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找个师傅     
找个师傅一天,姑姑跟一司机师傅打电话:"师傅麻烦你了……"儿子听到,很惊喜:——姑姑你太厉害了,还有师傅!孙悟空才有个师傅!我也想有个师傅,姑姑你也给我找个师傅吧……为什么没完成幼儿园老师告诉我,儿子的手工活动没有完成。  相似文献   

2.
开心一笑     
《当代学生》2013,(17):64
口误英语老师教语法,下课前问大家:"我都讲完了,大家还有明白的吗?"我们齐声答:"没有了!"二师兄说得也很对啊前几天去西安玩。车上,只听一男生喊道:"师傅,开空调吧,太热了!"司机还未开口,另一男生接口道:"师傅,大师兄说得对啊!"这时,又一男生喊道:"师傅,二师兄说得也很对啊!"  相似文献   

3.
师傅教弟子一门技艺。尽管弟子很努力地学,可怎么也学不会。一段时日后,师傅要弟子放弃学习。"师傅平时教导弟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执著。现在为什么要弟子中途放弃呢?"弟子不解地问。"你知道陀螺为什么能旋转起来吗?"师傅问。  相似文献   

4.
一次机会     
正师傅教徒弟射箭。徒弟拿起一张弓和两支箭准备试射。这时师傅走了过来,拿走一支箭扔到了一旁。"您为什么把我的第二支箭拿走了呢?"徒弟大感惊讶。"我拿走的不是第二支箭,是第一支,反正这支箭你也射不中箭靶。"师傅如此解释。"为什么?"徒弟依然莫名其妙。"因为你射箭的时候,心里很清楚你还有一次机会。"师傅回答。  相似文献   

5.
男孩的弱点     
一个十岁的男孩决定去学习柔道,尽管他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臂。男孩开始向一位年长的日本柔道大师学习。男孩学得很认真,他不明白,为什么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大师还是只教了他一个招数。男孩最后问:"师傅,难道我不应该再学点别的招数吗?"大师答道:"这是你唯一知道的招数,但这也是你唯一需要知道的招数。"男孩并不是很明白,但是他相信他的师傅。男孩继续训练。几个月以后,大师带他去参加首届锦标赛。男孩自己都感到很惊讶,他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健康快速成长,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师徒结对"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培养新教师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新教师尽快成长的捷径。照理说,师徒结对应该是教学相长、互助共进、比翼齐飞,师傅"更上一层楼",徒弟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师徒结对"是学校部门领导一手包办,没有经过师徒双向选择。这种"拉郎配"的行政方式,效果很不尽如人意。师傅没有去发现和挖掘徒弟的长处  相似文献   

7.
从前,有一个人向一位酿酒师傅请教酿酒的方法。师傅对他说:"一斗米、一两酿酒专用的发酵剂、二斗水,三样东西相互掺和,酿制七天,就变成酒了。"这个人很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发酵剂,相互掺和,七天后尝一尝,还是与水差不多。于是这个人愤愤不平地去找酿酒师傅理论,认为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到了酿酒师傅那里,这个人说明来意后,酿酒师傅沉思片刻,  相似文献   

8.
从"师傅"的角度解读幼儿园师徒制教师专业成长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师傅"的角度看待幼儿园师徒制教师专业成长模式,可以发现对"师傅"而言,与新教师结对、带"徒弟"对她们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同时师徒结对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徒弟"是"师傅"很好的"倾听"对象.  相似文献   

9.
赵星 《大学生》2013,(12):42-42
正家里的房顶掉了漆,报了装修公司来修。上门的是一位35岁左右的师傅,穿戴干净利落,补起漆面像绣花一样仔细,补完后居然看不到一点点修补的痕迹,与之前担心的"补过一定很难看"的想法大相径庭。师傅说:"现在的工作分工很细致,像我们这个工种叫美容师,既然是美容,就不是简单地来刷个白漆能了事儿的。"我问师傅:"现在人工这么贵,你们出手一次一定价格不便宜吧?"师傅说:"现在的工人,都贵着呢,分工又细致,普通技术好点的工人一天工时费就要好几百,还有上千的。可就算这样,想招个徒弟可难了。现在的孩子没人想当工人,都考大学去了。大学倒是能招挺多人,但不知道能不能都上了班……"  相似文献   

10.
<正>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他创办平民学校,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1932年,他创办山海工学团时,请来木匠师傅教学生做木工。可是,木匠师傅每天只顾自己闷头做凳子,不会教学生。陶行知见了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是请你来做先生的。"只会做凳子不会教做凳子,这样的例子在职业教育中也经常看到。有些校长反映,从企业请来的能工巧匠,有的动手能力很强,手上功夫也非  相似文献   

11.
掌舵     
师徒俩在河边摆渡。徒弟说:"师傅让我学一回摆渡吧!"师傅说:"不行,你要先学会划桨。"可一年多了,师傅还是说啥也不让徒弟掌舵,徒弟不明白啥原因,只好乖乖地划桨。  相似文献   

12.
电视剧《康熙大帝》中曾有这样一组镜头:康熙皇帝少年学习时,由其父亲——顺治皇帝的师傅(曾受顺治皇帝重托)教他学习。康熙皇帝起初学习很不认真,不愿学师傅所教的内容。于是某天清晨,他晚到了学堂一刻钟,却见师傅正跪在顺治皇帝的画像前。他惊讶地问:“师傅为何跪在  相似文献   

13.
段子     
《大学生》2014,(7):66-66
正都得听我的表弟刚上大一就神气十足地对我说:"虽然我不是寝室长,但室友都得听我的。我很奇怪,疑惑地看着他。"我只要晃晃床铺,他们就死定了。"表弟很得意。我不解,表弟接着悠悠说道:"路由器在我床旁边!"牛肉面室友特别爱吃牛肉面,可是食堂牛肉面里的牛肉总是少得可怜。一次,室友忍不住对卖牛肉面的师傅说:"师傅,那个……这牛肉面里的汤倒是挺多的,但那个……"没等他说完,师傅拿起勺子就把碗里的汤舀出去了一半儿!(河北传媒学院岩好)  相似文献   

14.
掌舵     
师徒俩在河边摆渡。徒弟说:"师傅,让我学一回摆渡吧!"师傅说:"不行,你要先学会划桨。"可一年多了,师傅还是说啥也不让徒弟掌舵,徒弟不明白啥原因,只好乖乖地划桨。一天,太阳要落的时候,师徒俩正要回去,岸上来了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  相似文献   

15.
五 郑三婚后日子过的踏实,人也安稳了,又收了一个徒弟。徒弟是老家来的,同住一个村,郑三认识他爹,也算受人之托。徒弟排行老五,都叫他小五。 小五平常就跟师傅郑三一起过,郑三吃什么,他也吃什么,郑三喝酒也给他倒一小杯,从不把他当外人。小五人机怜,也聪明,郑三教他见了各位师傅,要按理发行业的规矩说“师傅辛苦”,不能说“师傅受累”,否则师傅以为  相似文献   

16.
俞秋锦 《学子》2013,(6):157
学车的时候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师傅在教到半联动控制低档位下的车速时,就这样说了一下:"所谓半联动就是离合器踩一半。"轮到我实践的时候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离合器由上踩下去,踩到一半就可以了。结果没有达到半联动,反而熄火了。于是师傅就说是我半联动不到位导致的。开了两次后我还是这样,师傅就很生气地让我在一边看。仔细观察了一下他们的操作,发现他们是离合器踩下去后再松一半到半联  相似文献   

17.
华佗抓药     
华佗是汉末医学家。他少年时曾跟一位姓蔡的大夫学过医。他聪明、勤奋,很得师傅赏识。有一天,师傅把  相似文献   

18.
<正>"师傅"与"师父"是两个与教师密切相关的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了解"师傅"与"师父"区别在哪里,往往混用这两个称呼。因此,有必要通过梳理"师傅"与"师父"这两个称呼所指的演变,辨析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师傅"一词,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且从一开始就是用来指老师的。  相似文献   

19.
一次,我发现一个学生做广播体操时很不认真,本想找他谈话,批评教育一番,但转念一想,批评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让他当一回"师傅"呢?课后我把找他来,对他说:"老师发现广播操的每一个动作要领你都会,只是没有认真做,是吗?"他说:"是。"于是我又对他说:"老师也想学做操,苦于  相似文献   

20.
应城一中秉承"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为了使学生了解社会,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组织我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09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建筑工人、装修工人、泥瓦匠师傅们测量建筑平面是否水平使用的是水平尺。水平尺是通过看气泡是否"居中"来判断是否水平。由于工作环境中泥沙、灰尘多,师傅们要用带泥水的手拿来拿去,水平尺常常弄得很模糊,看起来很吃力,有时甚至看得流泪,还是比较难以分辨;特别是光线不好的时候,更是难以看准,只能凭经验和感觉;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