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李磊 《体育世界》2008,(10):112-113
在全面构建社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体育,为构建和谐文化、和谐人才和和谐环境做出重要作用,这些贡献也将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教育,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教育所培养的不仅是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才,更重要的是未来社会和谐的主力军。教育的和谐,不仅关系到当代社会的和谐,而且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和谐。从一定程度上说,离开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体育与社会的关系、发展体育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的作用,认为体育可在塑造全面发展人才、维护社会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高科技的发展等方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和功能,拓展了研究体育与和谐社会关系的研究领域,为和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张岚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5):527-528
和谐体育是当今体育发展的需要,是体育改革的新动向。和谐职业人,是当今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在高职院校中把和谐体育与和谐职业人才的培养进行和谐融合,将对开发高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身心保证。  相似文献   

5.
论构建和谐社会与现代高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对构建和谐社会与现代高校体育改革进行综述,通过现代大学体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辨析,使我们看到大学体育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同时,构建和谐社会也对高校体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广大的体育工作者要以当代大学生的多种需求为改革的理论依据,加快我国高校体育信息化的步伐。高校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并立足时代的要求,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6.
谢雄健  刘闯  赵芳 《体育科技》2012,33(1):85-8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以中越双边龙舟赛为研究个案,调查、分析其开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对和谐邻邦关系与和谐周边环境的构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要性的分析,重点论述中越双边龙舟赛在促进中越两国关系发展和构建和谐邻邦关系的价值,探讨中越边境(广西)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在促进和谐邻邦关系及构建和谐周边环境中的作用,并提出结合中越双边龙舟赛发展、促进中越关系发展、构建和谐邻邦关系的策略,为边境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及邻邦关系的和谐发展谋求新的途径与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红玲 《体育世界》2009,(12):94-9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看到了大学体育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倡导“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新历史时期,我们要立足时代的要求,使犬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形成自己独特的,鲜明的特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和谐社会与学校体育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从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内外环境及学校体育在和谐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可见出学校体育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论和谐的中华武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以“和谐”为切入点,阐述了中华武术中的和谐理念并分析了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作为弘扬民族文化载体的武术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创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和谐社会的建成和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论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民族传统体育中的舞龙为例,阐述了舞龙运动中的和谐理念并分析了舞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研究表明:作为弘扬民族文化载体的舞龙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创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学校必须从提高管理干部的自身素质做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加速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创建和谐校园既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一个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校管理者要以创建和谐学校为管理理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发展大众滑雪旅游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理论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发展大众滑雪旅游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行了理性分析和实际考察。认为大众滑雪旅游作为现代社会中一种文明、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而和谐社会的构建又为大众滑雪旅游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大众滑雪旅游的发展应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大众滑雪旅游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大众滑雪旅游的法规及其运作机制,经营理念大众化,注重旅游形象的塑造。充分认识发展大众滑雪旅游对于促进和谐社会人的现代化观念的建立,培养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促进社会成员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精神文明建设,消除社会等级差异,感受和谐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安定等起积极作用,并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健。文章通过对云南景谷县民族传统体育开展实际所进行的田野调查,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所起到的作用进行思考,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及民族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以实现民族团结,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从而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归纳演绎等方法,在界定休闲体育与和谐社会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休闲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认为休闲体育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并提出了发展休闲体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浅析武术人自身和谐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的重要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武术人是构成社会人群的基本单位,并受武术和谐思想指导,武术的和谐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探讨武术人自身的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国策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主义和谐体育的构建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和谐体育”进行了探讨。认为:和谐体育是现代体育发展的“关键词”,构建和谐体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和谐体育并非是无矛盾的体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和谐体育的3大特征;和谐体育的目标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和谐体育构建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来自社会和体育系统自身等方面。提出坚持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契机,优化整合体育资源,深化体育体制改革等构建和谐体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们的运动训练只注重成绩的提高,缺乏对运动员的人性教育和精神的培养,致使出现了一些个人的和社会的问题。"和谐社会"理论引导我们要培养"和谐"的人,要重视对运动员进行和谐教育,促进全面发展。按照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主张,我们的训练中要激发运动员的主动性、遵循运动员的自然发展规律、注重运动员的自我完善、全面发展身体和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出"和谐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保证运动员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体育系统应积极创建和谐体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体育的基本要素;在构建和谐体育中,必须化解和改变种种不和谐问题。构建和谐体育是一个长期目标,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不断地在发展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阐述了传统武术文化所蕴涵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体自我身心的和谐等和谐文化内涵,提出依托学校教育、结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以农村为主体、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等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的途径,使传统武术文化更好地得到继承和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
毕道远  秦文 《体育世界》2008,(12):54-56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本文在阐述高校“和谐校园”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以及“和谐校园”建设的发展现状。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从中论证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的关系。最后总结了高等院校体育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校园体育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在培养校园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当局要充分利用体育文化资源,坚持以人为本,让师生通过参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团结合作、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面貌,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