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封面的字体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在封面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以民国时期书刊封面字体设计为例,从以丰富多彩的字体进行封面设计,字体与图像组合进行封面设计,字体与封面材质、工艺结合进行封面设计三个方面,对字体艺术在书刊封面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汉字的造字思维对包括书籍设计在内的艺术设计有多方面的启示。在书籍设计中,汉字设计尤其是书名字体设计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汉字设计要注意表达书籍主题和作者意图,体现封面设计的总体要求,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要根据汉字特点恰当运用各种技巧。  相似文献   

3.
赵磊 《中国编辑》2005,(6):55-55
书籍装帧中,文字是设计的重要元素。有些书籍的封面设计没有任何图像只有文字,设计风格完全是在字体形式与结构趣味中作文章。一个字在视觉上是一个点,一行字在视觉上是一条线,一片字在视觉上是一个面。字的排列、组合或字的结构,都在传达着不同的情绪,而且会比某些具象的图形更具有张力。数码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设计师能够巧妙处理字体构成的点线面关系,体现出设计人员的审美意识、艺术修养和对字体应用的把握,设计出风格独特的书籍装帧作品。  相似文献   

4.
我国图书版式设计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甚大,已引起出版界的极大关注,召唤我们尽快扭转落后局面的呼吁不断发出,如: “在国内外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书籍装帧工作的作用显得十分突出,而目前忽视整体设计是发挥作用的一个障碍。……有的出版社只注意封面设计,而放松书的内文版面设计,致使设计单调,字体单一,开本式样千书一律”。“和封面设计相比,我们的图书的版式设计更差。不少出版社并无专职设计人员,“千书一面”,显得呆板而无特色。”“我国对外出版的图书,内容是好的,胜过香港、台湾同类中文版图书。这一点,外  相似文献   

5.
书刊装帧艺术,基本上包括封面设计和内文版式设计两个大的部分。但是,现在大都是重视封面设计,而忽视内文版式设计。一从我国书籍的演变史来看,版式设计的历史是早于封面设计的,当书还没有封面时,书的版式就很讲究了。如三千五百多年前的殷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西周至战国时代刻在青铜上的铭文,它们的字距和行距都很适度,排列十分整齐,既醒目又爽目。还有战国时期的“简策”,它的尺度、行距和字距、字数和行数,都很考究。和“简策”同时并用  相似文献   

6.
谢成 《编辑之友》2003,(6):71-71
一、概论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之说,汉字在世界艺术中早已自成一派,字与画的相互融合,把文字作为与画同样的构形手段,运用在书籍封面字体中能营造出奇特的效果。封面设计中书名字体的设计必须更好地体现独有的艺术性和功能性,以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适应时代的步伐。只有那些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书籍才能参与市场的竞争,促进书籍的销售和品牌形象的树立,因此,将书中内容在方寸之地尽情展现,“即时达意”地传递书中信息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就成了美编在书籍装帧中不能忽视的重要课题。创意新颖、讲究的文字图形设计是现代封面字体设计的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书刊的版式设计有了长足的发展,字体作为…个设计与交流的必要元素也日益得到重视。与飞速发展的书刊设计相比,字体设计的发展可以说太慢了。设计师在书刊的编排设计中对字体没有更多、更合适的选择,目前书刊用字依然是以旧字体为主,这些字体大多数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是在“铅与火”技术条件下设计的字体,这些字体虽然转化为计算机字库,但其设计理念和工艺特征还是铅活字印刷的水准,在风格、字型、粗细以及字面大小等方面与现代书刊设计风格很不协调。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书刊的版式设计有了长足的发展,字体作为…个设计与交流的必要元素也日益得到重视。与飞速发展的书刊设计相比,字体设计的发展可以说太慢了。设计师在书刊的编排设计中对字体没有更多、更合适的选择,目前书刊用字依然是以旧字体为主,这些字体大多数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是在“铅与火”技术条件下设计的字体,这些字体虽然转化为计算机字库,但其设计理念和工艺特征还是铅活字印刷的水准,在风格、字型、粗细以及字面大小等方面与现代书刊设计风格很不协调。  相似文献   

9.
图书形式设计包括封面设计和正文版式设计等.图书封面设计和正文版式设计是设计者的一种理论想象,最终是要通过印刷装订等物化过程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图书形式设计和印刷装订质量是互相影响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一切为了您的阅读体验"——走近"湛庐"图书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设计与装帧设计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后者在人们的心目中通常是指封面设计,积极引入'书籍设计',绝不是玩文字游戏,而是强调一种整体设计的新观念,以求书籍艺术更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速泰熙设计的一些图书中,不难注意到他比较喜欢用“书籍设计”这一词汇。其实,这一词汇和“装帧设计”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后者在人们的心目中通常是指封面设计(甚至忽略书脊、封底等),积极引入“书籍设计”,决不是做文字游戏,而是强调一种整体设计的新观念,以求书籍艺术更全面地发展。倡导书籍设计这一理念的也不是速先生一人,譬如吕敬人以“书籍形态”名之,其意相近。  相似文献   

12.
书籍整体设计的内容书籍整体设计不仅指封面,还应包括环衬、扉页、字体、版面以及纸张、印刷、装订工艺的设计等等。讲求书籍的整体设计在于将书籍的外部特征与内容联系起来,给读者一种阅读的连续感和完整感。封面封面是书籍整体设计的核心,为整部图书定了一个设计的基调。封面设计不仅包括书籍的正面,还包括书籍的侧面(书脊)及背面,设计时既要把它们作为整体考虑,又要考虑成书后三个面分开看的效果。这里书脊的设计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书放在书架上展示的部分是书脊。字数多的书、精装书书脊较宽,如不进行书脊设计,不仅取书时要靠辨…  相似文献   

13.
书衣:四两拨千斤 书,不仅是记录信息的载体,更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实体而存在。在书的各种结构元素中,封面是备受瞩目的。因为它是读者拿到一本书后最先感知的,是体现作品的媒介。封面设计大师钱君匋先生认为:“我们在读一本书之前,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封面,即所谓第一印象,是极其重要的。一本内容很好的书,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封面设计就起到了画龙点睛、引人入胜的作用。”、“一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情绪。好的设计可以引人入胜,爱不忍释”。他将封面比作是歌剧开幕前的序曲,“使人在未阅读  相似文献   

14.
受印刷技术的影响,先前的封面设计多采用版画图案,且尤以木刻为多。这种形式简约而醒目,别有情趣,具有很深的时代烙迹。那时的设计人员,绘画写字均须自己动手完成,故又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  相似文献   

15.
字库是外文字体、中文字体以及相关字符的电子文字字体集合库,被广泛用于计算机、网络及相关电子产品上。西文字库字体逾万种,而且新字库每年都在增加。Windows和苹果系统预置的西文字库字体也有几十种之多,设计师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需要从数量众多的字库中选择合适的字体,未免会眼花缭乱。如果了解了西文字库字体的不同类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书籍的装帧设计是造型艺术的特殊的形式,而封面设计又是书籍装帧的首要因素。好的封面设计是引导读者走向书籍的门户和窗口,是书籍类别、层次、价值的反映,是书籍的形象。在现代化社会,没有书籍装帧,就没有书籍。封面设计从属于书籍,为书籍服务。它应当反映书籍的精神,用构图、造型、色彩、字体的语言去美化书籍,感染读者,增加读者的阅读或购买兴趣。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中国的书籍出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之势,与之对应的书籍装帧设计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封面设计趋于新颖考究,它们既反映了时代的追求,又体现了书籍的内容,形成了这一阶段独特的风格,对后来的书籍装帧设计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一、古代书籍装帧设计特点要了解民国时期书籍的装帧设计,首先有必要知晓中国书籍出版的一些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8.
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性,是当前国际图书装帧设计界最为流行的设计理念。本文由浅入深地探讨了书籍装帧设计整体性的三重境界:单本书的整体性、系列书的整体性及品牌书的整体性。并分析了得以实现的三大要素:封面设计、书脊设计和内文版面设计。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张爱玲及其作品开始逐渐重新被人们认识,她的旧作已多次再版。张爱玲曾说:“等我的书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个报摊上去看看,我要我最喜欢的蓝绿色的封面给报摊上开一扇夜蓝的小窗户,人们可以在窗口看月亮、看热闹。”张爱玲多才多艺,她自己设计或认可的封面,实际上是对作品的象征隐喻,是开启作品隐秘的钥匙。《传奇》经张爱玲之手有三个版本,封面设计一次比一次精美,一次比一次意境深远。初版《传奇》(上海杂志社,1944年8月15日),封面设计简单粗糙,没有图饰,两个隶体大字“传奇”占了四分之一的空间,异常醒目,左下角是四个小的隶  相似文献   

20.
对于封面设计,我的确是个门外汉,这决不是自谦之辞。由我来谈封面设计,纯粹是班门弄斧。好在从事出版工作二十多年,过眼的图书不计其数;与诸多名人雅士、硕儒方家的往来,更是眼界大开,什么古书、洋书,什么孤本、善本、抄本、珍本,什么简册、卷轴、册页,什么包背装、线装,什么明版、宋版看过了一些,增长了不少见识,无形中对书的感觉多了些趣味,也有了些不知是好是坏的怪癖:书不论内容如何,封面必须有味儿;封面富有书卷气、能打动人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