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读对对碰     
新年新打算婷婷姐姐:我是《小作家选刊·小学版》的忠实读者。新的一年就要来了,我很想知道你刊在新的一年里有什么新的打算?能告诉我吗?  相似文献   

2.
<正>1GU DU DE QIU每每品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都会有一种参透不尽的感觉:爱,为什么悲;悲,为什么去爱,而且刻骨铭心?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郁达夫为什么悲?而我为什么强作悲伤去领略郁达夫的"悲凉"却又读不到"悲凉"的感伤?  相似文献   

3.
我很喜欢看《青少年科技博览》,是你们忠实的小读者……读了2001年第7~8期合刊上《采采蝇是睡眠病的罪魁吗?》这篇文章,我认为采采蝇有可能就是罪魁。但还有几个疑点: 1.为什么不捕捉几只来研究一些抵抗“睡眠病”的药物呢? 2.现在敢不敢肯定“睡眠病”就是采采蝇传播的呢? 3.对现在“睡眠病”病因的结论,会不会有什么错误? 也许你们认为这些问题很可笑。请给我答案好吗? 忠实的读者苗德文天津红桥区邵公庄西刘港16号 2001年11月2日  相似文献   

4.
悲喜交加     
《小朋友》2007,(5)
你们知道什么叫乐极生悲吗?我今天就遇到了。你们知道什么叫悲极生乐吗?我今天也遇到了一回。这大概就是悲喜交加吧。  相似文献   

5.
"高三的日子不好过!"又到了迎战高考的日子,我时常想起自己的高三——同样是一次次的挑灯夜战、一次次的睡眼惺忪、一次次的"困倚危楼"。我们都会用"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一个人的勤劳,但却不知道该用什么字眼来形容高三那段日子。是勤奋刻苦吗?是煎熬忍耐吗?我却觉得我的高三不仅仅如此,因为,我  相似文献   

6.
【案例】下面是于永正老师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的几个精彩片段:片段一师:同学们好!你们听懂刚才的介绍了吗?我姓什么?生:您姓于。师:哪个"于"?谁来猜猜?生:"干"字加个钩,干部的"于"。  相似文献   

7.
迎向风雨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也是如此吗?迎向风雨@刘墉  相似文献   

8.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这首词作于绍熙元年庚戌(1190)八月十七日夜。篆冈,是辛弃疾在上饶的带湖别墅中的一个地名。小酌,便宴。词就是在这次吟赏秋月的便宴上即兴写成的。  相似文献   

9.
敖小英 《江西教育》2012,(11):37-38
<正>【片段一】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生(齐):知道!师:知道我叫什么吗?(生笑)不敢说是吧,看我来写。(师在黑板右侧认真板书:于永正)师:那你们想怎么称呼我?生(齐):于老师。师:有别的吗?生:我想叫您于爷爷,因为您很慈  相似文献   

10.
正"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现在的学生根本就是不学无术。""现在的学生脑子里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每每听到这些话,我都有无限的感慨:学生难教吗?学生不学无术吗?到底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觉得关键在于"学生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作为一名教师,你必须知道学生的脑子里在想些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  相似文献   

11.
"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优美的音乐若有若无地飘着,我提笔,默默写下"唐"这个字,然后便如梦里回到唐朝一样. 从"床前明月光"到"花重锦宫城",从"莫愁前路无知己"到"一片冰心在玉壶",还有那峨眉的秋月、清明的冰雨,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往前步行,是滕王阁了,五月的滕王阁竟下起了小雨,便想到王勃了.我喃喃念道:"关山南越,谁悲失路人?阁中弟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我还记得,当年读这首词时,曾哭倒桌前,成了孟姜女.千年风雨了,王勃,你还好吗?  相似文献   

12.
正时间:2009年6月地点:广东东莞[课堂实录]师:孩子们,下午好!生:老师好!师:主持人刚刚介绍过我,注意听的同学一定知道我姓什么?生:姓孙。师:知道我叫什么吗?生:(摇了摇头)不知道。师:请你到前面来,拿着这支粉笔,很快就知道我叫什么了。先写一个"孙"字,子、小,孙。生:(一笔一画写)"孙"。  相似文献   

13.
课文: 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教学片断: 师:谁来读读描写哥哥的句子? (一生读) 师:能说说你读后的体会吗? 生:我体会到了他练功非常刻苦. 师:你说他刻苦练功,"刻苦"是什么意思呢? (生面面相觑,一时说不出来.)  相似文献   

14.
2009年5月的一天下午,在法院的立案窗口前,来了一位女律师,她是来替当事人立案的。但是她递上的这份诉状,却让有着丰富经验的老法官看了后心生疑虑,左右为难:这个案子能作为民事案件立案吗?如果可立,案由是什么?于是,老法官对女律师说:对不起,因为该份诉状需要研究,材料我收下,明天给你回音好吗?经验丰富的老法官为何无法立案?究竟起诉状中写了些什么?且听笔者细细说来。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的话: 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打仗的游戏吗?在真正的战争中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武器。这些武器的外表虽然是冷冰冰的,实际上却威力无穷。那么,它们的祖先是什么样子的?现代武器又有哪些种类呢?就让我来带领你们走进兵器家族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16.
采访上帝     
《现代语文》2005,(8):32-32
我在梦中见到了上帝。上帝问道:“你想采访我吗?”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时间。”上帝笑道:“我的时间是永恒的。你有什么问题吗?”我问:“你感到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上帝答道:“他们厌倦童年生活,急于长大,而后又渴望返老还童。他们牺牲自己的健康来换取金钱,然后又牺牲金钱来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充满忧虑,但却忘记现在;于是,他们既不生活于现在之中,又不生活于未来之中。他们活着的时候好象从不会死去,但死去以后又好象从未活过……”  相似文献   

17.
采访上帝     
我在梦中见到了上帝。上帝问道:“你想采访我吗?”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时间。”上帝笑道:“我的时间是永恒的。你有什么问题吗?”我问:“你感到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上帝答道:“他们厌倦童年生活,急于长大,而后又渴望返老还童。他们牺牲自己的健康来换取金钱,然后又牺牲金钱来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充满忧虑,但却忘记现在;于是,他们既不生活于现在之中,又不生活于未来之中。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像从不会死去,但死去以后又好像从未活过……”上帝握住我的手,我们沉默了片刻。我又问道:“作为长辈,你有什么经验想要告诉子女的?…  相似文献   

18.
始终如“1”     
孙昊 《初中生》2012,(20):40-42
正"1"可以称作十个数字的大哥,你知道为什么吗?看,它们正在讨论这个问题呢。数字们聚集在一起,0坐在沙发上闷闷不乐,3走过来问:"今天可是节假日,有什么不开心的?"0看了看说:"我在想,本来应该我当首领的,为什么人们却偏爱1,它那瘦得皮包骨头的长相有什么资格当首领?"  相似文献   

19.
[情景再现] 在一次组际赛课活动中,一位老师在讲授"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刚开课就向学生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什么叫面积?什么叫面积单位?面积与面积单位有什么关系……接着,该教师在出示一些物体后,连续向学生发问:这些物体的表面在哪里?他们的表面积相同吗?对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同时,"你同意吗"、"他说对了吗"、"对不对"、"是不是"、"会不会"之类的话语反复出现在课堂中.我粗略统计了一下,该老师在这堂课中共提出了88个问题,平均一分钟2个.  相似文献   

20.
<正>一、我的困惑:现在的学生真的不如原来的学生吗?教学中,我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不懂事。我摒弃浮躁,静下心来思考:反复的"烫剩饭"学生能吃出新的感觉吗?种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课程标准变了,教材变了,学生变了,我们老师的教学理念、教法与时俱进了吗?现在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二、我的思考:学生不可能长期依赖老师,教学中我放手了吗?看看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中学的"三板块,六环节"的自主学;江津三中的"翻转课堂",这些都是"高效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