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何加晋 《新闻世界》2013,(6):264-265
在党中央大力倡导“走转改”与“三贴近”的背景.下,全国各省级卫视纷纷掀起新媒体转型与民生报道的热潮。东南卫视作为福建省唯一覆盖中国大陆的电视媒体,利用自身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独特地理优势,将频道定位为“欢乐海峡”,旨在立足福建,关注台湾。本文通过对东南卫视部分新闻节目的统计与分析,总结东南卫视的新闻传播格局,并对未来东南卫视新闻传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两岸关系实现和平发展,新时期的两岸新闻越来越受到各个涉台新闻媒体的重视。本文尝试从"两岸新闻"的概念与现状、新时期的特点以及选材和编排的原则等几个方面,以海峡卫视《华闻报道》的节目实践为例,对新形势下的两岸新闻做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两岸往来的日益频密,涉台新闻越来越被电视媒体所重视。本文从涉台新闻的定义、意义及制作现状出发,以CCTV-4《海峡两岸》、福建东南卫视《海峡新干线》(及其延伸栏目《海峡论坛》、《海峡午报》)、厦门卫视《海峡报道》为案例,对涉台电视新闻报道的选题原则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春分时节,海峡彼岸传来一个讯息:台湾同行要利用春假的机会,组团到大陆来“踏青”。路线是北京、武汉、上海、广州,访问位于这几个城市的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几家新闻院系和当地新闻媒介,并游览名胜古迹。代表团团长为台湾大众传播教育协会会长、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王洪钧教授,副团长为著名者报人成舍我的女公子、台湾新闻学会副理事长、世界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成嘉玲教授。顾问两人,一是台湾新闻学会会长、曾任蒋介石先生秘书的楚崧秋教授,一是台湾报业协会会长、《民众日报》董事长李瑞标博士。团员中有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世界新闻传播学院、台湾艺专的院长、系主任、教务长和《联合  相似文献   

5.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打破两岸媒介38年的隔离,成为第一批公开到大陆采访的台湾新闻记者至今,海峡两岸的媒介已经陆续交流了27年,虽然中间由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出现过停滞阶段。大部分的台湾民众是通过台湾媒介了解大陆、了解两岸关系的发展现况、参与两岸关系的交流互动。当前,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以良好的势头进行充分的交流,媒介既是参与交流的内容也是各种交流推动的因素之一。本文旨在以中天新闻台大陆新闻中心为一个窗口,了解海峡两岸媒介交流的现状,了解台湾电视媒体对大陆新闻议题的选择,分析这种选择背后的原因,并探讨新媒体时代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出现对于两岸电视媒介进行新闻交流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受众对两岸关系的日益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一批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涉台新闻节目相继走入观众视野,其中,央视四套的《海峡两岸》、东南卫视的《海峡新干线》、凤凰卫视资讯台的《台湾一周重点》等堪称涉台新闻节目的“名牌”.随着厦门卫视于2005年2月1日正式开播,这几年,厦门卫视先行先试开展对台入岛立体宣传,以《两岸新新闻》为主体的涉台新闻已经做出了一定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档新生的涉台新闻访谈节目,《海峡夜航》为何能很快进入全国卫视所有新闻栏目收视率排名榜前五名?经历了从《海峡论坛》、《海峡深呼吸》的发展,《海峡夜航》与以往的涉台新闻访谈节目相比,有何不同之处?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法,解析《海峡夜航》在议程设置、访谈形态、生产机制三个方面的创新求变。  相似文献   

8.
叶青 《东南传播》2020,(8):44-46
台海新闻指的是经由台湾岛内媒体制作、播出的一切有关于岛内政治、民生、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的新闻。鉴于新闻与历史的同源性,一直以来这些新闻资源因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真实、清晰地再现岛内社会生活状况的某一横断面,而成为我们探讨台海问题的重要事实依据。那么如何做好台海新闻资源的再利用?一种基于"台海新闻"一度创作的基础上,进行再梳理、再整合,以新的视角整理出新的逻辑叙述思维的创作方式也许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向。本文试图以东南卫视《台湾新闻脸》节目操作为例,抛砖引玉,探究台海新闻资源的二度创作问题,以期从更大范围、更多角度行之有效地挖掘台海新闻资源,做好涉台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9.
2005年初,作为全国最早进行涉台新闻报道的地方卫视媒体,地处海峡东岸的福建东南卫视推出涉台谈话节目《海峡论坛》,并逐渐形成以新闻评论和人物专访为主要形式的涉台谈话节目,之后依托于其2008年12月以来在台驻点采访的优势,独创驻台观察员的报道形式,拓展涉台谈话节目空间,创立《海峡新干线》"台北演播室卫星连线"版块和《海峡夜航》栏目,在涉台新闻深度报道方面继续领先。在这一过程中,东南卫视在涉台谈话节目方面都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当下的发展方向又在哪,本文将结合实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海峡卫视和台湾年代电视在季播选秀节目《有梦出头天》上的联合制作为例,探讨两岸电视合作模式,合并资金人员拼创意拼制作,为省级三线卫视和地方电视台寻找突围机会。  相似文献   

11.
<正>《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以下简称《直播台湾》)在两岸新闻交流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大陆电视媒体单一个案来台人数最多(31人)、在台湾停留时间最长(近50天)以及首次全程采取现场直播方式在台湾环岛直播。另外,我相信《直播台湾》也是策划时间最长、方案修改最深入的  相似文献   

12.
新闻节目,中央、省市,各个台都在做,要如何才能打破观众在对新闻节目上的视觉疲劳和央视的新闻垄断,就需要包括主播在内的栏目人员努力探索、孜孜以求了。《海峡新干线》作为一档全国卫视首家以台湾新闻为主,贯穿闽港澳四地资讯的新闻节目,不仅要求新闻内容要快捷、可看,而且对主播的要求也很高。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人们不仅要了解身边的新闻,更要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的变化。近年来,国际新闻节目趋热,不仅在央视、凤凰等老牌国际新闻媒体平台上蓬勃发展,更是在各大省级卫视遍地开花。由此,独具特色的国际新闻成为了各家媒体的竞争资本和创新出路,本文以广东卫视《直播全球》为例做出分析,从本土化、深度化、新媒体等方面探讨省级卫视国际新闻节目的叙事方式和传播技巧。  相似文献   

14.
王留 《东南传播》2021,(12):46-48
在建设"新型主流媒体"阶段,传统对台新闻媒体面临融合转型的新挑战.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打通《海峡新干线》和《今日海峡》两大对台资讯栏目,以两岸"Z世代"为目标受众,以互联网思维优化现有人员和资源的配置,推进新闻媒体纵深融合,孵化出媒体人视频号矩阵"海峡锐评"等新媒体产品,在实现流量变现的同时,也为两岸和平发展营造积极有利的舆论环境,是"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升级建设中的一次宝贵尝试.  相似文献   

15.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从区域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之后,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福建海峡电视台是福建广电集团旗下以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卫星电视台,承担重要的对台、对外宣传任务。经过两年多运作,完成了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立项的大型航拍电视纪录片《飞越海西》,9月23日至30日在福建海峡电视台首播,在海内外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本片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节目制作上特别注意尊重台湾民众及海外受众的收视心理,研究和探讨对台、对外宣传的艺术性、策略性。为进一步加强对《飞越海西》的学术理论研究,探索新时期广播电视外宣的新途径,本期刊发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部分专家教授以及《飞越海西》主创人员之一、福建海峡电视台总监撰写的文章,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视角探寻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以及带来的启示,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6.
海峡传播之间的差异,源于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媒介生态的不同。探讨研究台湾媒介对大陆新闻的解说,可发现两岸传播在内容、形式方面之异同。本文分析了台湾TVBS下的《中国进行式》栏目2014年1至9月份的节目,对其在节目内容、演播室主持人与现场导播记者之间的互动方式、提示标题的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发现其成功之处,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7.
李展 《东南传播》2014,(1):30-31
<正>《东南传播》学刊是福建省惟一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深受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各位教师、学者的重视。欣闻学刊计划于近期诚邀两岸学者共建"海峡传播"研究专栏,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从事台湾媒体研究的几位教师以及经常合作的一些台湾学者就"海峡传播"研究的今夕与未来进行了讨论,祝愿《东南传播》学刊把这一专栏办成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和社会价值的两岸学术交流平台,大家讨论的意见由我总结整理如下。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铭清教授从促进海峡传播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面提出了看法。他认为,"海峡传播"是两岸交流中最重要的项目,因为两岸隔绝几十年,最需要通过传播增进了解,建立互  相似文献   

18.
林木棋 《东南传播》2014,(12):29-31
海峡传播之间的差异,源于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媒介生态的不同。探讨研究台湾媒介对大陆新闻的解说,可发现两岸传播在内容、形式方面之异同。本文分析了台湾TVBS下的《中国进行式》栏目2014年1至9月份的节目,对其在节目内容、演播室主持人与现场导播记者之间的互动方式、提示标题的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发现其成功之处,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学科发展历史、新闻传播生态等差异,大陆和台湾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与特点.21世纪以来台湾新闻传播学研究呈现新的态势,梳理其发展脉络与演变特点,有助于及时了解台湾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及全面把握两岸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整体面貌.《新闻学研究》是台湾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阵地之一.基于该刊2001-2019年间所刊论文的统计,采用内容分析法,管窥21世纪以来台湾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样貌.研究显示,新闻学与媒体研究、传播学研究、广告学研究、广播电视与电影研究、文化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新闻业务、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等9个领域受到学术界重视,成果丰硕,但存在显著的不均衡.  相似文献   

20.
业界动向     
泛太平洋集团对台湾媒体扩大投资 有“媒体神秘投资家”之称的泛太平洋集团总裁潘思源日前表示,除了在台湾现有的《泛游网》(ToGo-Travel)及预定年底发行的《海峡》月刊外,预计今年还将会在台湾投资三到四本杂志。他分析说,就长期来看,台湾是进军大陆媒体市场最好的跳板,而目前受不景气影响,台湾部分媒体的市价大幅缩水,投资价值已开始出现,其中他最看好财经类杂志的发展。 另外他还透露,由海峡文化发行,以工具书方式详细描述如何投资大陆的《大上海》双月刊今年将可以正式出版。 (齐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