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科学”的由来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科学”从“小科学”中来 什么叫“大科学”? “大科学”就是国家资助的规模巨大的科研项目。而“大科学”体制则是以“大科学”项目为主导,以众多“小科学”项目为基础的现代科研体制。“大科学”是“小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19世纪西欧和美国的科学史,就是“小科学”的发展史,即私人资助的自由研究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质疑既是一种“进学之道”,又是一种科学精神。“学贵质疑,方始为学”;“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的“进学之道”为许多人所熟知,质疑的科学精神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既有的学说和权威的、流行的解释,不是简单地接受与信奉,而是持批判和怀疑态度,由疑进而求异,才能另辟蹊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立说。纵观整部科学史,[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论高师本科教育科学课程体系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高师本科教育科学课程体系由若干门“大”课组成,存在种种弊端,必须改革。在目前我国高师教育体制和教学条件可能实施的前提下,以“小”课替代“大”课,扩充课程门类,增开教育类与心理类选修课,适当增加教育科学课程总学分,并重构课程目标、体系与文本。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的“道”范畴,内含着“一”与“多”、“有”与“无”、“ 存”与“亡”、“好”与“劣”等人类对于一切存在的辩证的理解,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是人类智慧中至高的悟性。而西方之“科学”范畴,不过是之于自然界的办法、手段而已,是支离也。当今“科学”何以能埋下毁灭人类地球的祸根?此乃天下皆以科学为美斯为丑矣之理。对“科学”的迷狂导致了“科学”被滥用、妄用和盗用等严重问题。自恃其有,所以无德;逞强气盛,因此失道。既认识到“科学”之美,又认识到“科学”之丑,方能超越“科学”之失和“科学”之不自由。求科学而不求道,使人类变得野蛮粗鲁、愚味无知,持“科学”之人需要持”之人来启蒙。“全盘西化”乃去高就低、弃大适小、舍本逐末之行为,当弗为。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的“大”和“小”都具有修饰动词的能力,但是动词的各小类与“大”和“小”的搭配情况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很多动词能够受“大”修饰,但是不能受“小”修饰,即使有些动词能够既受“大”修饰,也受“小”修饰,也具有语义争语用上的不对称。这种现象主要与人们的认知规律及“大”和“小”意义的宽窄有关,“大”具有很多“小”所不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贴近生活找课题 探究身边大学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它没有现成的教材。因而.如何因地制宜进行课程开发,体现地方特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以“探究身边的科学”为主题.以“贴近生活找课题,探究身边大学问”为切入点,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从身边生活中发现“小”课题,往小课题探究中获得大学问,收到了较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需要巨大资金投入和众多科学家参与的大科研项目是一种大的科研工程,把其称为“大科学”是一种误区,大科学应该是宇宙大自然整体整合存在运动演化之道——大道理。中国古代有四大科学:周易大科学、中医中药大科学、汉语言文字大科学、中国哲学大科学。中国哲学思维与西方哲学思维不同,中国是以宇宙大自然为中心,人从属于自然,而西方则以“自我”为中心去考察自然,让大自然从属于“自我”。老子的“三生万物”和庄子的“逾七为化”,是对宇宙大自然整体整合运动演化普遍规律的揭示,是西方任何科学的定律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中国科学事业大发展需要学习“田忌赛马”的智慧,走出西方“大科学”概念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上至宇宙天象,下到鸟兽虫鱼,大至立身处世,小到人情物理,可以说语文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它和生活同在,与思维共存,跟政治结缘,同科学相亲……语文学科简直成了人见人爱的“大众情人”。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新的认识与定位,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的理念也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推崇。  相似文献   

9.
邹颖 《福建教育》2011,(7):86-87
在开展本活动之前,我们已经组织过“找一找小铁珠”和“认识小铁珠”两次科学活动,幼儿对小铁珠的基本特性已经有所了解。为了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我们组织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10.
小灰鼠找到一颗大核桃。大核桃看上去很好吃,小灰鼠舍不得吃。小灰鼠抱着大核桃去找他的好朋友小白鼠。“送给你。”小灰鼠说。“谢谢你。”小白鼠说。每天,小灰鼠都跑去问小白鼠:“核桃好吃吗?”小白鼠总是回答:“我还没舍得吃呢。”有一天,小灰鼠又跑来问:“核桃好吃吗?”小白鼠指着院子里一棵绿色的小树苗说:“喏,我把它种了下去。”小灰鼠很高兴。他说:“哈。你有了一棵核桃树。”小白鼠说:“这是咱们的核桃树。”小灰鼠每天都来看核桃树长高了没有,顺便给小白鼠送点好吃的。小白鼠就和小灰鼠坐在核桃树下,一边吃东西,一…  相似文献   

11.
大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大科学体制的孕育与生成,是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的产物,是科学技术与社会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科技管理上的革命性变革。 当初,资产阶级学者曾认为,“大科学是布尔什维克瘟疫一样的东西”,它会泯灭科学研究中的“自由精神”。但是,实践证明,大科学及其体制对于现化科学技木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它的作用是“小科学”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2.
Luna 《素质教育博览》2007,(3):59-61,12
上期说到快乐宫殿的小精灵巴蒂尔被魔术师芭比弹射到了人类世界,掉进了“大炮弹”和“小豆芽”的家里。兄妹俩决定帮助巴蒂尔找到西摩医生,修复受损的翅膀,重返快乐宫殿。在“小魔方”的提示下,“大炮弹”解开了巴蒂尔锦囊内的漂流救助暗号,这时——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科协、国家教委等单位组织的“小星火计划”活动,是在农村青少年(主要是农村中小学生)中开展的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小调查、小实验、小改革、小创造、小咨询等活动。它对提高农村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培训农业科技后备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在“小星火计划”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张湾职业中学先后被评为全国“小星火计划”活动的先进集体;西双湖中学、罗庄小学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小星火计划”活动先进集体。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们在“小星火计划”活动中长期坚持科学方法的训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古今中外的教育无不重视这一“疑”字。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英国、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在上个世纪末研究的STS(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科学教育中也指出“科学即为质疑、解释与证明。”而且把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判断一个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不,小凡卡不能走,他得信守自己的诺言!”“不,小凡卡必须走。太晚了,再不走,爸爸妈妈要着急的,再说公园也要关门了。”“不对,如果小凡卡走开的话,那他就不是一个诚信的孩子了!”“不对,小凡卡已经做到了诚信。他信守了自己的诺言,一直在等待大哥哥们的回来,是那些大哥哥不守信用!”“小凡卡太老实了,怎么那么傻啊?要是我早走了,游戏本来就是玩玩的啊!”“老师,我觉得小凡卡应该走了。他可以让门卫转告那些大哥哥们,也可以直接去找大哥哥,告诉他们说我一直在等你们,我遵守了自己的诺言!”……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新高中《语文》第二册(试验修订本·必修)把《谏太宗十思疏》的“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注为:“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这注释不符合原意,应当修正。“怨不在大”语出《尚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孔颖达解释说:“人之怨不在事大,或由小事而起;虽由小事而起,亦不恒在事小,因小至大。”意思是说,凡是使臣民怨恨的事都不能做。《谏太宗十思疏》虽只引用了“怨不在大”,省去了“亦不在小”,但基本意思是相同的。“怨不在大”应注为:“(臣民的)怨恨不在(事情的)大(小),(凡是使他们怨…  相似文献   

17.
丛智芳 《内蒙古教育》2005,(6):34-35,37
“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大家都熟知的话,虽是“善小”,见微知著。然而世人多好“大”,不重视“小”已是很久的事了。仅仅从语文课堂教学来看,就有不少小的现象,透过它们,我们能看出许多大问题,而这些问题恐怕是我们应该正视的,也是能从中做大文章的。  相似文献   

18.
倒飞的鸟     
“小品文大品位,小哲理大智慧,小故事大道理”,这应该是我看到过的对“小品文”最恰当准确的形容了。如何从“小”中体味出“大”来呢?那你可要好好感受一下本期的“小品文”专辑了。  相似文献   

19.
一、猜谜导入。(在纸中央画个大椭圆,纸的一角画个小椭圆) 教师引导:大蛋住在草地中央,小蛋住在草地角落。大蛋很想念小蛋,就从门前接了根电话线,打电话给小蛋说:“小蛋,你好!”小蛋也很想念大蛋,就从后门接了根电话线,打电话给大蛋说:“大蛋,你好!”原来大蛋和小蛋不是蛋,猜一猜它们是什么动物?  相似文献   

20.
李万江 《山东教育》2004,(28):41-42
学贵知疑。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