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在我国的语言文字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基础上对《说文解字》的释形体例进行详细阐述,其释形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六书理论。  相似文献   

2.
张颜 《科教文汇》2011,(22):83-83,95
《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在我国的语言文字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基础上对《说文解字》的释形体例进行详细阐述,其释形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六书理论。  相似文献   

3.
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形声字教学是占比重最大的一部分。随着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外汉语形声字教学的研究也在形声字本体、教学法、教材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文章从这三点出发,试整理近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汉字形声字教学的研究现状。发现对外汉语形声字本体研究重声旁轻形旁,教学法的研究理论与实践不均衡,在教材的研究方面,研究的教材种类偏少,研究深度有待加大。  相似文献   

4.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09,(11):59-60
早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有“书信”来往,是采取结绳、刻符等方式。据考古发现,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器上已有刻划符号。我国的苗人,也用过刻符。方亨成《苗俗纪闻》说:“俗无文契,凡称贷交易,刻木为信,  相似文献   

5.
古代身份证     
正身份证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们的第一代身份证直到1984年才正式发行,那么,中国古代有身份证吗?古人要如何证明"我是我"?符牌:都是有身份的人符牌最早是兵权及君权的象征,其内涵就是权力的物化与延伸,大有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见黑木令如见教主本人"的意味。符牌还带有防伪功能,先将一整块符牌一分为二,使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典,又堪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方言、名物等的百科全书,它以汉字的形式记录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社会文化。通过对《说文解字》中所收录的朝鲜方言相关词条进行分类研究,从中可以管窥中国与朝鲜的冲突与交流。  相似文献   

7.
朱文娟 《科教文汇》2009,(12):241-241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典,又堪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方言、名物等的百科全书,它以汉字的形式记录了中国古代丰富的社会文化。通过对《说文解字》中所收录的朝鲜方言相关词条进行分类研究,从中可以管窥中国与朝鲜的冲突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假借字、形声字在汉字内部起表音作用。读若法、譬况法和直音法则是从汉语音节整体感知入手进行注音。反切法将音节二分,《注音字母》的制订,打破了反切注音法的局限,《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使汉字的注音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9.
“使命”这个词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这样解释:使也从口,命令。命也从口,使令。而《新华词典》的解释为:派人办事的命令,比喻重大的责任,如:历史使命。古今解释的演变在于感情色彩的不断加重,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使命就是命令,但它承担的是更多的理想与期望。  相似文献   

10.
"使命"这个词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这样解释:使也从口,命令。命也从口,使令。而《新华词典》的解释为:派人办事的命令,比喻重大的责任,如:历史使命。古今解释的演变在于感情色彩的不断加重,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使命就是命令,但它承担的是更多的理想与期望。使命是遇火重生的凤凰,它不是  相似文献   

11.
鼠的别称     
《百科知识》2008,(7):55-55
考古证明,玉璧起源于古人对人眼的仿生,为5000年甚至8000年前古人的“玉眼”。辽宁省朝阳师专校长雷广臻教授说,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出土了许多玉璧,以后玉璧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没有中断。《说文解字》释璧:“瑞玉圜也”,也就是圆形而正中有孔的扁体玉器。玉璧一端有缺口的则称为玉块。  相似文献   

12.
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对"朗读"是这样下的定义:"朗,明也","读,诵书也"。"读书"首先要会"读",朗诵是读的基本方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朗读摆在第一位,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做好语文朗读的教学工作,能让学生感受文章之魂,提高理解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朗读的重要性,提出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抛砖引玉,希望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正帝:废物原本是妙药"帝"是"蒂"的初文,甲骨文作■,从■"(不)"从"■","不",王国维《观堂集林》:"不者,柎也。"指花萼;"■",表示束缚、集中的意思,会意指花与枝茎的连接处,即蒂,瓜熟蒂落的"蒂"。"蒂"字或写作"蔕",《说文解字》:"蔕,瓜当也。  相似文献   

14.
一向被人们称为“海石花”的珊瑚,实际上是珊瑚虫死后遗留下的骨骼,经过人工浸泡洗净,才显得如此晶莹洁白,瑰丽无比。可是,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并不知道珊瑚究竟是什么?我国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珊瑚色赤或生于山或生于海”之记载,误认为山上也有珊瑚生长。唐代韦应物有诗  相似文献   

15.
景爱 《百科知识》2009,(5):41-43
萧氏的由来 萧氏本是汉族姓氏。在宋朝人编纂的《百家姓》中,有“和穆萧尹”之句。郑樵《通志》称,宋国微子启之后人大心,在平息南宫长万的叛乱中有功,被封于萧,建立萧国,故其子孙遂以萧为姓。清代学者张澍认为:“箫姓即萧也.古人往往萧为箫,系借用字。后世不学者遂以箫为姓,犹苻、符互易也,或为指箫为姓。”  相似文献   

16.
《说文》中的六书理论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博 《科教文汇》2008,(1):51-51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一直是公认的教学难点。《说文解字》的六书理论精当地阐述了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关系,将其应用到汉字教学十分可行。本文对六书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任颂  张晓东 《科教文汇》2010,(9):202-203
关于符号学中符号层级的概念有很多符号学家都做出了相应的阐释,而不同流派的符号学家们关于符号层级增长的探讨都对分析符指过程和编码过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符号层级增长中三个重要因素在畅销书《达·芬奇密码》中的应用。利用游离符码、符号层级概念分析了《达·芬奇密码》利用脱离代码进行编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话说礼俗     
邵凤丽 《百科知识》2014,(18):45-46
正礼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词语概括,是寓礼于俗、以礼节俗的生活文化模式。"礼俗"一词很早就见于古代文献并历代传承,它的内涵丰富、覆盖面广,涵括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何谓礼俗礼俗既可以析解为"礼"与"俗"两个名词,同时也可以用作一个专有名词。从文字学角度看,《说文解字》中记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字表示向神灵祈福的实践活动。王国维在《释礼》篇中提出"礼"字像是把两块玉盛在器皿中去祭祀,表达对先祖的敬意。从这个意义上看,最初的"礼"字代表  相似文献   

20.
正物品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注定有败坏的那一天。人和生物都是如此,食品也是如此。食品坏掉了,腐败了,往往就不堪食用。"腐,烂也。"这是《说文解字》上的解释。"腐,朽也,败也。"这是《广韵》上的注释。腐,最早应当是指动物体的朽败,所以它属肉,府声。后来,把主体扩充了,不光指动物体的朽败,而是推广到一切生物体乃至抽象物的朽败。本文限于讨论食品的腐败以及防腐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