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群论与高等量子力学导论》一书已于1991年8月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近年来为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高等量子力学课程编写的《高等量子力学》和《矢量空间与群论基础》两本讲义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问世两年多来,与兄弟院校进行了交流,特别是在国家教委物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物理教材建设组召开的研究生教材研讨会上介绍和交流,获得一致好评,影响遍及全国。获93年中南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邮电学院连汉雄教授编著的《电磁场理论的数学方法》一书,是按原电子工业部制定的工科电子类专业教材“七五”编审出版规划,经电磁场及微波技术教材编委会征稿、评选、审定作为高等学校工科电子类的研究生教材,已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  相似文献   

3.
大专计算机教材编委会专业基础课编审小组,根据电子工业部“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1986年—1990年工科电子类教材编审出版规划”,于1987年9月在苏州市召开了第二批投标的四门专业基础课的教材评选会。经有关院校教授和专家的审查和评议,评选出了《离散数学》、《计算方法》(由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出版)、《数学电路与逻辑  相似文献   

4.
建国三十三年来,高师院校对中国教育史学科曾编印过几本交流教材,出版社也先后出版过几本中国教育的断代史、思想史及制度史等。现在却非常需要有一部体系严谨、内容充实、具有高度科学水平的中国教育通史教材。这种教材不但高师院校教育系必修课需要,而且在没有教育系的高师院校也需要。因为五十年代中期,在一些没有教育系的高师院校里曾开设教育史作为公共必修课,当时我们沈阳师范学院也建立了教育史教研组,并给文科高年级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写的《理论力学》教材,1961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至今已出至第六版。它是国内出版最早的一本《理论力学》教材,也是历年来国内院校采用最多的一本教材。2003年,据教育部全国力学课程指导小组统计,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在使用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编写的《理论力学》教材。各校各出版社现在已出版理论力学教材40余种,而除哈工大的教材外,只有一本《理论力学》教材有十几所学校在用,大多数《理论力学》教材只有一、两所学校在用,也就是说,大部分有自己教材的学校,只有自己学校在用。哈工大第四版《理论力学》教…  相似文献   

6.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卢植教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该书是作者作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立体化教材编写委员会"成员应邀编著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英文版),适用于综合大学或师范类本科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使用。该教程全面反映了应用语言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构架,从应  相似文献   

7.
可编程控制器(PLC)课程是工科高职院校电气、机电、机械等专业的主干课程。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孙平、杜志勇等编写的《可编程控制制器原理及应用》教材,于2002年被确定为高职高专教育“十五”规划教材。2003年1月由高教出版社出版。现就该教材的编写思路、主要内容和特色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进行教材开发研究,优化教学内容 我校教师积极进行教材开发研究,以市场需求、地方经济结构发展为导向,根据教学实际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做出改革或调整,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改进,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学校拥有了一批由我校教师主编且正式出版的文化和专业课教材。原子能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高职院校复习教材《语文》、《英语》、《数学》及同步练习教材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广东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高职高考复习教材《数学》,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共9本;暨南大学出版正在出版的教材有工学结合《语文》、《英语》、《数学》三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正在出版的教材有《AUTOCAD快速入门与考证》、《电工技能训练》、《电子技能实训教程》、《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共7本。  相似文献   

9.
1981年出版的《体育理论》教材指出,体育保健课是为身体比较弱、或有某种疾病和身体某部分器官有缺陷的学生开设的。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体育保健课的规定为:“对个别身体异常和病弱学生升设必修或在高年级开设选修体育保健课”。由此可见,现行高校体育保健课的开设对象主要是身体异常和病弱学生。1993年邹继豪主编的住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材理论教程》是比较完整的体育保健课教材,但由于多年来我国体育教学重实践、轻理论的指导思想较为严重,仅把其中的太极拳、保健气功等传统养生方法作…  相似文献   

10.
一部“新、深、实”的好教材——评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张先亮邢福义教授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于1991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它的出版,适应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和培养目标的需要,结束了高师院校长期以来没有专用现代汉语教材的历史。几年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1.
童庆炳先生主编的“面向21世纪教材”《学理论教程》(高教出版社1992年出版,1998年再版)是一部崭新的学理论教材。这部教材以马克思主义的“三论”即学活动论、意识形态论、艺术生产论为依据,融会了中西学理论特别是现代西方学理论的观念、概念与范畴,提出一系列新的见解和主张,突出了学的审美性质。  相似文献   

12.
社庆笔谈     
世界上两个地方是最不能放任自流的,一是军队,一是学校。军队放任了,将不能以令,学校放任了,师不能施教。师施教,最主要是要有好的教材。电大建校初期,学生使用的几乎全部是借用教材,有些甚至是本科院校的教材拿来给专科学生用。二十年来,中央电大出版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有了一大批自己出版的较好的文字教材,优质的音像、光盘、教学包等多种媒体教材,这些文字、多媒体教材从内容到质量深受电大学生和社会的好评。二是良好的设施、现代化管理和优质服务。目前,中央电大出版社现代化的书库在全国出版行业已属一流,管理…  相似文献   

13.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是工科高职院校自动化类专业的主干课程,由武平丽主编的《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教材,被确定为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已于2007年6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现就该教材的编写思路、主要内容和特色作一介绍,希望能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张培基等编写的《英汉翻译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教育部委托解放军洛阳外院为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编写的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通用翻译教材。  相似文献   

15.
浅谈地学高职高专教材的编写与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地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是缺乏相应的教材。笔者从地质出版社组织出版地学高职高专教材入手,分析了该类教材的特点以及注意事项:一是教材要突出"理论适度,侧重应用"的特点,内容"精而少";二是能够突出实用性和技能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三是加强教材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由张汉熙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高级英语》教程,自1980年出版以来,已印刷10次,发行数十万册。该教程的课文均选自英美原文,题材较全面、内容较丰富、起点较高,所以一直是大学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主要使用的一套精读课教材。为了帮助教师与学生更好地使用这套教材,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了由余卫华、张鑫友主编的《高级英语学习指南》一书,该书现已成为讲授与学习《高级英语》教程的重要参考书。《学习指南》中的“参考译文”部分,将各篇课文译成汉语,其目的是帮助教师与学生正确理解原文,尤其是原文的难点部分。由此可见,译文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师与学  相似文献   

17.
电子教材和课件评估及其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言 随着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电子教材和课件等教学媒介在我国,尤其是在高等院校得到迅速发展.如何研制开发和选用优秀的电子教材和课件,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电子教材和课件,将成为高等院校及其教师和学生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建立科学、系统、有效的电子教材和课件评估方案与指标体系,对电子教材和课件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专业高年级精读教材存在着诸多问题。精读教材的改进应以现代语言学特别是“交际能力”理 论为基础,教材应为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内容而编写;按文化“范畴”方式来编排课文;练习设计应以 篇章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9.
《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是高教出版社同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合作出版的大学英语系列教材。教材反映了语言学和教学法研究的最新成果,体现了教学大纲的思想。出版后,受到我国大学外语界的重视,为不少学校所采用。本文仅根据我们所用过的一、二两级教材谈谈它的成功新颖之处及有待完善改进之点。  相似文献   

20.
“听音想象作文”录音带(广西音像教材出版社出版)是结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文训练体系,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发展学生视觉思维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听觉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设计并出版的一套作文辅导教材。这套录音带的基本特点和操作程序是让学生由“听音”进行“想象”,然后由“说话”进入“作文”。这套教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补充了现行小学教材的作文训练体系的不足之处,开辟了作文教学的新途径。进行“听音想象作文”的训练,是有理论依据的。  一、教学依据: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