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后续动作,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后的下一个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追问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机智、教学水平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追问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可以最及时地启发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的广度,增进思维的深度,锻造思维的强度。  相似文献   

2.
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回答问题之后的进一步引导.目的是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问题的交流走向深入.有效地追问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下面结合<剪枝的学问>教学,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追问"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博览在线     
《广西教育》2011,(34):28
语文教学的追问策略崔国明在2011年第10期《教学与管理》上撰文认为,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后续动作",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后的"下一个"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语文教学的追问有三个关键组成要素,从而构成了追问的整体策略。一、追问要有"原点"。追问要与前一个问题有某种内在的关联:两者间可以是层进关系,后一问  相似文献   

4.
李顶峰 《学子》2013,(3):36
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之后的进一步引导。它的目的是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问题的交流走向深入。追问可以及时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成功的追问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点拨,是保证对话成为深度交流的重要手段。没有追问的课堂,其本质是教师教的缺位,它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学习始终在一个层次上徘徊。追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精妙的教学艺术。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艺术的手法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5.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教师要想方设法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善于选用恰当的钥匙,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它转动起来,不断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引导他们发挥聪明才智。"追问就是一把很好的"钥匙"。追问是建立在学生回答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的延续,  相似文献   

6.
丁美华 《教师》2010,(34):20-20
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回答问题之后的进一步引导。目的是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问题的交流走向深人。有效地追问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下面结合《剪枝的学问》教学,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追问”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解题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习效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解题反思是对整个解题活动的深层次思考,也是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而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  相似文献   

8.
正"863"计划倡导者之一,两院院士王大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考学生——专考学生的最得意处.考试中,王院士请学生陈述,学生一边讲,他一边问,一直追问到学生的知识边界,考试结束.王院士创造性地把考试这种烦琐、乏味的过程,变成一个知识升华与深化的过程,非但不是教学的停滞而是一个飞跃.王先生的这种"追问",在我们平时数学教学中很值得借鉴.所谓的"追问",就是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境需要有针对性地"再提问","再再提问"…,不断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行为.追问是数学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恰到好  相似文献   

9.
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之·后的进一步引导。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地追问,可以及时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0.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对话,而追问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是在提问的基础上进行的.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教师适时、有效的追问可以使课堂锦上添花,化平淡为神奇,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正>"追问",就是追究根本地查问,反复多次的问。对于这一教学策略想必教师都较为熟悉。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和解读知识文本,教师通常会采取追问的教学形式,引领学生在有效"追问"的带领下,生成对文本的独特深刻见解。追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机智,更是一门行为艺术。笔者在此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追问"。一、追问需有"着眼点",寸积铢累追问,是将问题聚集在某一内容,通过一个问题的创设,穷追猛打,找出正确理解的过程。追问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进行延展,从而生成正确理解的过程。不过,  相似文献   

12.
赖敏贤 《中国教师》2014,(10):48-50
<正>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读懂学生的思维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师更应做一个智慧的"追问者",及时捕捉"追问"的契机,巧妙有效地进行追问。追问是指学生解答了教师预设的问题后,根据学生的回答,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学习内容所做的提问。追问,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冷静地深入思考,从而使其思维得以升华,能力得到发展。一、在分歧处追问,追求思维的本质所谓分歧,就是指学生在解决同一问题时出现意  相似文献   

13.
"追问"就是在第一次提出问题后,教师发现学生的回答还比较粗浅,思维还不够深入时,对所提问题的二次提问甚至三次、四次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巧妙追问,激发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使教学真正实现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14.
“追问” ,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 ,它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组成部分 .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 ,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 ,“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 .有效的“追问”源于正确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机智 .外国学者爱默的研究表明 ,高成效的教师更爱对正确回答了一个问题的学生提出另一个问题 ,以鼓励他进一步思考 .因而对于一个成熟的数学教师而言 ,必须常常实施“追问”策略 ,以对主体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努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追问…  相似文献   

15.
谢秀清 《教师》2014,(33):99-99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追问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活跃数学课堂,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其深入探究,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只有把握追问时机,让其达到最佳效果才是硬道理。(1)在思考肤浅处追问。在数学教学中,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有学生往往不经思考就快速地说出答案,以致对问题的回答大都停留在一个比较肤浅的认识上,此时,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适时进行追问,可  相似文献   

16.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对话,而追问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是在提问的基础上进行的。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教师适时、有效的追问可以使课堂锦上添花,化平淡为神奇,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追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往往在一问之后依据学生的发言再次提问,直到学生形成正确的解答为止,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追问可以及时地启发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的广度,增进思维的深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平时观察课堂教学经常会有教学缺乏深度、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的情况.表现为教学问题处理不到位、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不活跃,或者平铺直叙,没有新意的感觉.如何破解这种现象呢?我觉得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课堂教学中的三个绝招可以解决这种现象,即追问、反思、杀回马枪. 追问 就是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抓住学生表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新问题,即生成性的问题,进行提问.也可以是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对自己认为学生必须理解而又不能断定学生是否理解了的地方进行的提问.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用到的追问句式有"对不对,为什么?""错了,为什么错?""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还有没有其他的做(说)法?"等.  相似文献   

19.
“追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某一内容或某~问题,为了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往往在一问之后依据学生的发言再次提问,直到学生形成正确的解答为止,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追问可以及时地启发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的广度,增进思维的深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完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再次提问。追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引导他们更有深度、更有广度地思考,不断推动思维发展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要精心设计追问,做到既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