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黄旭望 《内江科技》2007,28(4):85-86
本文探讨了层序地层学理论中关于层序的定义,讨论了不同理论体系的理论依据以及主要模式,尝试性总结了松辽盆地层序地层的划分原则,归纳了松辽盆地层序地层单元的识别和划分标志,讨论了松辽盆地层序地层的基本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2.
许晓凤 《内江科技》2014,(4):86-87,101
<正>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对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受到石油勘探界的重视。其基本理论包括基准面原理、体积划分原理、相分异原理和旋回等时对比法则。大量研究表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和理论可有效地应用于地下地质的研究,为精细油藏描述、地下地层对比、沉积相和储层特征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和预测工具。  相似文献   

3.
朱逸青  张蓝夫  马青 《内江科技》2013,34(4):157-158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的原理与方法,结合岩性、录井以及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北部轮南地区石炭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识别出3个层序界面,划分出1个三级层序,2个四级准层序组,5个五级准层序,建立了塔里木北部轮南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在研究区内识别出三角洲、潮坪、泻湖、台地、河流等五种沉积相。分析了层序格架内沉积相时空展布特征,揭示了层序格架内沉积相的时空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李岩  唐辉  唐军 《内江科技》2010,31(12):124-124,135
本文通过国内外资料调研,明晰了岩性地层油气藏概念;总结了国外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核心为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技术,并对这两项技术在我国的运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目前,已形成了适用于我国地质特征的两项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核心技术:陆相层序地层学和储层预测与评价技术,上述技术在我国诸多盆地的勘探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盛 《内江科技》2014,(5):41-42
<正>通过对地震剖面反射界面的识别和追踪,结合岩心观察及大量的钻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和沉积学研究,确定了新生界各个不同级别的主要等时界面,并明确了其地质含义。研究表明,青东凹陷新生界划分为2个一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和8个三级层序,并对主力含油层析沙四上亚段进一步划分了2个四级层序和5个五级层序,为该地区精细地层研究及沉积体系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地层学理论研究、石油勘探开发中,层序地层分析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研究的关键是各级次层序界面的划分,以及内部的旋回结构解析。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岩心比较少、地震资料分辨率达不到精度要求等,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在层序地层研究过程中需要应用较多的测井资料。测井资料具有很高的纵向分辨率,包含大量与沉积地层旋回变化有关的信息,是地层岩性和物性等的反映。通过不同方法科学的分析提取这些信息,会大大提高层序地层研究的定量化水平。不断提高测井资料的利用程度,充分发挥测井资料在层序地层学分析中的作用和应用范围,将有利的促进测井层序地层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探讨了测井信号小波分析在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中的适用性及其地质意义.对测井信号进行一维小波和一维连续小波变换后可识别出不同级次的沉积旋回,结合研究区已有的地震、测井、岩芯资料综合分析确定合适的小波尺度进行高精度层序地层界面的识别.研究表明,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小波分析对深水碎屑岩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的划分与传统方法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四川盆地及周缘钻测井资料、野外剖面等观察分析,把志留系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石牛栏组组成下部三级层序、志留系韩家店组组成上部三级层序;明确了陆棚沉积体系是志留系主要沉积模式,局部发育台地及三角洲沉积,其中志龙马溪组以深水陆棚沉积为主,发育富有机质笔石页岩、石牛栏组主要为浅水碎屑陆棚、韩家店组主要发育深-浅水陆棚,岩性为紫红色泥页岩,局部为条带状砂岩。  相似文献   

9.
测井资料具有很高的纵向分辨率,是层序地层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料。本文基于大港油田板桥凹陷的某项目,对准层序组、体系域中测井曲线所反应出的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测井曲线在层序界面识别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会芳  杨静  雷传玲 《内江科技》2011,32(2):127+131-127,131
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对泌阳凹陷赵洼油田安棚区核三段Ⅰ油组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进行精细划分。通过构造演化和古气候特征分析,建立划分方案和层序对比骨架剖面。在此基础上,将核三段Ⅰ油组分为1个中短期旋回和5个短期旋回。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苑》2008,(10):85
平方王地区孔店组地层的划分存在分歧,导致勘探目标的层位归属不明确,本文以滨斜189井为核心点,通过岩性组合特征、测井曲线特征、地震等资料、古生物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平方王地区沙四段和孔店组地层划分的具体原则。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双河油田Ⅳ5—11层系沉积微相特征对双河油田进一步改善开发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对双河油田Ⅳ5-11层系进行精细的层序划分与小层对比,建主与完善工区内层段统一的小层划分方案,并以此总结研究区的层段内砂体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曹飞  胡雅洁  郝立华 《内江科技》2006,27(2):127-127,F0003
以大港地区新近系馆陶明化镇组为研究对象,依据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的方法原理,以地震、钻井和古生物资料为基础,得出该区新近系的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体系,并分析了该区各个三级层序内沉积体系的时空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剖析八道湾组岩芯、测井等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层序地层界面进行了识别和划分。八道湾组共识别出1个二级层序、3个三级层序和4个体系域。  相似文献   

15.
  萍等 《内江科技》2014,(4):94-95
<正>针对王集西区与杨楼的结合部位分层界限不统一,构造不落实等问题,本文对王集油田泌276断块80余口已完钻井进行油组划分和小层细分对比,利用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地层新理论,进一步落实王集西区泌276复杂小断块构造形态和断层分布特征,为油田地质研究和油田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文杰等 《内江科技》2014,(3):126-127,131
层序划分是储层描述的基础,层序划分的精细程度在储层描述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于层序划分的方法很多,主要时频分析和小波变换。本文在分析两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之上,采用小波变换与时频分析联合的方法进行层序划分。  相似文献   

17.
柏涛 《今日科苑》2008,(4):39-40
小层划分与对比是油田开发方案实施的基础,常用的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根据层序地层学的观点,在大分层的基础上,针对各油组的地质条件采用准层序法、准层序组法、等时法、切片法及等高程法对JIV及JIII6 7油组进行了小层划分与对比,提出了在油田开发地质工作中,针对地质条件不同的综合性小层划分与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18.
彭旋  罗小平  郭川 《内江科技》2011,32(12):128-128
在川东北地区长兴组层序划分的基础上,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及地震等资料的分析,对研究区长兴组层序格架内沉积相进行研究,得出:长兴组下部三级层序HST时期,研究区发育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斜坡等相带;上部三级层序HST时期,与下部三级层序HST相比,还发育局限台地相,其中台缘礁滩和潮坪相,以及台内礁滩相为有利相带。研究区西南部台地2个三级层序HST时期,礁滩体发育表现为不同的特征,下部三级层序HST时期,生屑滩更为发育;而上部三级层序HST时期,生物礁更为发育,且具有向研究区东部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胜坨地区沙一段的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为重新认识胜二区的沙-22层进行高分辨率的层序地层研究。在Cross理论指导下,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研究了隔夹层的作用,预测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对指导该区提高果收率、实施注采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琨 《内江科技》2013,34(5):152+171
博兴洼陷南斜坡油气资源丰富,该区下第三系地层区域性向南抬升,与上覆馆陶组地层呈不整合的特点,综合运用钻井、测井、试油和试采、三维地震资料等信息,以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石油和天然气、和油气藏动力学为理论为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博兴洼陷南斜坡各级次地层不整合的形成机制、类型、分布特征及与其地层油藏关系,总结不同类型地层圈闭的分布规律与成藏控制因素,提出该区的勘探方向和滚动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