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自我决定理论(DECI&RYAN,1985)角度解释运动员心理疲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本心理需要理论是自我决定理论的基础。以基本心理需要与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关系为主线,论述自我决定理论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解释,发现基本心理需要与心理疲劳呈负相关关系。动机是自我决定理论中不可忽略的因素,有研究指出,自我决定动机中介基本心理需要对心理疲劳的影响(LONSDALE,HODGE&ROSE,2009)。因此,阐述了以基本心理需要为基础的自我决定动机与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关系,横向来看,高自我决定程度的动机与心理疲劳呈负相关,低自我决定程度的动机与心理疲劳呈正相关;纵向研究结果发现,动机的自我决定程度可预测心理疲劳。同时认为,从自我决定理论角度出发可以为运动员心理疲劳领域干预性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自我决定理论在西方锻炼心理学中的研究现状的综述,以期展示西方锻炼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自我决定理论的分支理论因果定向理论和有机整合理论很好地构建了身体锻炼动机的概念以及外部动机进行内化的行为调节过程。基本心理需要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自我决定理论在西方锻炼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如何通过社会支持来激发锻炼者的自主性动机,以及对锻炼者进行动机激发和锻炼行为干预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从自我决定理论(Deci和Ryan,1985)角度解释心理疲劳,是近几年运动员心理疲劳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这一理论,假设自我决定动机对运动员心理疲劳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并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研究检验这一假设.对225名现役运动员的横向研究发现,由自我决定动机指向心理疲劳的结构方程模型得到了数据的良好拟合,自我决定动机对心理疲劳3个维度均有可靠的负向预测作用.纵向研究进一步探讨两者的关系.冬训前、后为期12周的间隔中,对60名柔道运动员进行自我决定动机和心理疲劳的测验.结果发现,冬训初期的自我决定动机对冬训末期运动员的心理疲劳具有可靠的负向预测作用;结果还发现,冬训前、后动机自我决定程度的变化对心理疲劳的变化具有可靠的负向预测作用.这两点均说明自我决定动机对心理疲劳具有纵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易铭裕  肖新桥  韩振勇 《精武》2012,(13):50-51
为促进大学生经常性地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树立健康观念,培养科学、健康的锻炼行为。本文对自我决定理论进行简要概述和分析,介绍该理论目前的研究进展。自我决定理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认知理论,它把人类动机看成是一个外部调节到内部动机的移动连续体,按照自主程度将动机进行分类,并从人的基本心理需要的视角探讨了外部动机可内化的条件。最后,提出了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对目前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干预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国内自我决定动机与体育学习效果的研究视角,系统综述了2000-2018年期间国外有关自我决定动机理论与体育学习效果的研究文献,探讨了自我决定动机对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情感态度和认知学习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自主性动机对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体育学习愉悦感、参与度、努力度和未来继续参与身体活动的意愿等方面的影响得到了肯定;2)自主性动机与运动技能和认知学习之间关系仍不明朗,有待更多的研究进行证明和挖掘;3)控制性动机和无动机对各维度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仍未达成共识,有待后续更多的研究加以验证。建议未来相关研究应加强自主性动机与运动技能和认知学习效果的关联研究,进一步关注控制性动机和无动机对各维度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增加纵向研究和序列研究的比例,探讨自我决定动机对不同性别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差异。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对于体质健康的需求也愈发强烈,体育锻炼俨然已经成为了满足此需求的重要手段。为了对体育锻炼动机的产生过程展开深入探索,本研究在锻炼行为理论视角下对运动技能学习意向在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产生过程的中介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采用理论综述的手段概括当前在锻炼行为理论视角下对动机与行为意向的研究近况,并对运动技能学习意向影响体育锻炼动机产生过程的机制进行分析;二是在计划行为理论与自我决定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局部整合的假设模型。  相似文献   

7.
段钰莹 《体育风尚》2020,(1):221-221
本研究以青岛市某电子学校545名男女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从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的视角出对中职学生的体育动机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以及体育动机同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英格兰824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主要考察了在目标定向、行为调节、能力知觉和体育活动参与情况上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并且采用动机变量预测校外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研究结果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有较高的自我定向、自我决定动机和能力知觉.与此一致的结果是男生比女生更喜爱体育活动.对男生来说,自我定向、自我决定动机和能力知觉是参加体育活动的正相关预测指标,而任务定向和无动机与体育活动参与没有关系.对女生来说,任务定向和能力知觉能够积极预测体育活动参与情况,而自我定向和无动机与体育活动的参与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体育师友》2017,(6):39-41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在体育教育中,教师创设的自主支持环境能满足自主、能力和归属三种心理需要,从而促进自主动机的形成。因此,文章以自我决定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结果为基础,探索在体育教育中如何创设自主支持的教学环境。分析自主支持环境的理论基础,介绍Reeve及其同事提出5种自主性支持教学行为:培养内在动机资源;提供解释理由;采用信息、非控制性的语言;承认和接受负性情感;表现出耐心,并举例说明其在体育教育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采用量表对242名女性初中生进行测试,考察体育课上学生自主支持感、行为调节与课外锻炼意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设自主支持的体育课堂气氛具有重要意义,自主支持感可以促进自主性动机(内在动机和认同调节)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