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高起点,往往意味着高期望。学校的育人目标,直指“培养未来科学家接班人”,这不仅意味着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科研能力,更要为学生创设人机协同的真实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4.
范昕 《阅读与鉴赏》2010,(6):33-34,56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贝时璋离开浙江大学到上海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兼所长。1954年1月,中国科学院建立学术秘书处.贝时璋被调任学术秘书处学术秘书。同年,贝时璋将实验室迁往北京。他是组建中国科学院最初的倡议者之一.曾参与制定了新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很多重要规划。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奖励》2011,(12):10-10
11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授予周维善、姜廷良“第四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每人奖金20万元。 周维善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甾体化学、萜类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姜廷良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长期从事中药药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首位外籍所长在上海走马上任,著名美籍科学家蒲慕明教授出任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据悉,这是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探索研究所机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享誉国际神经科学界的蒲慕明教授是美籍华人,出生于南京,1970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前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从1978年建院至今,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目前我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研究生教育实体。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中国科学院分布在全国20余个省(市)的100余个研究院所为依托,以设在北京的研究生院本部为主体,以分布在上海、成都、武汉、广州、兰州的5个研究生教育基地为延伸,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研究生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18.
陆熙炎,男,1928年8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  相似文献   

19.
《大学教育科学》2006,(3):F0003-F0003
范滇元 1939年2月生,男,江苏常熟人。1962年北京大学毕业,1966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湖南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家“863计划”第八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巨型激光装置“神光-Ⅲ”总体技术专家组总工程师、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岁末。院士增选工作落下帷幕。在29位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有3位为上海的科学家,他们分别是:复旦大学赵东元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段树民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张经教授。随着他们的加入,上海现有的中科院院士总人数接近百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