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没有什么比苦苦等待更为残酷的了,中国数字出版的先驱者们曾经望穿秋水地等待着这场出版变革的到来。过去几年一直没有起色的电子书在2009年终于成功秀出,吸引了国人的眼球。而汉王科技2010年开年在创业板的成功上市,迎来了中国数字出版的第一  相似文献   

2.
《编辑之友》2011,(12):89
受美国亚马逊2007年推出电子书阅读器Kindle刺激,台湾的数字出版2008年至2010年迎来第一个数字出版产业的关键发展期。台湾各界更是看好数字出版的前景,无论是传统出版业、电信业、电子书阅读器制造商、数字出版平台等,均大幅投入有关数字出版相关活动,以期追赶国际化浪潮。但与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内地相比,台湾的数字出版产业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3.
刘成勇 《出版参考》2009,(13):10-10
目前,大多数国内出版单位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出版资源的数字出版形态,没有开发出适合互联网时代需求的数字出版产品,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数字出版产品销售渠道,没有在数字出版领域实现赢利。对于电子书、数据库、在线教育、按需印刷、手机出版等不同的数字出版形态,其赢利模式差异很大。一些国外成熟的模式在我国未必一定可行,国外没有的模式在我国也未必不能成功。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多数国内出版单位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出版资源的数字出版形态,没有开发出适合互联网时代需求的数字出版产品,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数字出版产品销售渠道,没有在数字出版领域实现赢利.对于电子书、数据库、在线教育、按需印刷、手机出版等不同的数字出版形态,其赢利模式差异很大.一些国外成熟的模式在我国未必一定可行,国外没有的模式在我国也未必不能成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数字出版产业与数字出版趋势两方面对2012年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剖析,对互联网手机热潮、教育出版社服务化转型、电子书产业链各环节进程、儿童出版数字化发展进行了详细梳理与点评;并就数字出版移动化、社会化阅读、科技创意数字出版三大数字出版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6.
王卉莲 《出版参考》2015,(11):29-30
在数字出版、数字教育热潮席卷全球的大环境下,2013年的俄罗斯电子书市场,延续近几年的发展态势,增长迅猛,电子书阅读的推广带动数字出版的繁荣,数字出版的增长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电子阅读的普及和电子图书馆系统的使用.本文结合相关调查和统计数据,对2013年的俄罗斯电子书阅读、电子书出版以及电子书图书馆系统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梳理,透过数据一窥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7.
微言大义     
《出版广角》2015,(4):126
中国图书出版网官方微博当我们讨论数字出版商有关移动的策略时,我们说的移动究竟代表着什么?有一个很快也很容易想到的答案。移动涉及定期在Facebook、Instagram、Pinteret以及类似的平台上发布消息,这样有移动手机的人才能紧密地跟随你的宣传脚步。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微博独立作者经常能在数字出版领域取得成功,但他们实际上究竟卖出了多少本电子书呢?不同于传统出版业,自出版的作品都没有ISBN码,而  相似文献   

8.
电子书悄悄走近我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康 《出版参考》2006,(27):5-7
全球的电子书产业,经过2000、2001年寒流之后,又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国电子书的出版数量也随之快速增长,截至2005年4月,我国电子书出版总量不仅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而且掌握了一大批自主核心技术,在数字版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由于世界各国的电子书产业发展时间较短,迫于技术、版权保护等原因,众多出版商仍处在尝试阶段,对电子书的发展还抱有观望态度.  相似文献   

9.
Kindle阅读器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汶锦 《新闻前哨》2010,(9):107-107
Kindle是由亚马逊公司设计和销售的一种电子书阅读器,用户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以较便宜的价格下载图书、报刊等资料。自2007年亚马逊公司发布第一台Kindle到2009年底,用户手中各种类型的Kindle占据了美国电子阅读器市场的6成份额,实乃数字出版时代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0.
本文梳理了2011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备受关注的四大事件——百度“版权门”、电子书阅读器“遇冷”、电子商务巨头上线电子书平台、手机阅读井喷发展,并通过对这些事件的点评和分析,揭示出其可能对未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在美国电子书发展历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零售商控制了出版商所有电子书的价格,并导致价格急剧下降。与此同时,电子书收入增长放缓。几家提供电子书订阅服务的公司取得了很大成功,而图书馆则在与出版商的博弈中打了漂亮的胜仗。在电子书和大众数字出版领域,2014年将会发生什么?数字图书世界网站精选并汇集了十个大胆预测以飨读者。1.巴诺:关闭或出售Nook,或者私有化巴诺一度似乎有望挑战亚马逊在电子书市场的地位。苹果公司进入市场后为所有零售商创造了均等机会;阿歇特、哈珀·柯林斯、麦克米伦、企鹅和西蒙舒斯特出版的电子书则为巴诺创造了制胜先机。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近日,由接力出版社和法国伽利玛少儿出版社共同开发的"第一次发现丛书"《瓢虫》和《森林》的富媒体互动体验版电子书提交至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审核,8月下旬正式上架与全国读者见面。该书是接力出版社进军童书数字出版的首批产品,也是接力出版社在童书数字出版领域实施精品化战略的第一弹。这两本电子书应用了仿3D技术、触控感应技术、移动定位技术等多项数字出版技术,从而使阅读过程更富互动体验性,无疑是中文电子童书的精品力作。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出版解决方案提供商,亿部文化有限公司将负责这两本电子书的网络运营推广,与接力出版社共同将这两部电子  相似文献   

13.
《出版科学》2010,(2):112-112
2009年中国数字出版总产值达750亿元,首次超过传统出版产值,比2008年增长42%;亚马逊电子书销量也一度超越印刷图书,成为圣诞节最热销商品。面对日益澎湃的数字出版浪潮,出版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  相似文献   

14.
《编辑之友》2011,(1):128
[本刊讯]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迫在眉睫,转型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出版业未来发展大计。产业链各相关行业虎视眈眈,都希望在数字出版上分得一杯羹,如何达成重要的产业共识,推动中国的数字出版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如何发掘电子书市场商机?1月9日,北京图书订货  相似文献   

15.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2,(10):6
正张洪波:传统出版面对电子书想说爱你不容易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在《中国图书商报》撰文说:自从2001年《著作权法》中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以来,尤其近几年,电子书流通平台争相上马。各大电子书厂商、数字集成商大都通过出版社、运营商或者文化公司取得电子书授权,但是,由于版权审核不严格,造  相似文献   

16.
练小川 《出版参考》2013,(21):49+20
数字技术给传统出版带来许多挑战,威胁到传统出版模式的生存。在美国,电子书定价之争,促使传统出版集团联手抵制亚马逊,却惹上反垄断法的官司,结果是传统出版社败下阵来,被迫接受电子书低价格的现实。但是,对传统出版业更大的一个威胁,是所谓的"二手电子书"。电子书其实没有  相似文献   

17.
现状一:市场占有率飞速发展数字出版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青睐,网络小说、手机报、电子书……这一系列概念近几年将我国的数字出版业带动得风生水起,国家也已将发展数字出版作为出版行业发展的战略重点。2011年年中发布的《2010—2011年中国数字出版年度报告》显示: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增长很快,从2006年到2010年,我国的数字出版业收入一举从213亿元猛增至1051亿元。具体到各细分子行业的总收入为,2010年手机出版为349.8亿、电子书为24.8亿、互联网期刊为7.49亿、数字报纸(网络版)为6.0亿,而其他如网络游戏、互联网广告、博客、网络动漫和在线音乐等总  相似文献   

18.
于飞 《出版广角》2016,(12):66-68
随着亚马逊Kindle等新一代电子书阅读器取得的初步商业成功,以及哈珀?柯林斯、兰登书屋和企鹅出版社等传统大众出版业巨头开始投身数字出版,电子书已经越来愈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电子书市场现状,然后从双边市场理论入手,分析了电子书的结构特征、定价影响因素及盈利模式,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几种可行的定价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3月19日,由澳大利亚驻华使馆举办的中澳出版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国内的十多家出版公司与来自澳大利亚的五家大型出版公司就目前最热门的数字出版问题进行了交流与分享。澳中论坛是澳大利亚文学周期间重要的文化活动。而澳大利亚文学周则是一个在中国多个城市举办的文学交流活动。论坛上,百道网总编辑令霞作了《从国际视角看中国电子书市场与数字》的专题报告。她指出,电子书1.0(传统出版的平移)、2.0(自助出版)、3.0(加强版)是电子书的三个世界,国外同行在从1.0到3.0的三个世界中行走;我国的传统数字出版转型在看不起1.0,驾不住2.0,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9,(4):67-73
数字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图书出版方式,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经济利益的驱动和读者的多元阅读需求共同促成了电子书行业的兴起。在数字出版已经进入web2.0时代的今天,我国的著作权法却仍然停留在1.0时代,电子书行业的发展面临着电子书出版权归属不明、电子书转售的合法性存疑以及新兴电子书租赁业务缺乏立法规制等版权难题。为了实现电子书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立法必须及时跟进,明确电子书出版权的归属、发行权用尽原则在数字环境下的适用条件,并增加电子书为出租权的适用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