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者通过有声思维阅读实验调查了本校高水平英语阅读者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以两组低水平阅读者为受试开展了有声思维阅读对比教学实验。研究发现,将有声思维法纳入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有声思维阅读训练,可以完善他们的阅读策略,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某高校英语专业六名本科三年级学生为对象,用有声思维法探究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议论文时的生词处理策略。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生在阅读议论文时,会采用上下文-常识、反义对比信息词、因果关系;构词法-派生、合成;联想法、结合外语词的策略处理生词。  相似文献   

3.
在外语听力过程的研究中,有声思维的调查方法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和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外语的听力过程研究进行分类分析,并讨论有声思维调查方法在外语听力过程研究中所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尹亚辉 《天中学刊》2013,28(5):134-135
有声思维法是一种分析人类认知过程的方法,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将有声思维法应用于高校的英语泛读课堂教学,需要加强人文教育,重视背景知识的扩展;重视教师课堂上的口头阐述,加强其在阅读策略上的示范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后的讨论交流;积极引导学生的阅读行为、意图和想法。  相似文献   

5.
如何利用有声读物帮助儿童学习阅读,尤其是学习外语阅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对三名小学五年级男生进行为期10周的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需要很大努力才能够获得阅读成果的儿童来说,利用有声读物的支架作用来逐步提高外语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儿童读者在流畅阅读中完成知识的积累和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因此,有声阅读无疑是一种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共时有声思维是一种探索人脑思维过程的数据收集方法。本文以1998年1月至2022年5月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的研究论文为一手资料,借助CiteSpace和Excel进行关键词可视化分析和具体数据统计,探讨共时有声思维在国内二语研究中的应用范畴、趋势与方法问题。结果发现:(1)共时有声思维法广泛应用于翻译、词汇、写作等相关研究中,其发展趋势不一;(2)大部分研究报告没有提及共时有声思维法的局限性,对其应对措施也缺乏详细描述。文章根据这些发现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共时有声思维法在我国二语研究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有声思维法,通过分析和讨论,总结了英语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分类和使用情况,提出了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和翻译策略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Melissa A. Bowles于2010年所著《第二语言研究中的有声思维研究法之争议》(Melissa A. Bowles, 2010) 进行简单介绍和评价。在理论层面,该书使用元分析方法系统梳理第二语言研究领域使用有声思维法的实证研究,并对研究者对该研究法提出的质疑进行回应。在实践层面,该书讨论有声思维法研究设计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为不同研究经验的语言研究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图式理论、元认知理论和积极加工理论为依据,采用微变化的研究方法,以华南农业大学122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就自我提问策略对中国大学生外语阅读理解的效应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自我提问策略能够促进中国大学生外语阅读理解;通过自我提问策略培训,阅读水平较低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收获最大;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与他们能提出的问题类型显著相关,提出问题的认知水平越高,其阅读理解水平越高,反之亦然;对外语学习进行自我提问策略培训能够提高学生的提问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单介绍了有声思维的起源及其主要特征,并在与其它测试方法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有声思维的优点和缺点。同时进一步探讨了有声思维在英语阅读、写作、翻译等领域的应用有声思维是一种适合于语言学研究的测试方法,在二语写作过程和翻译评估研究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考察了有声思维与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之相关性。被试系27名7-8年级学生,按照阅读测试成绩被分为A组(低分组)、B组和C组(高分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A组前测与后测得分的均值之间没有明显区别;B组两次测试的均值之间虽然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别,但仍表明有声思维作为理解策略是有用的;C组前测与后测之间的均值差异显著,不过有声思维不是促进而是妨碍了被试的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12.
对翻译过程有声思维实验设计及其对教学的借鉴价值的研究,采用有声思维实验方法,对英语专业20名大学生的汉英翻译过程开展分析,研究得知,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在汉英翻译过程内,存在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学生运用的翻译单位比较小、学生的沐浴思维负迁移情况比较严重,此外学生的宏观分析能力相对较弱。然后结合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为翻译过程有声思维实验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有声思维是英语专业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章对该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并以翻译、听力、阅读、写作等课程的教学为例,说明有声思维对英语专业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2013,(3):F0004-F0004
北京外国语大学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负责的教育部重点课题“阅读策略在提升中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中的价值研究”正在接受申报,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有声思维是英语专业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章对该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并以翻译、听力、阅读、写作等课程的教学为例,说明有声思维对英语专业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许多英语教学强调听说能力的同时,阅读能力仍然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之一,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分析“有声思维”作为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分析了它在具体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许多英语教学强调听说能力的同时,阅读能力仍然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之一,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分析“有声思维”作为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分析了它在具体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英语学习策略研究是当前外语界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立足于英语学习中的阅读策略这一视角,借助于SPSS这一统计软件,调查分析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中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可以对英语阅读的教与学带来一些建设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有声思维的方法,调查研究大学非英语专业高水平者和低水平者听力策略使用差异。问卷调查显示高水平者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三方面使用频率都高于低水平者,在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使用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社交/情感策略使用方面不具有显著性差异。通过有声思维的方法研究高低水平学习者的听力过程,进一步发现高水平者比较善于使用策略,而低水平者忙于应付语音、生词等的基本困难,策略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采用有声思维的质化方法研究听力策略在国内并不多见,本文抛砖引玉,研究结果对听力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阅读策略作为学习策略的重要分支之一,是学习者对于解决阅读困难而采用的一种手段。本文通过归纳近十年(2007-2017)我国学者对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情况,对初中英语阅读策略与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情况进行分开阐述,期待能在英语阅读策略研究方面给读者带来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