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青曾在其《诗论》中说,诗人写诗的“工作”,是“和一切最难于处理的题材搏斗,和各种形式搏斗,和复杂的文字与语言搏斗”。而“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它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它的美学的胜利。——而后者,竞常被理论家们所忽略”。是的,对于他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有关“思想的胜利”以往人们是给予了必要的重视和反复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有一句名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字虽为自然数,但它一旦与汉字巧妙搭配,便产生了深刻的美学内涵,如一帆风顺,双喜临门、三阳开泰、四通八达、五世其昌、六根清净、七情六欲、八面玲珑、九霄云外、十全十美。中国是一个诗歌王国,也是一个数字大国。数字与诗歌尤其是与唐诗有着不解之缘,数字是构成唐诗气质体魄的文化基因;唐诗也沾染着中国数文化的意蕴与精神,留下了许多不乏数字美的佳句,是数文化的诗,也是诗的数字化。据统计,一部薄薄的《唐诗三百首》,嵌入数字的诗歌就有130首,更不必说《全唐诗》了。数字本身既没有形象,也不能抒情言志,但经诗人妙笔点化,却能创造出各种美妙的艺术境界,表达出无穷的妙趣。  相似文献   

3.
现在通行的《李白集》中,一般在集后《诗文拾遗》或《集外诗文》中皆以宋代黄伯思《东观馀论》所记为据,录有《上清宝鼎诗》一首,作为李白之佚诗,对于此诗为真伪,除了王琦曾疑为“乩仙之笔”或“好事者为之”外,后世皆未作深入讨论,而往往只是因袭王说,实际上,不仅《东观馀论》所记是错误的,王琦所疑也是没有根据的,这首诗的作者是有名可考的-在苏轼诗集中,它以《李白谪仙诗》为题,完整地保留着,考察这首诗在苏集中的著录及流传情况,可以确认其作者为苏轼。  相似文献   

4.
东晋谢安叔侄在欢聚游乐之际,品鉴《毛诗》佳句,以表玄心、洞见、妙赏与深情,这是魏晋风流带给《诗经》阐释的一道亮丽风景,吸引着大批文人学士去探寻《诗经》佳句乃至佳章、佳篇以及深藏其中的艺术奥秘,推动了《诗经》文学阐释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不仅以它的词句清秀隽永,意境深幽,成为千古流传的不朽佳作,而且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6.
凡是论及李白的诗歌,几乎都认为它具有“特有的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以致对其悲怆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据统计,在他可编年的943首诗中,悲怆诗473首,豪放诗57首.比例是8:1强。他的悲怆诗不仅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内容之丰富.艺术价值之高,也是极为引人注目的,例如《将进酒》《北风行》《秋浦歌》(“白发三千丈”)《月下独酌四首》《丁都护歌》《登金陵凤凰台》  相似文献   

7.
用外语翻译唐诗,要做到“保存着它的丰姿”是极不易的。英译本《唐诗一百首》(100TANG POEMS)中,关于王翰《凉州词》一诗的翻译,就由于译没有弄清本诗的意蕴,因此译作既未体现出“唐人气魄”,还有损于唐代守边将士的形象;关于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的翻译,虽然译本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意思,译笔也严谨、畅达,但唐代格律诗的音乐美却荡然无存。另外,《英译唐人绝句百首》一书,对上述两诗的翻译可谓语言生动、形象,也具备英诗特色,但对王翰《凉州词》一诗中意思的理解上也存在错误,而对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的翻译,在意旨和情调上都与原诗有了些出入。  相似文献   

8.
鸟叫一两声     
《阳光搜索》2005,(8):20-20
《诗经》开卷第一首就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大家想必背得出,此处不念了。现在要问的是,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9.
现在通行的《李白集》中 ,一般在集后《诗文拾遗》或《集外诗文》中皆以宋代黄伯思《东观馀论》所记为据 ,录有《上清宝鼎诗》一首 ,作为李白之佚诗。对于此诗之真伪 ,除了王琦曾疑为“乩仙之笔”或“好事者为之”外 ,后世皆未作深入讨论 ,而往往只是因袭王说。实际上 ,不仅《东观馀论》所记是错误的 ,王琦所疑也是没有根据的。这首诗的作者是有名可考的——在苏轼诗集中 ,它以《李白谪仙诗》为题 ,完整地保留着。考察这首诗在苏集中的著录及流传情况 ,可以确认其作者为苏轼。  相似文献   

10.
《爱星者与星》是菲利普·锡德尼创作的十四行组诗,由108首十四行诗和穿插在其中的11首歌构成。这些诗与歌在主题和风格上的迥异反映了锡德尼《为诗辩护》中的折衷主义美学思想。108首十四行诗以其逼真性和戏剧性接近亚里士多德的现实主义美学观念,而11首歌则以其灵动性和抒情性照应了柏拉图的理想主义美学观念。《爱星者与星》以文艺复兴时期两种两极分化的美学形式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但锡德尼并没有强调它们的不相容,而是通过诗与歌的交相辉映促进了这两个世界互补式的存在,因此整个组诗具有一种和谐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引用了两首诗.一首诗是南朝梁代皇帝萧绎的《采莲赋》中的一段,一首是南朝乐府诗《西洲曲》。作引用的这两首诗在中起什么作用?笔试作如下解读。  相似文献   

12.
《断章》是卞之琳先生1935年创作的一首小诗。取名为“断章”,是因为该诗为诗人从许多诗歌中断取佳句而成。这首诗精致而典雅,简约而丰赡,亲切而含蓄,显示出了一种别具风韵的美。一、朦胧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泗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相似文献   

13.
借用臧克家文章的题目,来谈女诗人郭爱军诗集的佳句。好诗,不一定都有佳句;有了佳句,也不一定都是好诗,因为有篇无句和有句无篇的诗歌现象是客观存在。但是,人们总希望诗作既是佳篇,又是佳句,佳篇佳句浑成一体。这有相当难度,即使名家巨匠也难以做到篇篇叫好句句称佳。对于青年女诗人,我们更不能这样苛求。  相似文献   

14.
萧音 《甘肃教育》2005,(5):25-26
“一篇锦瑟解人难,可恨无人做郑笺”。历代评论家对《锦瑟》一诗的解读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这首诗的确难懂,因为它只有形象而没有直说。要真正读懂这首诗,应该去分析它的形象给我们的直接感发和感动及联想是什么,而不能去比附事实。  相似文献   

15.
嵇康为人就是一首诗,具有非凡的美学魅力。他的诗则长于用兴,歌咏生命的自由,是庄玄意境进入诗歌领域并获得成功的绝妙之作;其《忧愤诗》抒发忧愤与抗议,历来被看作悔疚自责实是误读,特为辨明。  相似文献   

16.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是诗经三百篇中抒情的名篇。我们很难想象,在秦国这个粗犷尚武之邦,竞有这等玲珑剔透、缠绵悱恻之作。清代王运在《湘漪楼说诗》中甚至说它是“千古伤心之作”,它是如此细腻含蓄悠远空灵,以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风头甚至盖过诗经首篇《关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温柔敦厚是一种富于东方美学特质的诗论,也是儒家诗教的核心。但主张“温柔敦厚”,提倡美刺讽谏《诗序》的精神,却不是《诗经》的传统,它并不能涵盖《诗经》的全部。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是一场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很好看的戏。当然,它最初是一首杰出的叙事长诗。但为什么偏偏它在广大老百姓中流传很广呢?读过这首诗后,笔者开始领悟到,不仅仅因为它有比较引人人胜的故事情节,更主要的是因为这首诗融入了诗意美与悲剧美,反映了古往今来的人们的一种深层心理,即对美好纯洁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9.
汉魏两晋之诗人作诗之时并不曾自拟诗题,其诗题均为后人“用诗”时所加,多数诗题盖至入选《文选》而定于一尊。阮籍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最初也是没有诗题的,《陈留》是对阮诗的最早称谓。最初“咏怀”一题之于阮诗不过是指其中一类而已,后唐人作《晋书》以偏代全,遂成为阮诗的总题。《豪杰诗》并不是今本《咏怀诗》中的某一首或几首,属佚诗无疑。  相似文献   

20.
方超群 《学语文》2013,(6):48-50
现在一般把《氓》看作是一首弃妇诗。《诗经》中的“弃妇诗”有不少,如《邶风·谷风》、《邶风·日月》、《王风·中谷有蕹》等等。但就知名度而言,《氓》的名声最大,是《诗经》选本必选之篇目。这首诗甚至被人誉为“《诗经》中弃妇诗最优秀的篇章”。《氓》与其他弃妇诗之间有何不同,何以《氓》被后人如此广泛的接受?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看看前贤是怎么解读《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