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建设面向21世纪的新闻传播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新闻传播事业需要与之相应的科学。本文论述了建立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它的科际坐标,认为:用“新闻传播”取代“新闻报道”、用新闻传播学取代新闻学乃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新闻仿佛似旧闻.花季少女为免遭侮辱,不惜选择可能牺牲自己生命的极端方式,从酒店4楼客房越窗一跃,致高度瘫痪卧床.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发生在2006年10月16日晚21时30分.  相似文献   

3.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高中语文人教版"新闻与报告文学"单元的一篇新闻作品。本文显现出极强的特殊性:语言上,大量使用否定表述句,但在文字背后又有明确的主张与肯定;内容上,呼唤和平、反思战争,又仿佛并不止于此;形式上,即遵循新闻"及时性"、"真实性"的传统,又对此有所突破。本文以语言上的"否定表述"为抓手,带领学生体会新闻的多样性,引起学生对战争、对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和幼儿一起读着朗朗上口的儿歌时,都能感受到儿歌带给他们的身心愉悦,这种开心是其他娱乐活动不能取代的,身在其中的笔者仿佛也穿越时空回到了那蹦蹦跳跳、唱唱闹闹的孩童时代。  相似文献   

5.
他送她回家,她任性地闭上眼睛让他牵着走.现在,她眼前一片漆黑了.没有视觉没有色彩,来往的车辆声不绝于耳,刚开始的刺激很快便被恐惧所取代.尽管她知道他会尽力为她挑选每一步路,会避开一切可能的磕绊,可她还是忍不住睁开了眼睛.睁开眼睛,她便仿佛恢复了生命握在自己手中的踏实.  相似文献   

6.
有一些人肯定会被机器人取代,而且也应该被机器人取代,比如工厂危险岗位上的工人、矿井里的矿工、高空工作人员、爆破作业人员等等.低技能的工种会被取代,比如餐厅服务人员、流水线上的组装工人等.但最令我感到惊讶的是,新位.因为在数据新闻中,以大数据为依托,新闻机器人能比人类的新闻记者更快检索出相关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7.
查尔斯·蒂梵尼是一个磨坊主的儿子,他并没满足家里的那几个磨坊,经过几年艰苦奋斗,他终于开起了一家自己的珠宝行。一天他在报上看到一则消息,美国铺设在大西洋底的一根越洋电缆,因为年代久远而破损,需要更换。这样一条在大多数人看来普通的新闻,在查尔斯·蒂梵尼的脑子里,仿佛划过一道亮光。他在想,这是一个非常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很可能帮助他。于是他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用尽积蓄买下这根报废的电缆。  相似文献   

8.
英语新闻中,标题叫作headline。在国外,拟标题是编辑的事,编辑根据记者的稿定标题。你觉得该文标题如何?该标题生动且符合整篇文章的风格,一个大声嚷嚷、追不及待要上麦当劳的孩子仿佛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9.
让故事说话,把僵冷的概念变成鲜活的故事细节是金,让视角化的精彩细节攥住受众的心,让新闻视角取代工作视角,运用新闻眼来搜寻新闻亮点。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新闻媒体是适应信息社会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媒体,其本质特征是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络机构。这一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尤其是新闻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网络人口、著作权保护、技术因素等等的限制,以及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内在的血缘关系,决定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网络新闻媒体不会取代传统媒体,二者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慕课的兴起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冲击巨大。慕课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在知识积累的层面上、在教师的传播能力上形成挑战;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的精英教学理念也构成冲击;对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知识积累构成挑战。但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方法仍然有其优势,具体表现为:慕课不能取代传统教学中师生的人际交流及其所引发的教学效果;慕课不能取代新闻传播专业传统教学课程中的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12.
带着对新闻工作的满腔热情,对多姿多彩的记者工作的憧憬,进入了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学习。可是,在学校里学习的内容与自己的想象简直是大相径庭,就像一个在外游荡的野孩子,突然不得不规规矩矩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课一样。仿佛自己曾经的热情正在一点一点地被消磨、被吞噬!  相似文献   

13.
报业竞争的激烈化,促使报纸在打造特色上下力气.从追求独家新闻报道到新闻的深度报道,各家报纸首先将着力点放在新闻上,报纸对于新闻素材的深度挖掘,一定程度地弥补了纸媒时效性相对滞后的不足;新闻评论是报纸追求个性化发展的又一记重拳,在重大事件的新闻大战中,新闻言论是否独到精彩,成为报纸比拼实力的又一考量点;各种类型的专刊取代文艺副刊在市场走俏,成为报纸招徕读者的又一看点,相较于文艺副刊,这些专刊更加娱乐化,更具市井气息,更像是文化快餐.  相似文献   

14.
公民新闻作为现代通信科技和21世纪的新产物,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发挥着巨大的信息沟通作用。从美国的"9.11"恐怖袭击到英国伦敦炸弹袭击,从东南亚的海啸灾难到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都离不开公民新闻,并大有取代传统媒体之势。本文从公民新闻的产生、演化、发展以及优缺点来探讨公民新闻的未来,进而得出结论:公民新闻只是人类社会特定阶段的特定传播形式,一定会被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所代替。  相似文献   

15.
怎样给苍老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呢?对90后来说,苍老可能是一颗童趣渐失的心,可能是跌倒之后盘踞在身躯上的那几道醒目的伤痕,可能是恋爱几场之后仿佛全身被抽空的怅然。对80后来说,苍老可能是日复一日忙碌不停的奔波,可能是寸土寸金的房价与人山人海的就业竞争之下的压力与叹息。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的基础是可视的新闻素材,是第一性的,摄影记者不可能跨越它而臆造形象。但新闻素材对于照片来说,只是一种处于运动状态中的新闻背景,只有通过摄影记者的选择和拍摄,才能生成新闻形象。在新闻记者和新闻素材之间,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新闻素材就像一条奔涌的河流,到底应该攫取哪一束浪花才能使新闻照片具有最大的新闻价值,关键在于  相似文献   

17.
新闻是一种叙事存在。新闻叙事是新闻叙述者对新近发生事实的重构。这种新闻叙事的重构,使得新闻叙事的三个层面都表现出主观倾向性,以致新闻理论倡导者提倡的新闻客观真实的本质只能成为叙述者主观认识上的真实,而纯然的客观真实成为新闻工作者一个无法企及的梦。新闻叙事的客观真实性与主观倾向性的交融,使得新闻叙事只能在两者之间追求一种平衡点,让叙述的新闻更可能接近事实的本相。  相似文献   

18.
新思路花语     
从许多方面来看,中国人仿佛是世界上最不伤感的民族,对“新”的崇拜取代了对历史的崇拜,事实上,这种冲向未来的动力,正在创造“地球上最具活力的  相似文献   

19.
新闻我读     
每一天,这个世界的角角落落都在发生着不同的故事。被发现报道,这些故事便成为被人们阅读、流传的新闻。 每一天,我们从电视、网络、书报上阅读新闻,也可能在亲身经历着新闻。  相似文献   

20.
在我家有两座“火山”,啥?且听我慢慢道来。 活火山——妈妈 我妈妈脾气不太好,在家里,仿佛是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活火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