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雪一向是被人们喜爱的。成人们爱雪 ,是因为雪把城市妆扮得很美丽 ;孩子们爱雪是因为雪给他们带来了乐趣 ;农民们更爱雪 ,他们常说 :瑞雪兆丰年。我们都知道 ,这是一句流传得比较广泛的农谚 ,意思是说冬天下几场大雪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 ,所以又有“今年麦盖三层被 ,来年枕着馒头睡”的说法。可是你知道瑞雪为什么兆丰年吗 ?原来 ,冬季天气冷 ,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 ,盖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较松软的 ,里面藏了许多不流动的空气 ,空气是不传热的 ,这样就像给庄稼盖了一条棉被 ,外面天气再冷 ,下面的温度也不会降得很低。等到寒潮以后 ,天气渐…  相似文献   

2.
在讲授《第一场雪》的课堂上一切都按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全班同学也都被老作家峻青对第一场雪细腻优美的描写吸引住了。可是在最后我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进行总结概括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有两位学生对我的总结提出了疑问。“老师,大家都知道下雪天是非常寒冷的,可课文中又为什么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呢?”“对!老师,既然前面课文讲了大雪可以帮助庄稼冻死害虫,那又怎么能说厚厚的大雪像棉被一样保护小麦过冬呢?这不是刚好前后自相矛盾吗?”对学生突如其来提出的这个问题,我在课前倒真是没有认真细致地考虑过。不过学生…  相似文献   

3.
冬天     
一年中,我最喜欢冬天。 冬天的景色是奇异的。几场寒风过后,树上的叶子都被扫光了,留下的是光秃秃的树枝。晚上,白色的雪花、雪粒从天而降,带来了冬天特有的气息。冬姑娘给大地盖上了雪白的棉被。俗话说得好:“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今冬这三层棉被铺遍了屋顶、树枝、田野,就像刷了厚厚的白油漆一样,看来明年会来个大丰收呢!  相似文献   

4.
我8岁的那年冬天,一场鹅毛般的大雪之后,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我和爸爸在雪地里堆雪人。我望着洁白无瑕的雪对爸爸说:“爸,咱们来做雪糕吃吧!”正在滚雪球的爸爸听到我的话脸顿时变得严肃起来:“不行,雪不能吃!”我听后,奇怪地问:“为什么不能吃呢?”心里一边想着:“雪那么白,那么干净,比咱家的面还白,为什么不能吃呢?”爸爸对我说:“别看雪表面给人一种洁白无瑕的感觉,其实却含有许多细菌和脏物。”细菌?脏物?我更加好奇了:“雪这么白,怎么会含有细菌和脏物呢?”我又问。爸爸说:“你自己不会想办法弄明白吗?”想就想,有什么了不起的,…  相似文献   

5.
离我住处不远的地方,就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冬天的时候,矮小的麦苗还在沉睡,一垄垄紧挨着,仿佛怕冷似的,直到大雪给它们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那时,我常常很早就起床,也不戴头巾,顶着尖厉的小北风去探望它们。偶而有一两丛麦苗钻出雪地,向我招摇着绿色的小手致意。田边的柳树上散落着不少胖胖的麻雀,叽叽喳喳地  相似文献   

6.
雪是暖的吗     
北风“呼——呼——”地刮着,雪花满天里跳着舞。 兔妈妈牵着小白兔来到了雪地。 “大雪真讨厌,冷死我了!”小白兔踢了一脚地上的雪,噘着红红的小嘴说。 “大雪不讨厌,它是暖的,像棉被,盖着小  相似文献   

7.
迟来的雪     
大家都喜欢下雪吧?我也一样。下了雪可以使空气变得清新,赶走可恶的病毒。连麦地也喜欢下雪,农民伯伯见到下雪就经常在家里念叨:“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雪就像个可爱的小精灵,来到哪儿,哪儿就变得冰清玉洁;来到哪儿,哪儿就充满了欢声笑语。所以,一到冬天,我就盼着下雪。(通过写不同的人对雪的喜爱,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喜  相似文献   

8.
去年,校教研组让我上《济南的冬天》的公开课。我在引导学生分析第三段时,向学生提问:“要是下大雪,济南的小山还这样美丽吗?”学生答道:“不会。”课后教研组召开的研讨会上,有老师说:“下大雪后的雪景也同样美丽嘛,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就有‘千里冰封’的壮观描写。”这是婉言对我设问的否定,当时其他老师未置可否。其实济南的小山是下小雪最美还是下大雪最美,只有具体分析课文,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课文开篇就以北平、伦敦、热带的冬天反衬、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没有风声”,“有温晴的天气”,“是响晴的”,因而“真得…  相似文献   

9.
离我住处不远的地方,就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冬天的时候,矮小的麦苗还在沉睡,一垄垄紧挨着,仿佛怕冷似的,直到大雪给它们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那时,我常常很早就起床,也不戴头巾,顶着凌厉的小北风去探望它们。偶尔有一两丛麦苗钻出雪地,向我招摇着绿色的小手致意。田边的柳树上散落着不少胖胖的麻雀,唧唧喳喳地说着什么。  相似文献   

10.
冬天     
向顽皮的伙伴掷去圆圆的笑脸给憨厚的雪人围起红红的纱巾通红的脸蛋上洋溢着阵阵暖气松枝下流淌着串串童稚的脚印冬天嬉戏在快乐的校园里。让炉火把一句句亲情燃烧,让亲情把屋檐下的冰锥融化,子孙们围绕在膝前打打闹闹,碗筷和酒杯的碰撞叮叮当当,冬天笑容绽放在老人们的脸上给大地盖上厚厚的棉被,麦苗儿慵懒地伸出嫩绿脑袋,蛐蛐们在期待里暖暖地睡,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冬天梦寐在农家的田野里。第三幅画面是“大地梦寐图”。“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仿佛已看到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第一幅画面是“快乐校园图”。…  相似文献   

11.
语言议席一般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只有相对的最佳答案。那种教师事先定好框框,不许学生越雷池一步的做法只能熄灭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热情。所以,以笔者之见,在语言训练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如我在教(第一场雪)“瑞雪兆丰年”这个成语时,鼓励学生想想有几种方法可找到词义。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三种方法。一是在字典中查出关键语素“瑞”和“兆”的意思,进而理解“瑞雪兆丰年”的意义;二是联系上下文,从“冻死害虫”及‘’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词句中瑞摩出词义;三是根据课文中“瑞雪兆丰年不是一句迷信的成语…  相似文献   

12.
作文思维操     
雪化了,变成……要求搜集关于“雪”的有关知识,根据你的经验生活,通过想象写一篇文章。导语冬天,北风呼啸,江山万里,雪花飞舞,大地像盖了一层雪白的棉被。地上,道路两旁布满一座座小山一样的雪堆。冬天,雪在舞蹈;冬天,雪在和大地说悄悄话;雪融化了,变成小溪。雪化了,变成了春天。雪化了,变成温暖……你看到雪化以后变成了什么吗?把你内心的感受写出来。  相似文献   

13.
雪,下了一夜,很大,很美。现在还在下着。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突然从我的脑海里跳了出来。快上课了,我和孩子被这满天的“梨花”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14.
雪,我的父亲     
一提到冬天,我就想到了雪。在我的意识中,冬天总是和雪有关的,雪成了冬天的代名词。而我出生和成长都在广东,在我的家乡高州可以说是四季如春,没有冬天的,也就是说不会下雪。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雪,喜欢这漫天飘飞的白色精灵。或许这喜爱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我第一次接触“雪”就喜欢上了。  相似文献   

15.
丰收的希望──随北京市成教局赴山东考察团考察散记瑞雪兆丰年今冬北京的雪来得格外早,还在去年冬月,京城大地就已经有过两次分外妖烧的银装素裹了。“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改革开放,顺乎民心,连天公也作美。今年一定会是一个金色的丰收年!这对一个有...  相似文献   

16.
胸怀春天     
江南的冬天是很少有雪的。偶尔有一个冬天经历一场大雪,便会让人感到难以适应。 这是南国冬天的雪,阴冷而又潮湿。  相似文献   

17.
一夏天,小朋友都爱吃冰棍、喝汽水、吃西瓜,你知道这里面也有学问吗?那一天,天真热,琪琪从幼儿园里出来,妈妈给他买了一根冰棍。卖冰棍的老奶奶打开箱子,从棉被里取出一根冰棍递给了琪琪。冰棍放在棉被里?这冰棍不是要化了吗?可是,琪琪接过冰棍咬了一口,嗨,硬梆梆的,一点都没有化,琪琪感到太奇怪了。琪琪回到家急着问妈妈:“冬天大家盖上棉被,睡在床上暖烘烘的,为什么用暖烘烘的棉被包冰棍,冰棍会一点都不化呢?”妈妈笑着说;“不是棉被暖烘烘,是你身上的热量散发出来,被棉被隔着才暖的。因为棉花里藏着很多  相似文献   

18.
焦东东 《河北教育》2010,(1):F0003-F0003
天下大雪。 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秀才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县官接了一句:“满天下皇家瑞气。”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又何妨?”这时,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骂了财主一句。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辽阔的东北草原上,有一种会滚动的植物。它伴随着阵阵秋风,像个流浪者一样唱着歌四处“游荡”。冬天,大雪覆盖了草原,但只要这些圆球没有被大雪埋没,它们仍然会在地上滚来滚去。由于这些植物能随风翻滚,所以被称为“风滚草”。  相似文献   

20.
冬天的雪     
冬天来了,雪纷纷扬扬地落下来,犹如千万只美丽的白蝴蝶在空中飞舞。大地披上了厚厚的羊毛毯,屋顶穿上了一条美丽的披肩,大树上堆满了雪球和银条。冬天的雪来到梅花跟前,梅花说:"谢谢你!你的到来让我更香了,也让我知道了坚强和勇敢!"冬天的雪来到麦田,麦苗说:"谢谢你,谢谢你给我盖上了棉被,让我觉得更暖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