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鉴赏古诗文呢?我除了给学生讲一些有关古诗文鉴赏的知识外,如“诗歌鉴赏的几个要点”、“诗歌鉴赏的最佳切入点”等,我还大胆进行了教学创新,那就是老师当向导,撰写学习诗歌的心得体会,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这学期,我在进行高中第三册古诗文教学中,经常撰写一些有关的文章,例如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时,我撰写了《学习〈山居秋暝〉有感》一文(附后),并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给老师修改文章。老师的真情,感动了学生,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正像高二(14)班的戚莎莎同学在评语中所写的:此文语言优美,语句…  相似文献   

2.
龚红梅 《贵州教育》2012,(19):36-36
诗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内涵丰富,历久弥新。诗歌教学究竟该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从自己上的《将进酒》中得到了一点启示。李白的《将进酒》写于天宝三年,是唐朝最黑暗腐朽的时期,李白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蓄积已久,却又无力排解,只能借酒以倾吐胸中的不平之气。整首诗读来荡气回肠、潇洒飘逸。所以历来为朗诵名家所钟爱。但有意思的是,不同的朗诵者通过朗读传达出的又是对诗歌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许多教师在教学古文的时候,都使用填鸭式教学,让学生产生厌恶感,更加不愿意学习古文。如何提高古诗文教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让学生能够对古诗文产生兴趣并且自觉地学习它,这是语文教师需要共同探讨的课题,我在此就自己的实际经验谈一点感受。我总结出了一条古文的兴趣教学模式:寻找——引入——释疑——读悟——移用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东大礼堂里,北小一年一度的古诗文经典诵读比赛正激烈地进行着,一个刚刚年满7岁的小男孩轻快地走上舞台,大方地环视了台下1300多名观众后,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我来了》。看着他那陶醉的神情,听着他那清晰的吐字,我的心底不由地流淌着幸福的泪  相似文献   

5.
古诗文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一席,学好古诗文,不光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朗诵是常用方法,本文将围绕古诗文朗诵教学的意义、现状和方法展开论述,为提高初中语文古诗文朗诵的教学质量提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6.
赵振翔 《现代语文》2008,(11):75-76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而诗歌是以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能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净化学生的灵魂。进行诗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难点之一.教师应充分利用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这一特点,以朗诵训练为媒介开展诗歌教学.通过朗诵训练能够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让学生体悟诗歌中蕴涵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诗歌语感,朗诵还有利于对诗歌的背诵,提高诗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古诗文在语文统编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目前的古诗文教学存在内容过于繁杂、故意拔高要求等问题。要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文,教师的朗诵指导要到位,要适度理解诗歌的语言,并进行拓展延伸。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悟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领悟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9.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接触的古典诗词不多,《离骚》词义深奥,吟诵、理解和鉴赏都要在疏通诗意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我编制了"学案",主要着力于字词音形义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反复朗诵,先读懂诗歌的文字层面意思。但诗歌教学又不能止于翻译,这就需要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诗歌读进去。我把诗歌的朗读分为"音读——意读——情读",让学生从了解语言体式的华美,到感受爱国爱民的温度,并进一步仰望照射千古的光彩,让学生一层一层深入进去。  相似文献   

10.
管美华 《学苑教育》2012,(22):38-39
朱自清在《诗言志辨序》中指出:“情感既是诗歌创作的原动力,又是诗歌的主要特点。”白居易还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对于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学生来说,无疑具有相当大的帮助。因此,古诗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好情感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每每想起海德格尔的“人,诗意的栖居”,心中便荡漾着一种幸福感。我喜欢诗,偶尔也能溜上几句。后来当了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更对诗歌教学情有独钟。我通过配乐朗诵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利用多媒体课件来丰富他们的视觉感受,目的就是让学生品味到诗歌的魅力,走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精练传神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感情。但学生好象并不领情,为此我苦恼不已。  相似文献   

12.
设计意图《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儿童诗,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本单元以“秋天”为主题的教学篇目中是举足轻重的:没有了听觉上的美感,秋之韵味也将大减;没有诗歌作佐料,秋之意境顿感逊色。在本教案的设计中,我以“美”为基调,以“听”为主线,以“趣”为佐料,以“仿”为桥梁,使学生久久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秋韵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自主渴望。教学流程一、以诗导入,酝酿诗情1.师引导学生配乐朗诵诗歌《秋天的色彩》,感受秋天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季节。本班学生程炜馨作诗《秋天的色彩》:秋天是绿色的,松树拿出细…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谧。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诗歌。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播放《军港之夜》。一、创设情境,复习词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海睡了》(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2.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美和形式美。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教学重点】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展示照片、画面、配乐朗诵等手段,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相似文献   

15.
陆庆国 《教师》2012,(34):57-57
叶圣陶先生说:“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朗诵的工夫,无论对语体还是对文言教学都很重要,仅仅讨论,只是知识方面的事情,朗诵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鉴于此,我认为朗诵体悟是古诗文教学的本源!  相似文献   

16.
1.由面导点,课前激趣在教学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时,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课前我设计了以下导语:“一提到“秋”,硕果累累、天高气爽、风霜高洁、落叶萧萧等景象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不仅会给人丰富、充实的想像,也会给人愁苦、萧条的感受。请同学们想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绘抒写秋景的?比如说,杜甫在《登高》中是如何描绘秋景的?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又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如何展示了秋天的萧条的?而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又是如何描绘秋天的生机的?”随着这一串提示,课…  相似文献   

17.
让学生默写杜甫《登高》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竟有一半学生将“萧萧”写成“潇潇”,这让我很是吃惊,这两个词怎能分辨不清呢?《现代汉语词典》上说“萧萧”形容马鸣声或风声,“潇潇”形容刮风下雨或小雨。于是我对学生解释:“无边落木萧萧下”即无边无际的枯叶在萧萧秋风中纷纷落下,“萧萧”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登高》中并没有写雨,  相似文献   

18.
沃土     
一场秋雨一场寒.夏日的炎热被秋雨一层一层洗去,雨过天晴,秋高气爽.这或许是一年中最令人惬意的时光.午饭后,我坐在院子的青石板上,静听风弹奏的秋音,感受这音韵中的岁月气息. 而我五岁大的儿子却一点都不懂得享受这秋的宁静、惬意.他一直蹲在院子边的泥地里,翻弄着什么东西.我看了一下他,叹了口气:“到底是个孩子啊!”转头看着不远处被秋风吹拂轻摆的一丛翠竹,我又沉浸在这秋的宁静中.  相似文献   

19.
怎样鉴赏古诗文呢?我除了给学生讲一些有关古诗文鉴赏的知识外,如“诗歌鉴赏的几个要点”、“诗歌鉴赏的最佳切入点”等,我还大胆进行了教学创新,那就是老师当向导,撰写学习诗歌的心得体会,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谧。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诗歌。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播放《军港之夜》。一、创设情境,复习词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海睡了》(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