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3年新课标Ⅰ卷作文以“好的故事”引领思考,以“好的故事”的价值取向建构表达和评价路径。这种以“好”作为审美标准的作文命题,给写、评双方提供了诸多美好的思考契机,也寄寓了命题者美好的憧憬。一、命题提供了美好的契机1.考生倾诉的契机“2017年版课标”强调,写作表达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好的故事”的命题,给“积极向上”的表达提供了倾诉契机。  相似文献   

2.
一、作文命题: “商店的橱窗”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版S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六篇课堂习作作文命题。习作要求是:1.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橱窗的布置写清楚,写成一段话;2注意用词正确,语句通顺、连贯。课本以中药店的橱窗为范文。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将“素养立意”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并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质量评价进行了具体、细化的描述。命题工作在各学段中的核心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核心素养取向的命题研制是2022年版课标理念观照下对考试评价改革的呼应与践行。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评价建议”中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内容,明确提出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学业质量表现检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提供依据,为评价区域和学校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提供参考”。同时,对命题原则、命题规划和命题要求做出了具体规定,为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提供了依据。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从情境的创设、命题材料的选择、测试任务的设置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云南大多数地区使用的数学教材是“北师大版”,今年已延伸到九年级(即初三年级),因此今年云南省的数学中考命题的依据是“北师大版”教材,“概率与统计”是新增内容。笔者就涉及频率、概率、应用等有关知识,以及“概率与统计”在中考命题的形式谈谈我的看法。一、澄清一些认识1  相似文献   

6.
习题导解     
高教版的职高数学教材第一册第一章第二单元“逻辑用语”中介绍了“非命题”。教材中对它的介绍比较简单:一个命题的否定形式叫这个命题的非命题。  相似文献   

7.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强调:“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设计典型任务”。在“命题和阅卷原则”中明确“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每单元后的研习任务,渗透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对接高考评价体系,对于引导学生拓宽学习视野、优化学习方式、提升语文素养等有导向价值。下面以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研习任务(四)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新”在何处有人认为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新”在具有科幻色彩,“可以大胆想象”和“可以编述故事”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主要“新”在以下三处:1.突出考查创造性思维能力。(考生作文表现出视角新、立意新的特点)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以考查,绝不仅限于以有  相似文献   

9.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记叙性文章”“说明性文章”“议论性文章”的文体表述调整,为写作教学和中考作文命题指明了方向.中考作文命题文体表述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教学文体代替具体文体,必然使新课标追求的培养学生“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写作能力成为一句空话.中考作文命题记叙文概念被窄化,推崇叙事抒情散文,忽视其他写作形式及应用文考查,缺失文学性写作,直接影响着中考作文命题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导向作用.中考作文命题要全面考查新课标规定的具体文体,细化文体考查,创新考查形式,真正培养学生“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认识人民币”是集多种数学核心素养于一体的重要教学内容.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框架对“认识人民币”教学内容分析,并比较分析人教版、苏教版、北师版和西师版中相应内容发现:“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内容中数学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数学概念、数学命题、数学抽象、数学建模、运算能力、转化思想、文化底蕴、思考自学和创新实践9个方面;4个版教材中“认识人民币”的内容呈现特点是重视情境化教学和学生经验理解、数学习题的背景单一、实践操作性强、关注文化渗透.对“认识人民币”教学应立足数学认知的培养,重视数学思想的形成,显化数学能力的发展,立足个人发展的取向.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山西省中考历史命题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确定命题思路,在选择题、简答题、材料题、分析说明题和探究题五种题型上进行创新,实现了课程标准“识记”、“理解”和“运用”的目标要求;同时,在历史课程的能力及其培养方面,也提出了一定的指导和要求,促进了中考历史考试改革。  相似文献   

12.
“电阻定律”是高中物理一个重要的电路定律,国内“人教版”、“鲁教版”、“沪教版”和“粤教版”等多个版本对该内容的处理方式和方法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不尽相同。一、多种版本教材的比较首先,实验方案和电路的选择上多种版本教材的指引详略不一。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教材《选修2—1》(人教社A版)的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P2)中对“命题”这一概念是这样定义的:“一般地,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按照这一定义,要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就是要看它是否符合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评”一致成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之主流,尤其是在2022年版课标出台后,评价成为当今关注之焦点。因此,探索一种能够科学、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的命题模式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一步。本文探索基于“教—学—评”一致的理念,以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植入“用”,来串联通过对语文实践运用情境的思考,创设切合语文实践情境的命题情境,实现对小学语文命题本真的唤醒。  相似文献   

15.
张从福 《生物学教学》2005,30(12):46-49
江苏省从2003年开始实行了“3+1+1”高考模式,生物学科首次以单科150分记入总分。命题延续和发展了“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考核能力,体现生物学基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命题指导思想,强调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多种题型为工具;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正>2023年1月浙江选考是实施新课标、新教材的第一次考试,其命题特点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本次选考卷有什么特点?下面笔者从“命题特点、试题评析”进行阐述。一、命题特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素养导向的命题框架包括“问题”“情境”“知识”“素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指明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2023年1月浙江选考化学试卷(以下简称“2023年1月卷”)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素养教学背景下的命题要求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张小忠 《天中学刊》1999,14(6):73-80
“因文生事”是金圣叹小说创作论的重要命题之一,其意义在于明确了小说创作的虚构特征。在阐述这一命题时,金圣叹的哲学思辨力既使他的理论闪烁出智慧的光辉,又使他的理论受到明显的局限。他以佛家的“因缘生法”来解释现象世界,亦用它来解释“因文生事”过程中出现的多种艺术现象。与“因缘生法”相适应的还有“动心而为”———“设身处地”、“格物”———“忠恕”等一系列理论命题,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说明小说中的艺术现象  相似文献   

18.
几何公理与定理都是命题。其中,“为人类长久以来的实践所证实,不用推理的方法加以证明,而作为证明其他命题时推理的根据,这样的命题叫做公理”;“可以用推理的方法证明是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数学》第三册,1978年12月版),但是,同一命题,例如“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版课标”规定的高考命题原则是“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应固化,以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在此原则指导下,每年的高考命题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求新求变,以满足“小步快跑”的改革期待。作文题也不例外,近几年每年都有新人耳目之点,2023年四套全国卷依然如此。比如,材料叙述简约、不设理解难度的“海派”风,新课标Ⅱ卷对教育部四省联考卷写作题“读写结合”模式的低浓度兑现等。  相似文献   

20.
读了《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10期聂幼犁教授《命题切忌“想当然”》一文,感慨颇多。高考涉及千家万户,命题工作自当慎之又慎;对“想当然”类试题,我们中学教师也应明辨是非,不能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