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仿生飞行器     
作为最常见的飞行器———飞机与普通的飞行生物体———鸟类在飞行方式上存在极大差别。但从现在的情形来看,未来的飞机也可以像鸟类一样振翅飞翔,随飞行条件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羽翼”。那便是———由于观察到鸟类在飞行时会改变翅膀的形状,莱特兄弟发明了可变形机翼,使用缆索和滑轮来调整两侧机翼升力,以控制飞机翻滚。在随后的年月中,由于飞行速度提高,飞机制造者开始采用坚固的机翼,它能够更好地承受空气动力学应力。这种机翼采用副翼,以便产生控制翻滚所需要的不同升力。如今,航空学工程师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柔性的(利用由机翼前…  相似文献   

2.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它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这几个例子,对于提高你学习三角形的兴趣,可能会有帮助. 三角形机翼我们平常见到的飞机机翼,不少是长而直的形状,有些超音速飞机机翼的形状则是三角形(图1).这种机翼比长而直的机翼更容易穿透空气.具有这种机翼的飞机在飞行时,可产生很大的升力,而阻力则较小,从而使飞机飞得更快.  相似文献   

3.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中国地图出版社教学地图编制中心联合编著发行的全日制普通中学教科书《地理图册》第 2 3面有这样一段话 :在航空港建设中 ,跑道要沿盛行风方向修建 ,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 .为什么 ?学生很难理解 .要弄清这个道理 ,必须从飞机升力的产生说起 .飞机为什么能飞行 ?尽管有各个部件的配合 ,但是最主要的是飞机有一对采用特殊剖面形状的机翼 .机翼剖面又称翼型 ,典型的翼型是上凸下平 ,人们通常称之为流线型 .图 1表示机翼的横截面 ,机翼前缘到后缘的距离 AB叫做翼弦 ,以机身为参照物 ,空气相对于飞机而流动 ,翼…  相似文献   

4.
张永生 《物理教师》2008,29(6):29-30
当我们看到庞大的民航飞机或灵巧的表演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总要思索是什么力使飞机飞起来的?在物理教材或一些科普著作中都给出了解释,例如华东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广东教育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该教科书通过对飞机机翼模型吹风演示实验,然后这样叙述:“原来,由于飞机机翼的特殊形状,气流经过模型上方的流速比下方的流速大(原书图ll-20,本文图1)。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留心,可能会注意到飞机的翅膀,随着飞机飞行速度的提高,飞机的机翼相对于机身来说,是越来越短了。为什么飞机的飞行速度越快,机翼就越短呢?飞机是靠机翼产生升力,而把飞机托上天空的,机翼越大,升力就越大。但是,从另-方面来看,机翼在飞行中也会产生阻力,机翼越大,阻力也越大。在飞行速度比较低的时候,为了产生足够的升力,就要把机翼做得长一些,例如滑翔机的翅膀就特别长;当速度提高以后,特别是在超音速飞行的时候,如果机翼长,所产生的阻力就特别大。因此在高速飞行的情况下,人们总是想办法把机翼做得越短越好。不过,机翼减短以后,会不…  相似文献   

6.
郭铨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20):39-41
在电磁学理论中,电势高低的比较是定性分析的基础,而电势与电势差的计算则对于电场及电路问题的求解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1电场电路中电势高低比较的实例分析。1.1地磁场中电势高低的比较。例1判断飞机在地面上方水平飞行时,机翼两端电势的高低。分析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两端产生电势差的原因是由于飞机飞行中切割了地磁场的磁感线。由于在北半球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向下,根据右手定则可以判断,无论飞机向着什么方向水平飞行,都是机翼左端的电势高;而在南半球由于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向上,因此飞机水平飞行时一定是机翼右端的…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08,(Z2)
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有时会因机翼结冰而增加阻力,给飞行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德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了一种鱼蛋白涂料,涂在飞机机翼表面,可有效地阻止机翼结冰。  相似文献   

8.
图片科学     
《小学科学》2020,(5):2-3
1"翼身融合"飞机法国空客公司新近展示了一架颠覆传统的飞,光看外形,你会以为这是一架战斗机,但它的确用来载客的民航用机。翼身融合,顾名思义就是翼和客舱融为一体,让客舱看上去扁平宽短,发动装在机翼后上方(传统客机的发动机是装在机翼方的)。  相似文献   

9.
肖守宇 《现代教学》2003,(12):42-43
在课件制作中,常常需要制作像水流、电流、电子流、磁力线(流)、气流等“流体”的动画,尤其是讲飞机升空原理时,当飞机飞行时,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形状不同,使得机翼上下气流速度不一样,压强也就不一样,从而产生一个压力差,使飞机得到升力。像这样的例子,用小黑板画图或使用实物模型都很难表现清楚,但用“流体”动画课件,却很容易把机翼上下气流行程及流速等表现出来,使教师易于解释、学生易于理解。类似的例子还有像粗  相似文献   

10.
飞上蓝天     
<正>作为20世纪初最重大的发明之一,飞机是指具有机翼和一台或多台发动机、靠自身动力在大气中飞行、自身密度大于空气的航空器。飞机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开启了人类征服蓝天的历史。今天,飞机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它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1853年,英国工程师凯利设计制造出第一架滑翔机,并成功地进行了飞行。  相似文献   

11.
现代飞机的发明源于人们对鸟飞行的认识,然而同样用于产生升力的飞机机翼却无法像鸟的翅膀那样自由地伸展和舞动,所以也就不能像鸟一样适应各种飞行状态。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不久的将来,人们很快将看到具有一副像鸟翅膀一样的柔软机翼并具有自修复能力的“变形飞机”在空中翱翔。鸟类的启迪其实,“变形飞机”并非一种新的概念,世界上最早的飞机其实就有着一对能活动的“翅膀”。当年莱特兄弟在发明飞机时曾详细观察了秃鹰飞行的动作,注意到:“当秃鹰由于风吹而导致身体部分翻转时,它可以通过翅膀未端的扭转来重新获得纵向平衡。”秃鹰通过…  相似文献   

12.
<正>我在初中学习"飞机为什么能上天"一课时,总有一点疑惑,现在结合高中学习知识,查询了大学相关课本知识,针对这点疑惑进行了深入思考,通过向老师咨询,进行了一点总结,现将我的一点收获分享给大家。"飞机为什么能上天"出自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压强与浮力》第七节。课本上关于飞机机翼升力的产生是这样描述的:飞机飞行时,空气相对飞机向后运动,气流在机翼前方分开。由于飞机的机翼都是上凸下平的  相似文献   

13.
《中学科技》2009,(1):48-48,F0003
机翼主体 机翼是如何产生升力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从机翼的剖面形状谈起。将机翼放平,横向用刀切下去,从切开的伤口处(又叫截面)水平地看过去,我们可以看到机翼的截面形状,一般的飞机和一般的模型飞机都采用平凸形的翼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粉样的开关能产生升力(图1)。  相似文献   

14.
一、机翼升力实验改进在教学初中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时,飞机升力作为伯努利原理的应用来分析,教材一般设计飞机升力实验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如人教版教材中,将纸按照图1甲尺寸剪下,折成图乙形状并用小段胶带固定,就制好了纸质机翼模型,MN是固定在机翼前端的细线。把细线拉平绷紧,用嘴对着"机翼"前端的位置用力水平吹气,可以看到"机翼"在气流的作用下向上翘起(如  相似文献   

15.
飞机在高速飞行时,有时两只机翼会颤抖起来,以致机翼突然折断,造成机毁人亡。怎么才能消除这种情况呢?飞机设计师经过许多次的试验,终于找到了消除机翼颤抖的方法。他们发现,蜻蜒的翅膀轻薄如纱,飞行速度达到每秒15米,但它薄薄的翅膀却不会折断。  相似文献   

16.
水翼艇翅膀的形状和飞机的机翼很相似,上面是弯曲的,下面几乎近于平直。它不是直接安在艇体上,而是用支柱和艇身连接起来。同学们肯定知道,飞机在前进的时候,机翼会产生升力。根据相同的原理,水翼艇在前进的时候,水翼上面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教学》2017,(10):42-45
介绍自然界中飞行生物的类别,以及昆虫、鸟类、蝙蝠及其他不同飞行生物在飞行速度、翼形状、翼扑动频率、扑动轨迹、飞行速度、飞行距离等方面的飞行特点,对比了各种飞行生物的飞行优缺点,可供飞行生物爱好者及仿生飞行器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飞机和鸟类同样在空中飞行,但飞机的机翼一动也不动,鸟类的翅膀却不时地上下拍动。鸟儿难道不知疲倦吗?为什么它不让自己的翅膀也像飞机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呢?  相似文献   

19.
机翼和鸟翅     
飞机和鸟同样都在空中飞行,飞机的机翼一动也不动,鸟的翅膀却经常上下拍动。为什么鸟不知道疲倦?为什么它不让自己的翅膀也像飞机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上? 看起来,似乎飞机“聪明”而鸟“笨”。但事实恰恰相反。就飞行本领来说,鸟比飞机“巧”得多。现代的飞机,必须同时具  相似文献   

20.
李静  刘政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11):12-12
同学们知道飞机为什么会飞 ?隐形飞机为什么能“隐形”吗 ?我们可以从初中的物理学知识里找到答案。1 飞机为什么会飞 ?我们可以从“浮力”部分找到答案。飞机要往上飞 ,就必须受到向上的合外力作用。所以人们制造出了上下弧度不对称的机翼 ,上翼面的弧度要大于下翼面 ,这样当空气流过时就产生了压强差 ,根据压力F =压强P×接触面积S ,可知 ,当压强差产生在翼面上的总压力差大于飞机自重时 ,飞机所受到的合外力向上 ,这样就能够飞上天空。为了帮助飞机机翼获得高速流动的气流 ,人们发明了螺旋桨和喷气发动机 ,它们为飞机提供了一个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