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话在小学生阅读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童话进行教学,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以及开拓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将学生作为童话教学的主体 童话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学生角度了解童话故事。例如:在进行苏教版《下雪了》这篇童话教学时,老师应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达成教学目的,以小学生视角阅读《下雪了》。例如,文中的“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小鹿画梅花”,讲解此句时应让学生自行阅读感受动物在雪中画画的场景,让后让学生说明阅读文章后的感受,互相分享自己阅读文章后的体验。分享期间,开拓学生思维,引发学习兴趣,但不能直接把学习内容强塞给学生。童话故事是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去探索、思考,探讨童话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2.
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当前的童话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或是生字词的品读,而忽略了童话的艺术性和童话的寓意,童话的感染力和价值难以被发挥出来,影响了教学质量.那么,在童话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童话的积极作用呢?  相似文献   

3.
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生天性活泼、爱幻想,童话故事对孩子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童话教学,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或是生字词的品读,而忽略了童话的艺术性和童话的寓意。这样童话的感染力和价值难以被发挥出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那在童话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童话的积极作用呢?一、正确引导学生思维在语文教材中,童话多是认知类童话,目的是让学生们明白生活中的某个道理,或是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我们该去做什么、不该去做什么。这些属于理性思考。而  相似文献   

4.
许珂 《小学语文》2014,(6):28-29
童话,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体裁之一,它是以幻想、夸张、拟人为手段来编写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虚构故事。根据童话的特点,我们在童话教学中尝试让学生以童话的方式学习童话。  相似文献   

5.
童话是一种重要的儿童文学样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篇幅。在童话作品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塑造人物的形象,体会其中的审美情感,让学生得到一种审美的愉悦。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把握审美原则,不断优化童话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6.
这是根据三年级下学期的单元主题“童话花园”发展而来的教学案例,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欣赏童话时,能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角色个性的描写与场景的转换,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在自由、互动的气氛中公开发表作品,阅读并欣赏同学的作品。本次活动总的教学课时约10节,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四年级第五册语文第三单元,安排了一组童话课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理解童话的内容并不难,但是童话内容蕴含的深刻道理,童话所展现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8.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在现行各类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占了很大比重,是学生最爱读的体裁之一,虽然我们都非常重视童话教学,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是科普童话,这些课文都是以童话的形式来渗透科普知识。语言训练是教学这类课文的主要任务。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充分挖掘文本的语言训练点,通过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这类课文。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训练:  相似文献   

10.
正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符合儿童想象力的奇特情节编写成的充满幻想色彩的故事,对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许多童话。可是,日常教学中,教师教童话却往往没有抓住童话的特点,没有引导学生走进幻想世界,而且多关注文本内容而忽视童话表达。本文拟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的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为例谈谈低年段童话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刘富 《成才之路》2009,(11):17-18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童话教育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比重,传统的教学分析过繁,讲解过多;寓意的揭示生硬、突然,不适应课改的要求和学生身心的发展需要。因此。笔者认为采用“入境悟理-表演内化-拓展延伸”的童话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在创设的特定的童话情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相似文献   

12.
童话是文学中的一种表达形式,很早就出现在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中,绝大部分学生自小都是在童话的渲染下成长的。童话作为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价值,语文童话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想象力、审美力、价值观等的塑造和形成。童话虽然对学生、对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但在我国当前的初中语文童话教学中,仍旧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教师的童话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也并不满意当前的童话教学,对初中语文童话教学进行改进和完善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童话是一种相对特殊的文体,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描述,十分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从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角色扮演、带领学生品味鉴赏、强化教学内在连接、引导学生创作童话、开展童话游戏活动六个方面来开展童话教学,引领学生感知童话人物形象、提炼童话价值取向、体悟童话文学意蕴,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写作文如同过河,河上没有桥,又不知水深水浅,总是在河岸徘徊不前。如果这时有人牵着他的小手一起过河,他就会勇往直前,很快到达对岸。一、与童话牵手童话对儿童有着磁铁般的吸引力,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将儿童引入奇妙的世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写童话,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我让学生听童话,将学生引入一个个神奇的童话世界。学生听得那么认真,每讲完一个,他们总是缠着  相似文献   

15.
王爱民 《小学生》2013,(10):43-43
童话是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学素材,童话也是深受小朋友喜爱的读物,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通常能够发挥很好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上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用童话载体,在引导学生吸收童话知识时除了可以利用童话的趣味性,更应当引领学生感知童话的寓意及内涵,这才是童话素材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所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一、品读式童话审美,阅读教学童话故事通常有精美的语言,精心的故事情节构思,这些都能吸引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重要方式,童话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围绕示范朗读,点燃学生的兴趣;动作精读,营造课堂的童趣;标点细读,激发童声的智趣;想象引读,发掘儿童的情趣;角色分读,引发儿童的理趣,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在童话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领略童话的魅力,用朗读让童话更有儿童味。  相似文献   

17.
现行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低年级)编排有不少富有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那么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如何通过童话的教学对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进行训练.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目前在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各类童话丰富多彩,有的是科学童话,有的是叙事童话,还有的是作家创作的育人童话。尤其是在小学的低年段,童话类的文本甚至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童话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承担起它应有的功能,真正做到在感悟语言文字、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让学生领悟"真善美",在童话世界中轻舞飞扬。  相似文献   

19.
<正>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当前的童话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或是生字词的品读,而忽略了童话的艺术性和童话的寓意,童话的感染力和价值难以被发挥出来,影响了教学质量。那么,在童话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童话的积极作用呢?一、巧妙设计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20.
童话是文学宝库中最优美、最动人的作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好的语文教育,是不应该远离童话的。可现今对童话教学的研究还停留在部分或个案层面上。学生也似乎离童话越走越远,童心逐渐缺失,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成人化的语言、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