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闻市场化不断发展、受众本位观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新闻的可读性研究将变得愈来愈重要,也将愈来愈有生命力,在新闻作品中有效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注重以文本的召唤力来吸引和激发受众的参与意识和再创造潜能就显得十分必要,而构建新闻的“召唤结构”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召唤结构”是由德国著名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来的。他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把文学作品中包含的不确定…  相似文献   

2.
新闻摄影作品的召唤力是评判新闻摄影对社会影响力和作用力大小的重要标准之一。要提高新闻摄影的召唤力,除了有效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外,还要求从业者提高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有影响力的新闻素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要使形象生动的作品与受众产生对话,在思想、感情上引导和激发受众的参与意识,达到强化新闻摄影的社会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新闻摄影作品的感召力是评判新闻摄影对社会影响力和作用力大小的重要标准之一。要提高新闻摄影的召唤力,除了有效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外,还要求从业者提高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有影响力的新闻素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要使形象生动的作品与受众产生对话,在思想、感情上引导和激发受众的参与意识,达到强化新闻摄影的社会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祁涛 《新闻传播》2007,(2):66-67
一、魅力与新闻魅力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魅力,是指事物或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依此类推.所谓新闻的魅力,是指新闻颇能吸引人的素质和能力。新闻的这种魅力,实质上就是它们能够满足受众需要的各种因素的集中展现。其意义和作用在于,它能够赢得受众的喜爱或重视。并以此为动力,引起受众对它们及新闻媒体长时间而深入的注意,收获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因此,新闻魅力才是新闻吸引受众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由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国新闻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空前活跃,受众研究的命题也被提上日程,成为一个全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本文拟对10年来的受众调查研究作一历史的回顾及省视。一、改革开放时代的召唤受众(audiece),是一个集合概念,指一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信息的人。尊重受众,服务受众,是社会主义新闻、广播、电视事业的优良传统,是新闻、广播、电视界义不容辞的“天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广播、电视机构里,无不设有专事受众工作的部门,由专人接待受众来访,处理受众来信.举办社会公益活动,吸引受众参与新闻传播活动;发现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壮大通讯员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受众调查,倾听受众意见.并将受众意见视为“有价值的指示”,作为改  相似文献   

6.
目前,广播电视面临着愈来愈激烈的竞争,在激烈的优胜劣汰中自我生存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广泛的受众。如果没有受众,广播电视也就失去了市场,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受众的需求就是节目主持人超越创作领域的依据之一。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抓住受众的选择心理和意愿心理,寻找与受众最贴切的内容来引发受众浓厚的兴趣,充分利用受众需求的变化所提供的信息,将受众需求所具有的现实性、丰富性同自身的特性及潜在性加以分析、策划出科学的新颖的节目方案,去吸引受众。这样,你就会有所新的发现和新的风格,会在新的角度和层次上求得创作领域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7.
由于网络媒体本身有着大容量、交互性、超文本、超链接、超媒体等特点,网络新闻在网络上传播,只能通过精彩的标题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可以说,网络新闻标题已成为决定受众是否索取深层新闻信息的第一选择关口。所以,网络新闻要吸引受众的关注,激发读者深层阅读的欲望,其标题就必须具备比传统新闻标题更为讲究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播》2004,(11):69-69
《新闻天地》2004年总22期发表郭美宏的文章《论提高社会新闻的“保真值”》。文章指出,在社会新闻大战中,一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不负责任地见闻就录、见闻就炒的现象时常发生,提高社会新闻保真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李彩霞 《新闻窗》2005,(5):36-36
社会新闻已成为媒体吸引受众“眼球”、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但是,认真审视当今传媒所热衷的社会新闻,就会发现,在“度”的把握上,一些媒体进入了误区:一味地迎合受众的口味,一味地媚俗,从而丧失了应有的品格和立场。那么,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大众传媒中的主流媒体之一的电视台,该不该报道社会新闻?要守住阵地,把握导向,同时赢得受众,突破口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0.
新闻娱乐化满足是受众的心理,或者说是受众的心理成就了新闻娱乐化现象。在当今传统媒体低迷发展的时期,新闻娱乐化迎合了受众的兴趣,媒体只有吸引更多的受众眼球,抓住受众好奇猎艳的心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这种愿望,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注意力经济也随之产生了,拥有的注意力越多,就可能获得越大的利润。  相似文献   

11.
新闻策划的前提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们选择和信息媒体的多样性在增多,严峻的竞争向各新闻媒体提出了挑战。各新闻单位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注重策划,争取时时拿出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满足读者需求的报道来。五年前,当中央电视台率先将新闻与评论融为一体成立了新闻评论部并相继推出“焦点访谈”等栏目以来,就已经把新闻策划的课题摆到了全国新闻媒体的面前。近年来,各地纷纷效仿,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传媒在争取受众的策划报道上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新闻策划”作为一个高频率使用的词语和操作方法已经广泛受到新闻界同行的关注和青睐。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必定是新闻界愈来愈重视新闻策划,新闻策划的领域愈来愈广泛、水平愈来愈高涨的时代——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我们应对新闻策划多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当今的新闻领域,娱乐新闻已然成为一种别具个性的存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状态。娱乐新闻之所以能吸引受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内容和形式上的新颖独特,它不仅缓解了工作带给受众的压力,也满足了受众对明星大腕们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3.
刘芳 《编辑之友》2016,(8):80-83
数字阅读日益成为新闻信息获取的一种流行趋势,但它也引发了受众数字阅读的心理负效应,这使得网络新闻编辑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对受众的引导:以原创性的内容吸引受众阅读,多平台加工推送吸引不同受众,善于运用营销思维进行新闻导读,善于用人际化互动来吸引和稳固受众群.这样才能减少受众信息需求心理变化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升新闻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杨力 《新闻前哨》2006,(9):41-42
新闻有美。新闻美存在于审美活动中。新闻作利用审美感知去发现、感受新闻美,伴随着审美情感的进发和对美的感悟,在新闻作品中创造艺术的美。新闻作品中的素材、语言、结构等因素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吸引受众,使受众也能进入审美,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以其特有的形象信息而别于其它门类摄影。图象信息价值含量是判断新闻摄影传播力度的重要参数。如果说新闻摄影中视觉语言的形式表现起到强化主体内容和吸引视觉感观作用,那么,新闻事件内容所包含的信息价值量,将是新闻摄影实质的所在。新闻摄影的力量就在于要向读者提供新闻事件实质的形象传达,将世人关注而无法亲身前往的新闻事实内容传播出去。有效地影响受众,给人以思考和关照。因此,关心新闻摄影信息价值的选择与建构.是促进新闻摄影在现代传播意义上实现新扩展的精髓所在。(一)新闻摄影信息价值选择是通过摄影记者直…  相似文献   

16.
新闻消息的导语就像一个故事的开头,有趣、生动、形象、丰满就令人不能释手,就能吸引受众。新闻导语写作得吸引人,新闻就有了一个成功的开头。伴随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新闻媒介主体传播形式的丰富多元化,新闻导语的写作方式日渐丰富。  相似文献   

17.
宋歆 《军事记者》2002,(4):57-58
一些悲观的研究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军事新闻宣传的受众群正在流失,但事实正好相反,军事新闻宣传的受众群不但没有发生所谓的隐性流失,反而正在以很快的速度隐性剧增。就连新兴的网络媒体,也以其海量、实时、互动的军事新闻,以及形形色色、类别齐全的军事论坛,吸引和造就着以几何级数增长的军事新闻“发烧友”。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中前进,而大众媒体也在竞争中活跃起来。新闻采访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随随便便就可以找到新闻热点了。当网络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大时一切的新闻似乎都已经不再新了。作为新闻采访的记者也在采访中遇到了许多难题,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新闻采访才能吸引受众目光,但如果一个新闻采访记者能够将新闻细节做到完美,那么新闻内容也必定会吸引人。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为了抢夺市场,吸引受众,各类媒体在娱乐新闻上狠下功夫,部分媒体为了能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增加发行量,不惜违背新闻职业道德,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导致娱乐新闻成为虚假新闻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维系观众与新闻节目的纽带。从传播学角度讲,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是双向的,传播者不可能将内容强加于人,而受众也不可能一味接受。他们会依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地对新闻内容进行筛选和取舍。如果某一新闻引不起受众的兴趣,那么它就发挥不出新闻价值,达不到理想的传播效果。而新闻媒介要发挥新闻应有的新闻价值和舆论导向作用,就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激发观众兴趣。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创新,以激发观众兴趣,促进新闻创新工作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