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文章。课文的时代背景,一般在“预习提示”中或详或略地作了说明。那么,教师如何运用好这些背景材料呢?笔者认为,时代背景的运用要受到教学目标、教学对象以及课文本身的制约,只有掌握“火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在感情需要调动时用。对感情浓烈的课文,先运用时代背景(注意语言的组织、加工和补充),营造一种情感氛围,让学生进入“角色”,与文章进行思  相似文献   

2.
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高年级篇章教学的重点,要在指导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读写例话”《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阅读教学》中有这样一条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在各年级都有不同程度的具体教学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后的练习中都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怎样才算有感情呢?我认为就是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课文中受到的感染和教育,在朗读课文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那么,学生的这种感情哪里来的呢?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对文章中字词句的深刻理解,进而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才能产  相似文献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有些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管文章的题材,不管句段的情感度。只要是言语形式。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读不好。理解不到位,教师便以声形具备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在学生面前。如何保证的有感情地朗读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本文仅就重点训练项目“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长征》一诗的教学略作探索。一、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因素《长征》一诗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凭借的重点文章,蕴含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有三个方面:①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本色;②红军战胜困难的乐观态度;③作者崇敬、赞美的感情…  相似文献   

6.
《珍贵的教科书》是一篇讲读课文。教学中可采用“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程序,把教学过程分解成便于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活动,使学生通过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语文能力,受到思想教育。 一、读、思、议,理清文章层次 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进而概括段意是本册理解课文训练的重点。在介绍时代背景,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之后,指导学生默读思考课后练习第三题。根据提示,让学生独立归并意义段,议论分段理由,进行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7.
针对一些独生子女存在的怕苦怕累、处处依赖别人的思想,我们选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有关篇目对学生进行了劳动教育,具体教学中我们意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劳动教育,要潜移默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教师要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俗明课文所蕴涵的道理,提高对劳动的认识。动之以情。教师要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热情,与课文中的人物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感情充沛的讲解可以感染学生,使之感情萌动;学生自己反复诵读理解,可使这种感情得到升华。导之以行。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晓理、动情,还要引导…  相似文献   

8.
高岩 《教育》2012,(36):5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而且也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使两者互相促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环境教育呢?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写景课文教学巧妙渗透小学课文中有很多涉及风景名胜等写景的课文,如《趵突泉》《海底世界》《春》《济南的冬天》《美丽的西双版纳》《都市精灵》《咏柳》《望庐山瀑布》等。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理解和品评。可以借助图片、录像等直观影像帮助学生理解词句,鼓励学生围绕课文词句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或复述课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和情感的和谐统一。文章从朗读基调、朗读目标和朗读技巧三方面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应巧妙地融为一体,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通过对标题的分析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对时代背景的介绍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朗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对课文的重点词句段的分析渗透思想教育;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1.
语文朗读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能够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降低学生对课文理解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一、本单元教学目标1,能运用工具书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能按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及有关段落。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等方面的练习。同时,紧紧抓住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中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在进行语文训练的同时,结合课文的内容特点,教育学生学习董存瑞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对周总理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二、本单元教学构想1.在本单元教学我要注意围绕重点训练项目“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一、分析教材体会情。教师备课、钻研教材的过程就是细致体会课文感情的过程,也是先受教育的过程。教师在备课中要针对教材内容实际,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深刻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融溶点,悟准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教学如同演戏,教师只有像演员那样,提前进入角色,对作品的思想感情才理解得深,对作品的感情线索才找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的情趣。这就告诉我们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还要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于这点,我认为可用以下四种方法。 提供背景,搭桥铺路。文章是时代的回音壁,是作者生活的记录。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受知识、生活阅历的限制,往往对有些课文反映的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不熟悉。我认为,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时代背景,既可缩短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帮助深入理…  相似文献   

17.
“以读代讲”是通过老师的导读.使学生明文意、悟文理,并受到情感教育的一种教学结构。导读一般分为四个步骤: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二、再读课文,理解词意;三、精读课文,解决间题;四、品读课文,以声达情。朗读技巧的运用有利于促学,使学生快捷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8.
课文分析《日月潭》是一篇讲读课文,它以生动明快的语言,介绍了我国十大名胜之一的日月潭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热爱日月潭,热爱台湾宝岛的诚挚感情,是一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教学本文,要从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着眼。在引导学生理解词和句的过程中渗透审美因素,在读懂课文的同时抓好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教学目的1、懂得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培养学生热爱日月潭,热爱祖国宝岛的感情。2、学会4个生字,理解“大玉盘、明珠、附近、倒映、湖光山色”等词语的意思。3、联系课文内容,认识比喻句及其作用。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朱君宝 《考试周刊》2013,(35):32-33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