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王守仁的心学四诀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的“格物”是  相似文献   

2.
黄道周的“明诚”论,上承继子思,下综合朱熹、王阳明的思想;既是他以“诚”为宇宙天地万物本源的天道,同时也是他所主张的合圣贤之德的人道。诚指的宇宙万物的本体,同时又是“与天地合德”的道德伦理;从诚生明,“谓之性”,可视为被黄道周改造过的不同于王阳明所说的“良知”;从明归诚,“谓之教”,可视为是朱熹所倡导的“主敬”。黄道周的明诚论同时具有致知止善的认识论意义。知即知止,止即至善,表现为从格物→克己(或博文)→知至→止善→明诚。黄道周和会朱、陆,杂糅朱、王的理学思想,彰显其与以往闽学学者的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早期的思想家们是把善恶作为道德范畴的相对立的概念来谈论的。孔子强调善是“志于仁”就意志与实践“仁”的行为的自觉的统一.违背了“仁”就是恶。老子认为善是“德”,即遵循自然之道。反之则是恶。这种善恶观是对苦难人生的解脱。墨子善恶观建立在“兼爱”基础之上。中华民族儒道墨三家观点兼收并蓄.变通灵活。  相似文献   

4.
袁青 《文教资料》2010,(2):100-101
《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集中体现了王阳明良知学说,主要包括:良知的基本内涵——良知是心之本体;良知具有即体即用、整体性、知善知恶三个特点:恢复良知本体要依靠“此心存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的作圣之功;心之本体——良知本身不动,但心落实到现实中的“照心”和“妄心”则有动静之分——“照心非动.妄心动也”.  相似文献   

5.
“为善去恶”是王阳明“四句教”中生活德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为善去恶中的善恶观源于本心的良知,要求以良知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为善去恶的过程中要顺应学生的天性,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为善去恶之初要静坐,之后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进行道德实践,并自我反省,其德育思想对当前道德教育实践有着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6.
王阳明是我国宋明时期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思想,在明代中后期曾经风靡一时,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仍保持着广泛的影响,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在王阳明的整个哲学思想中,最引起当时与后世人议论的,就是王阳明在故乡天泉桥“证道”时所提出的“四句教法”,即“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下》)  相似文献   

7.
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的如何统一是自古以来哲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古代许多思想家们都强调道德上的“知行合一”,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研究。然而,这个古老问题至今仍然是现实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从逻辑上说,知善知恶并不必然导致行善行恶;从实践中看,“知”了也并不意味着“行”了。从当前社会现实来看,一方面,社会环境中的一些因素成为制约人们道德之知无法转化为道德之行的障碍;另一方面,个体实施道德行为的复杂心理动因,也会影响人们道德上的“知行”的转化。通过对造成从道德之知到道德之行的困境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解决“知行”转化的这一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8.
<正>王阳明被认为是自明代以来的"圣人",一个做到"三不朽"的人,即"立德、立功、立言"。虽然过去了五百多年,但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学思想并未过时。在人心浮躁的时代,需要有东西让人能静下心来,王阳明心学无疑是非常好的选择。今天笔者只想谈谈王阳明心学对教育的有益启示。教育应该教人保持做人良知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  相似文献   

9.
赖忠先 《中国德育》2007,2(8):56-59,74
致良知就是依良心而行,也即存善去恶,其实质就是除去私欲习气,扩充现成良知,恢复本体良知。为善、去恶、去闲思杂虑、去为善去恶之念这四点,既是致良知的方法又是步骤。“致良知”说对今天道德教育的启示是,道德教育只有从一个人的内心意识(良知、良心)开始,才是真正的、最深刻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王阳明学说以“致良知”为核心,侧重于人的道德修养,通过“事上磨炼”的工夫,存善去恶,使天赋良知复明,从而使个人身心和谐,进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求得社会的和谐。阳明学说对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保持生态平衡,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中正直”是法与德的原始共性与其实践归旨,“善义美”是法与德的至高境界及其审美崇尚;古代华夏法道德美学的历史渊源于“羊文化”;“羊文化”是以法及其善、义、美(三字均以“羊”为文化内核)为特质的法道德文化,充满着人类自觉的人文精神;法与德统一互补治国的历史过程是古代社会法与德统一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2.
李敏 《考试周刊》2010,(24):213-213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又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它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具体而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而且要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上“善”。  相似文献   

13.
涵谷子之学,以善为本。"善"是西晋涵谷子在其主要道教思想著作《悟性穷原》中反复阐述的概念,包含着博大精深的宇宙观与源远流长的道德观。涵谷子以"善"为中心的道德观大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以"善"为中心的宇宙论,指出宇宙万物存在于动静阴阳的辩证统一之中;以"善"为中心的道德论,提出了道德修养之"五戒",即仁、义、礼、智、信,认为"善"是所有道德行为的根本;以"善"为中心的修道论,指出"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激励人们积德行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善"。同时,涵谷子对以"善"为中心的道德观提出了其修养法则,即应从师、树立榜样、保持辩证的行为原则、注重"知"与"行"的统一、保持"无欲"等。  相似文献   

14.
“致良知”是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晚年提出的一个思想命题,它的提出标志着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最终形成,也是其思想宗旨和最终归趣。从其心学的思想立场出发,王阳明赋予良知以多方面内涵,验证其先验性、普遍性和绝对性。天赋良知通过“行”由本然之知转化为明觉之知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并进的致良知的过程。他对良知与致良知关系的规定,显现其统一先天之知与后天之致的思路,同时又构成了本体与功夫的逻辑前提。王阳明致良知的理论把心与理、知与行、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将孟子的“良知”与《大学》的“致知”相结合,表达了宋明理学“本体与工夫”结构的基本内涵,对当世和后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其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系统的整体性理解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可知:“知行合一”是一个由目的、手段和根据构成的有机整体;知行的本来体段就是合一的,而语言的遮蔽、私欲阻碍和析心理为二的剧场假相,使得知行分离,这三者都背离了“致良知于事事物物”的要求;个体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就必须在事亲事君、交友治民等具体实践中,通过致良知的努力,体认知行合一的真谛,为善去恶,成就个人的德性,这样才能实现安天下之民的目的。从系统的层次性审视阳明哲学可见,阳明虽然看到了个体的知和行、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心的社会性和个性、道德的自觉和自愿、为学和生活等两两之间,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但受时代所限,其伦理学说系统仍然只有社会关系和伦理政治两个层次,缺少了物质生产这个根本层次,故其知行合一说的深度和说服力不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修身”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古圣先贤进行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和实践经验,其中“立志”“为学”“省察”“力行”等内容,对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立道德理想、积累道德经验、提高道德自觉、进行道德践履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相似文献   

17.
知论是张载心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载的知论包括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三层结构,都属心之功用。德性所知对见闻之知具有优先性,见闻之知对德性所知具有启发性;德性所知是道德层面之知,对应贤人境界,诚明所知是超道德层面之知,对应圣人境界。张载将认识论与工夫论紧密结合,对儒家知论进行系统建构,从“知礼成性”的角度为儒者“学以成圣”提供了工夫路径。张载批评了佛教摒弃见闻之知,在指出佛教是“诚而恶明”“得天遗人”的同时,提出儒者是“诚明两进”“天人合一”。张载从知论的角度为儒家抗衡佛教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8.
胡瑗十分重视修身的作用。他认为君子之人,只有加强道德修养,才能以仁德正身、正天下,才能处困而不动心。所以君子之人要修洁其身,日新其德。他还指出,防恶改过是迁善的前提与基础,所以修身首先必须防恶改过,绝恶扬善,为此,对于为恶之人要实施“五福”向劝和“六极”威畏。此外,胡瑗认为,小恶不改至大恶,小善不积成大凶,所以改过迁善要从积小善、防小恶开始,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达到“复性明心”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格物”一语出自《大学》。《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如欲致知、诚意、正心乃至欲修、齐、治、平,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审美的圆融是王阳明心学的审美诉求和价值体现之一面。良知是解读王阳明心学美学的出发点。良知的二重性对情与理的完美融合及其在心与物的展开中的完美统一凸显出阳明心学的美学色彩。良知二重性内在地规定了理(志)与情的统一,道德品格与审美品格的统一,这种统一落实于现实个体生命之上,就使阳明关学呈现出以道德与审美的圆融为核心的美学追求。同时良知个体性对审美主体性的高扬和良知普遍性对人之生命价值的关怀又赋予阳明美学新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