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文章如诗般清新流畅,语言如诗歌般富有韵律,读完文章,第一感觉就是,要带着学生美美地读好它。因此,"以读代讲,读中体会,读中悟情"是本课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以往的教学也都是这样进行的,这也考虑了学情的需要。文章的语言如此美,你用不够美的语言,或是美得学生无法理解,让学生坠入云里雾里的"美言"来诠释,那不就是  相似文献   

2.
《槐乡五月》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采用以读为主的训练方法,安排四个层次的读,每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任务。让学生默读静思、以读促说、读写迁移、读背结合,将读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槐乡五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中的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题自然的生发开去。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 《槐乡五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中的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题自然的生发开去。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教材第六册《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课文语言如诗般美妙动人,对称句式错落有致,描写与抒情水乳交融,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这样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正如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所言“: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的眼光来认识周围的显示,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因而,美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培养内容。《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写了洋槐开花的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五月槐乡以及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不枝不蔓,相得益彰,使“花美人更美”这一主…  相似文献   

7.
《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槐乡五月迷人的景色和槐乡孩子的美好品格。一句"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将这种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读一遍、两遍……一口气读了很多遍,到头来只有一个感  相似文献   

8.
(配合第六册课文《槐乡五月》)《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叙述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既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这一主旨自然生发开去。  相似文献   

9.
《林海》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采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大兴安岭美丽如画的风光 ,记叙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情感浓烈 ,语句优美。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感悟美、表现美?我们在认真钻研教材 ,反复推敲后 ,认为本课采用“读悟式”课堂模式来教学 ,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而所谓“读悟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读书”为目标 ,在读中感悟、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在读中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绝伦 ,抒发情感的恰如其分 ,表达方法的匠心独运。在悟后读 ,读出文章的意、情、境。在读通、读…  相似文献   

10.
设计意图以“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为线,通过反复诵读、细品研读,读出味,读出情;创设情境,增强体验,激发兴趣,让学生情感与作者情感、槐乡孩子的情感融为一体。教学中,教者力图让学生入境、体验、激情、创造,徜徉在诗意的课堂,领略美丽的田园风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纯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蕴,想象槐乡槐花的美景…  相似文献   

11.
姚建峰 《教师》2012,(12):65-65
【教材简析】《槐乡五月》这篇散文,作者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五月的槐乡到处盛开着槐花,香气醉人。被香气陶醉的孩子们尽情地享受槐花饭的香甜。孩子们用槐花装扮自己,表达他们的喜爱之情。课文的语言如诗般的美妙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相似文献   

12.
美读教学,同字词教学、语言教学一样,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何为“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是美读;以声音、气色、节奏,显示文章的风骨神韵,是美读;充满韵律形式的整体感悟,是美读;传达语音的意态情趣,是美读。一言以蔽之,美读就是将文本中看不见的情气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美有很多,精致严谨等备受称赞,而我们的家常课中,随意缔造的些许粗糙浅近松散放纵,也是教学的需要,并体现出别样的教学之美。一、粗糙之美看过多位教师执教《槐乡五月》,为了让学生感受槐乡的山  相似文献   

14.
【教材解读】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花美人美生活美”,表达了作者对槐乡五月深深的喜爱之情。本文的语言如诗如画,美妙动听,描写与抒情水乳交融,对称的句式错落有致,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  相似文献   

15.
李莹 《江西教育》2011,(12):33-34
<正>《槐乡五月》一课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这一课,以愉悦的情绪引领、浓郁的语文味熏陶,从而感染了学生。尤其是对文中叠词的教学,语言提领之间妙趣横生,在语境建构之中穿梭自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16.
《槐乡的孩子》是三年级语文教材里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再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体会到了槐乡孩子的可爱之处.感受到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我见本课的学习要求已经达到,正准备进行小结的时候,一学生突然插话:“老师,这些孩子怎么没去上学呢?”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 设计说明:《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树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文章既写花又写人、花与人、情与景水乳交融,浓浓的意境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槐乡五月》一课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这一课,以愉悦的情绪引领、浓郁的语文味熏陶,从而感染了学生.尤其是对文中叠词的教学,语言提领之间妙趣横生,在语境建构之中穿梭自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19.
《槐乡的孩子》是三年级语文教材里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再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体会到了槐乡孩子的可爱之处,感受到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我见本课的学习要求已经达到,正准备进行小结的时候,一学生突然插话:"老师,这些孩子怎么没去上学呢?"……  相似文献   

20.
殷光黎  顾洁 《江西教育》2007,(12):37-38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 设计说明:《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树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文章既写花又写人,花与人、情与景水乳交融,浓浓的意境美、传神的语言文字,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